譯書彙編社是清末留日學生最早組建的翻譯出版團體,1900年成立於日本東京,在上海設有發行所。主要成員有戢翼翬、王植善、楊廷棟、楊蔭杭、雷奮、陸世芬、章宗祥等,多為勵誌會成員。該社於1900年12月創辦《譯書彙編》雜誌,由胡英敏擔任編輯和發行人,幹事有戢翼翬、楊廷棟、楊蔭杭、雷奮等。其譯書方法是將單本日文書譯出,分期連載於《譯書彙編》上,然後再出單行本。因其成員多在日本攻讀政法專業,故所譯書籍亦多屬於政法一類。如《譯書彙編》創刊號所刊登的譯作有:《政治學》(美國伯蓋司著)、《國法泛論》(德國伯倫知理著)、《政治學提綱》(日本鳥穀部銑太郎著)、《社會行政法論》(德國海留司烈著)、《萬法精理》(法國孟德斯鳩著)、《近世政治史》(日本有賀長雄著)、《近時外交史》(日本有賀長雄著)、《十九世紀歐洲政治史論》(日本酒井雄三郎著)、《民約論》(法國盧騷著)、《權利競爭論》(德國伊耶陵著)等10種。到第二期則增至22種,第七期增至34種,其譯稿數量增加速度之快,反映了國人對於漢譯日籍需求的熱情高漲。如馮自由所說,《譯書彙編》“專以編輯歐美法政名著為宗旨,如盧梭之民約論、孟德斯鳩之萬法公論、約翰穆勒之自由原論、斯賓塞之代議政論,皆逐期登載。譯筆流利典雅,風行一時。時人鹹推為留學界雜誌之元祖”。

成立於1902年的教科書譯輯社與譯書彙編社關係密切,地址亦設在日本東京,負責人為浙江留日學生陸世芬。由於陸亦為譯書彙編社重要成員,因此教科書譯輯社實際為譯書彙編社之分社而已。教科書譯輯社旨在編譯中學教科書供國內各省學堂采用。編譯者有陳榥、何燏時、吳建常、夏清貽等,組織譯輯了大量的中小學教科書,其中又以中學教科書為多,如《平麵三角學》(菊池大麓)、《初等幾何學教科書》(長澤龜之助)、《中等地文學》(矢津昌永)、《中等萬國地理》(矢津昌永)、《中等植物學》(三好學)、《算術小教科書》(藤澤利喜太郎)、《代數學》(上野清)、《中等物理教科書》(水島久太郎)、《普通生理教科書》(片山正義)、《中等動物學》(石川千代鬆)、《中學地文教科書》(神穀市郎)等。譯者中如肄業於日本帝國工科大學的陳榥等學有專長,故能說理透澈,措詞明達,於數學公式尤所詳備,使其譯作不失為理科之佳本。還有的譯本說理既明,考證詳確,另配有精美銅版插圖,深受讀者喜愛。

教育世界社在1901年成立於上海,又發行《教育世界》雜誌,組織者為羅振玉等,主要譯員有樊炳清、沈紘等人。樊炳清(1877—1929),字少泉,一字抗父,號誌厚,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清末諸生,1898年入南洋公學東文普通學校。該校監督為羅振玉,藤田峰八、田岡雲嶺等為教習,同學者有王國維、沈紘、薩端、朱錫良等人,後多留學日本。在東文學校學習期間樊炳清就開始翻譯和介紹新學,隨後長期參與由羅振玉主持的東文學社及教育世界社前後兩家出版社的編譯事務,擔任四大叢書《科學叢書》、《哲學叢書》、《農學叢書》、《教育叢書》和兩大雜誌《農學報》、《教育世界》的主要編譯。20世紀初,江楚編譯局出版了樊炳清、沈紘等人編譯的教科書二十多種。如木村俊吉《新編小物理學》、藤井建次郎《近世博物教科書》、五島清太郎《普通動物學》、大幸勇吉《近世化學教科書》、齋田功太郎和鬆村任三《中等植物學教科書》、生駒藤太郎《寄生蟲學》等,都有一定的影響,不少成為當時的學校的教科書。

作新社最初是留日中國學生戢翼翬與日本女教育家下田歌子(1854—1936)合作於1902年創辦,先在日本東京設發行所,後在上海、北京、揚州等地設立了分社。譯者多為江蘇留日學生,除戢翼翬外,尚有楊廷棟、楊蔭杭等。最初的作新社具有革命傾向,出版過鼓吹民主革命的書籍,後來則大量出版政治、曆史、地理等方麵內容的西方書籍,以啟發民智為己任。出版的圖書有加藤弘之《物競論》、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萬法精理》、約翰·穆勒的《自由原論》和斯賓塞的《代議政體》等,在促進國人民權思想發展方麵,厥功甚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