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尼日利亞的市場(3)(1 / 3)

這種論資曆排輩的習俗說明尼日利亞社會的權力距離如前麵所說非常大。不過除北部各州的豪薩一富拉尼人之外,尼日利亞社會的階級差別並不那麼突出,隻是年齡越大就越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罷了。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尊稱稱呼長輩,但除使用尊稱之外還要加上一個共同的動作:男人頷首,女人屈膝。

年輕的尊重年長的,年長的則應該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還應該照顧年輕的。在社會場合中,年齡是決定尊卑的標準,但在有些情況下,年長的要尊重年輕的。例如在工作當中,領導有可能是年輕人,下屬則可能年長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年輕的領導就希望年長的下屬像平時年輕人對待年長者一樣尊重自己。

在生意場合和有教養的人當中,西方式的稱呼比傳統的稱呼用得更多,隻是在年齡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才依舊使用傳統的敬詞。外國人不必遵守這套規矩。年輕的外國人可以不使用傳統的稱呼,而使用西方的稱呼。對年長的外國人也不必使用傳統的敬詞,這倒不是因為覺得他們不配,而是因為他們並不期待這樣做。

尼日利亞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壁壘分明,這可以說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妨礙著國家的經濟進步。一方麵,大小企業的業主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沒日沒夜地工作;另一方麵,普通工人和職員卻得過且過。前一種人不得不雇傭後一種人,於是就產生了目標的衝突。普通人不願意出大力倒不是因為天生懶惰,而是因為對製度缺乏信心。許多勞動者根本不相信幹得好就可以被提拔受重用。他們認為,要想出人頭地隻有走後門、拉關係,或者采取其它不正當的方式。再加上提拔的普遍標準,特別是在國家機關裏,並非工作成績而是資曆,他們對工作就更無所謂了。

不難想像這種工作態度會對國家的生產效率產生什麼影響。由於這種對體製的不信任,不論什麼樣的尼日利亞人都不情願納稅。雇員的稅從工資中扣除,因此無法逃避,但雇主可以想辦法逃稅,而且他們這麼做沒有絲毫負罪感。尼日利亞人常常把官員腐敗和行政管理不善當作糊弄政府和逃稅的借口。許多企業家覺得,與其把錢交給政府,讓那些官僚決定怎麼花,還不如讓他們自己把錢用於公共事業,親自經營。

婦女的角色至今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撫養子女和料理家務的負擔仍然壓在她們身上,除此之外,她們還要從事低等的勞動或料理家庭企業。典型的尼日利亞丈夫覺得幹家務有損自己的尊嚴。什麼活兒是男人幹的,什麼活兒是女人幹的,常常有明確的劃分。這一點在市場上看得尤其清楚。市場上的婦女,不論是買東西的還是賣東西的,都比男人多得多。不了解實情的人也許會覺得市場是女人的天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盡管市場上的女人比男人多,但掌握實權的往往是男人,隻不過男人在幕後操縱罷了。

我們前麵已經說過,市場原來是由地方首領管理的,如今則由選舉產生的地方政府管理。過去的地方首領也好,如今的地方政府也好,都是男人的領地。事實上,即使從事零售的是女人多,但生產、批發和市場的組織管理還是男人的天下。有些商業活動被認為是男人幹的,有些則被認為是女人幹的。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似乎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反正從來都是如此。例如屠夫幾乎都是男人,賣魚的則幾乎都是女人。被認為是女人幹的活計,男人都不屑一顧;被認為是男人幹的活計,一般都或明或暗不讓女人幹。

男人有男人幹的工作,女人有女人幹的工作,這種講究在農村尤其盛行。城市裏麵,受過教育的年輕一代已經學會了如何對付這種講究。與在農村長大的女人相比,城市裏長大的女人獨立性強多了。女人提出離婚在城市裏算不上什麼稀奇事,特別是那些在經濟上獨立的女企業家。在男女角色定位方麵,教育和個人成就往往可以起到消除社會偏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