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坦克在中遠距離上的對戰,從一個角度反映出雙方坦克性能的差異。當蘇軍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蘇軍T—34坦克火力猛射程遠的優點較為突出,在遠距離上穩壓此時的德軍
坦克一頭,隻有進入了中距離時,德軍IV號坦克射速快射擊精度高的特點才得以發揮。
夏懿罡鎮定地指揮其連隊的所有反坦克火力支援蘇軍坦克迎戰德軍坦克。鑒於蘇軍的T—34坦克連吸引了德軍坦克的火力,敵坦克並沒用太注意蘇軍步兵防線的情況,夏懿罡也
樂於見到這種情況發生,隧指示放慢射擊速度而增加瞄準的精確度。
“轟,轟,轟”反坦克武器花了較多的時間來鎖定敵坦克並瞄準其薄弱部位開火。在瞄準的過程中,德軍的坦克衝得更近了,這也有利於蘇軍射得更準。
“轟轟轟轟轟”戰場上密集的炮聲響成一片,實在是難以分清哪些炮聲是來自蘇軍,哪些炮聲是來自德軍,隻是看見戰場上炮彈爆炸的硝煙,被寒風吹卷著逐漸彌漫開來,遮
住了天空的光亮。
又是一陣榴彈炮彈雨從天而降,橫恒在後麵德軍坦克衝鋒的路上,為敵人平添了一道無形而實質的屏障。在這天的戰鬥中,蘇軍戰術炮陣地的122mm榴彈炮可謂滿負荷投入了戰
鬥,以強大的遠程炮火為前線作戰的蘇軍部隊作後盾,又有多十輛德軍坦克在這次急速射中被無情摧毀。
坦克部隊損失慘重,步兵部隊又被炮火轟亂,德軍的戰場指揮官不得不下令進攻的部隊暫時後撤,以收束隊伍重整戰陣。
蘇軍密集的炮火,讓突入蘇軍防線的德軍部隊感到巨大的壓力,最後還是頂不住蘇軍的強大攻勢而節節敗退,拋下大量的破損坦克及車輛撤退。
在蘇軍的努力奮戰下,這條先後被兩次突破的防線,其缺口被暫時封堵住了。
在團長的命令下,重新隱蔽起來,並搶救受傷的士兵,全團官兵展開防線加固增築工事的土木工程中,一些蘇聯平民協助蘇軍修築防線工事,等待下一波敵人的到來。
在四一年的時候,德軍奉行的是閃電戰術,最擅長的就是集中優勢數量的坦克部隊,以鉗形攻勢不斷突然敵方陣地,在敵陣地縱深中的某處會師,分割包圍敵防禦部隊。這一
次突破蘇軍的防線,所采用的戰術也是如此,而兩個德軍裝甲部隊預定會師的地點就在夏懿罡連把守的防線。因為夏懿罡策劃的幾輛坦克,故意誘敵深入,不同德軍坦克正麵交鋒
,於是源源不斷有敵軍坦克向夏懿罡連,進入到夏懿罡預定的反坦克炮火射程範圍之內。
這一場戰鬥,象征著蘇德戰場上,德軍閃電戰術走向沒落,這就是曆史上,在經過大半年同入侵的德軍戰鬥後,蘇軍已逐漸熟悉了德軍的閃電戰術,提出了與之針鋒相對的穩
守反擊戰術。
先誘敵深入,把敵主力引向己方榴彈炮及反坦克炮的火力範圍之內,以優勢的炮火迎擊敵人優勢的坦克部隊,達到用炮火殲滅敵坦克的目的,在消耗了敵主力部隊後,再投入
預備兵力予以反擊。
隻是這個本來應該遲些出現的戰術,被夏懿罡提前搬上戰爭的舞台,在這次實踐後,開始被蘇聯軍隊早了幾個月,在各條戰線上大力推廣。
由於德軍對於夏懿罡的陣地特殊的照顧,反使他們在火炮方麵有足夠的繳獲,直接後果造成敵人的攻勢雖然越來越猛,但是都被逐一打退。陣地前隻留下密密麻麻的德軍士兵
的屍體,到處都是被擊毀各型坦克的殘骸,一片狼藉。
雖然夏懿罡他們還可以堅挺,但是其他的陣地就不行了,夏懿罡所在師兩翼的陣地都已經被突破,大有被合圍的風險,所幸部隊正在按照司令部的指示,按部就班的撤入市內
,夏懿罡他們團被安排在殿後的位置。
隻是敵我雙方都意想不到的是,夏懿罡從防禦開始就在為撤退做準備,所以讓鋼鐵大亨在陣地後麵維護著八輛繳獲的IV/G型德軍坦克,現在輪到夏懿罡他們撤退了,要趕在包
圍圈合攏前,突圍出去,這些坦克可要派上大用場了。
夏懿罡的排在這僅僅的不到三天時間,就接收了十幾次人員的補充,即使如此,他們排加上他,現在也還隻剩下二十六人。回頭看了看,陣地上也已經沒有任何需要銷毀的了
,趁著德軍在發動新的一輪進攻前,全體分別跳上那早已經發動的八輛坦克,揚長而去。
這IV/G型坦克的機動性還是非常不錯的,最大速度達到了四十千米/小時,安裝了一門可與蘇軍的T-34裝備的76.2毫米炮媲美的新型75毫米KWK40L/43火炮,每倆至少乘員五
人,夏懿罡通過探測器找到了德軍最為薄弱的合攏處,提前繞開所有的阻礙,隻用了十幾分鍾就衝到了突圍口,直接就從當麵德軍,正在修建的掩體上,碾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