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商道奇才27(2 / 3)

學習一下

一個企業的誕生到做大做強,最難的莫過於誕生伊始,既要防範同行的排擠,又要避免卷入行業矛盾當中,還要注重企業自身的發展,可謂困難重重。那麼如何做才能讓新生企業如何避開行業矛盾和同行排擠,迅速地站穩腳跟?

一、擺正心態,不要急著做大

小企業千萬不要想著做大池塘裏的小魚,一定要做小池塘裏的大魚。因為一些大企業看不上這些小池塘,不願意跟你競爭,而這正可以成為讓你贏利,甚至發展壯大的巨大空間。

二、建立屬於自己的渠道

撒豆成兵,迅速擴張渠道即血管,搶在別人前麵把血運送到需求者的眼前,就是勝利。渠道同樣是個重要的傳播過程。但是在做渠道的時候,千萬不要陷入親情誤區。即找老同學、老戰友、老熟人、老朋友或三親六眷。結果是產品沒有推出去,貨款也收不回來,最終友情也受到破壞,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做好自己的差異化

對於小資本運作的小型企業來說,隻要項目有特色、有需求,利用連鎖迅速擴張市場,獲取利潤並非難事。也就是說要讓自己的產品和同類產品不一樣,有自己的差異性,才會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四、打造自己的前瞻力

所謂前瞻力就是往前看,看看企業發展的前景、市場前景、政策前景等,這是為企業把握一個大的方向,也是讓企業在進退之間尋找更好的立足點。

洞察時局,進退有度狹縫求財

在動亂的年代,時局的發展對商人的商業行為影響很大。要想在這樣的條件下獲得盈利,就必須要做到洞察時局,進退有度。胡雪岩在太平軍沿長江一線大舉進攻東南部地區之時,準備利用漕幫的人力、漕幫在內地水路的勢力以及他們現有的船隻,承攬官府和民間的物資運輸,同時以鬆江漕幫在上海的通裕米行為基礎,大規模販賣糧食。胡雪岩要為自己打開水路貨運和糧食買賣這兩片前景廣闊的天地。這個決定,就是胡雪岩對時局進行分析之後得出來的。

了解一下

胡雪岩在投資典當行的同時,還加大對鬆江漕幫的投資進行大規模的販運糧食。他之所以要投資鬆江漕幫大規模販運糧食,是因為他對時局進行了分析:

其一,戰火紛飛,社會動蕩造成了交通不便,有米的地方運不出去、賣不掉。尤其是有些人家積存了好多糧食,但一打起仗來,所有糧食就會被戰火燒光,付之一炬;或是到了秋收,迫於戰事,百姓為了保存性命,不得不四處逃逸,有稻無人割,白白作踐,既空耗人力,也浪費物力。而鬆江漕幫既有人手又有水路勢力,此時組織起來販運糧食,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全了,由於風險大,不會有人輕易介入,所以還不存在競爭性。

其二,官軍與太平軍必有一戰。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對於交戰雙方都是大事。運糧必然會得到官軍的支持,糧食販運也會順利許多。這樣,販賣糧食,於公於私在當時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

鬆江漕幫首領尤五在聽完胡雪岩闡述關於販賣糧食的想法後,大讚胡雪岩說得“有道理!”還忙不迭地繼續問道:“如何具體地動作實施才能確保安全?”

胡雪岩答道:“這就要時刻注意時局的變化。眼要明,手要快,看啥地方在太平軍的攻擊下,清兵快守不住了,我們多調船過去,將糧食搶運出去。能割的稻子,也要搶著割下來。”胡雪岩又說:“這當然要當地的官府幫忙,或者派兵保護,或者關卡上格外通融。隻要各方麵環節疏通好了,五哥,你們將來人和、地利都具備,是獨門生意。”

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一般商人更多想到是收縮商業戰線和保存實力,而胡雪岩卻想到的是發展,並且總能準確地把握時局,從容地應對,在亂世夾縫中為自己開辟出一條條生財之路。

思考一下

時局對於企業的商業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為什麼很多企業的決策者在需要看清時局的時候卻沒有做到這一點,甚至南轅北轍,將企業帶入到不符合時局的另一麵去呢?換一種說法,胡雪岩為什麼就能對時局洞若觀火呢?這是因為胡雪岩他有著自己的商業特質。

一、周旋於各種勢力之間

胡雪岩之所以對時局如此明了,得益於他善於在各種勢力中周旋。這些勢力無論是黑道的、白道的、甚至是“洋道”的,胡雪岩都能走通。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圓通能力在夾縫裏生存發展。並且在官場、漕幫黑白兩道的夾縫裏,在民族經濟與西方經濟的夾縫裏,也在左宗棠與李鴻章的夾縫裏,打出了一個世界、一方天地。

那麼在現代商場之上,企業主如何周旋與各種勢力之間?都有什麼勢力可以讓他們周旋的呢?其實很簡單:所謂勢力就是不同的人群,比如說商人勢力、學生勢力、政府勢力、百姓勢力等,隻有綜合這些人的意見,才能對企業所處的時局有所明了。

二、敏銳的商業眼光

胡雪岩之所以能當時的時局下進退有度並且狹縫求財,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敏銳的商業眼光。因為同他在一起“銷洋莊”的古應春和尤五,天天生活在大上海,對上海的了解遠勝過胡雪岩,而且也認識到戰亂年代糧食的價值,可他們就是想不到去做糧食生意。同是生意人,卻有著不同的商業眼光。

同樣的經濟條件下,你能看得比別人遠、看得比別人多,你獲得的利益也就比別人多。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眼光能看多遠,那麼你的企業就能走多遠。這句話的意義就在於企業主應該磨礪自己的商業眼光,給企業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胡雪岩之所以能在洞察時局的情況下求取自己的利益,還在於他能把時勢與經商緊密結合在一起,利用時勢造成的某種機會進行投資。用現代經濟眼光來看,就是學會並且敢於投資,在不斷地賺錢的同時也要不斷地以投資的方式去擴展經營範圍,去獲取更大的利潤。

學習一下

現代企業麵臨的商業格局錯綜複雜,這好比在森林裏開車一樣,稍有不慎就會撞到樹上。要想更快、更好地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就必須了解現代企業的商業格局。可是如何了解呢?

一、課堂傳授

這是傳統的培訓形式,即在課堂傳授中對現有的商業格局進行了解,比如現有商業運作模式、商業企業構架和功能、溝通與協作等內容。其目標是通過傳授知識讓學員了解商業格局並積累相關知識。

二、交流探討

即通過企業主和別人的交流探討來了解商業格局。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水平發展並不一致,很多企業主隻知道一個區域的商業格局,而不知道另一個區域的,這種模式很容易導致信息的閉塞。所以通過交流探討能及時把握信息。

三、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