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計 緩兵計
在與別人交往中,有些話不便或不必急於回答,就需要找托辭暫時回避,慎重考慮後再做答複;有些事不便或不必急於決定,就需要緩一緩,拖一拖,再做決定。
兵法上有“緩兵計”,說的是想方設法拖住敵人的行動,以騰出時間或創造機會讓己方作好應戰準備,從而增加勝算。
1.緩了才和
舌戰中的“緩兵計”,是暫時避開對方的言語鋒芒,對其拋出的論點暫不表示可否,並在不失原則的情況下,向其表露出某種程度的理解和同情,以穩定對方情緒,弱化矛盾衝突,緩和緊張氣氛。經此一“緩”,時過境遷,他原先可能爆發的激動情緒,此時會消失殆盡。正如俗話所說:“緩和緩和,緩了才和。”
一天,某公司副總經理接到一位老資格的科長打來的怒氣衝衝的電話。那位老科長在電話中說:“那小子(某副科長)居然敢在會上胡說八道,拿我當小菜。我不知道他仗誰的勢力,可我知道他是你提拔的。我強烈要求你立即批評他,並要他向我賠禮道歉。否則,我明天一早到辦公室罵他,罵他個狗血淋頭,山搖地動!”
副總經理聽了這番話,真想在電話中批評這位老科長,因為在沒搞清副科長是否在老科長麵前胡說八道以前,副總經理倒是聽清了老科長對他的“胡說八道”。然而想了想,副總經理還是說了這樣的話:“老兄,我請你先忍一忍好嗎?我盡快抽時間找有關人員談話。不過,在沒有結果以前,我請你不要罵任何人,行嗎?”“好吧,我等待你的處理結果。不過,你不要以為我不敢教訓那小子。”老科長雖然仍然堅持他有罵人的權力,但口氣緩和多了。
第二天下午,在副總理還沒來得及找年輕的副科長和有關人員談話之前,老科長在路上碰到了他。老科長主動對副總經理說:“副總,我昨天在電話中的口氣不冷靜,請你原諒。你也不必找副科長談了,我這把年紀了,不該跟年輕人斤斤計較。”
後來,副總經理深有體會地說:“當時我若在電話中批評老科長,以他那牛脾氣,一定敢與我對吵;如果我作些解釋,他肯定聽不進去,反會疑心我為副科長辯解。當然,我也不能為了討老科長歡心,就立刻表態支持他,因為孰是孰非尚待調查。但是我不能對老科長的話表示不信任,他一聽出不信任,又會生疑、發火。急中生智,我想到了‘緩兵計’。因為不管怎樣,他當時的憤怒是真實的。我用‘請先忍一忍’這個措詞,雖然沒表態支持他,但讓他聽出了我對他當時心情的理解和體諒,他比較舒服些了。睡了一覺,更是恢複了理智,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2.控製心態
“緩兵計”對於人的心理狀態常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人們常常利用這一方法來左右對方的決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人一旦碰到偶發事件,總有一種要急於解決的心理,如何加以說服,確實是一件難事。
喬治買下了一塊土地,把它委托給建築商去建造房屋:就在這時,喬治的公司突然決定派喬治到國外工作。時間很緊迫,一周後就必須動身。喬治不得不暫時停止建房的計劃,他急匆匆地跑去找建築商,但他從建築商那裏回來時,卻表示願意按照契約的規定建築。
喬治是怎樣被說服的呢?
建築商在聽了喬治的理由後說:“啊,這可是件重要的事,時間又這麼急迫。然而,建房是您一生中頭一次的重大買賣,您應該好好考慮再處理!如果匆忙了結,以後也許會後悔,那多遺憾。我想,這是您應該好好考慮的重要問題。”
喬治急切的情緒在聽了建築商這幾句話後穩定下來。他開始考慮,現在建房,從材料的價格及工程費用都很合算。而且這個建築商會在他不在國內時替他負責完成,建好的新房還可租給一位可靠的房客。最後,喬治終決定按照最先的計劃來進行。
建築商說服喬治的關鍵,在於在談話中使用了“緩兵計”,影響了喬治當時的心態。他利用“這是您應該好好考慮的重要問題”這樣的話,控製住了喬治急迫的心情。把喬治立即解除合同的想法,換成了“解除合同合不合算”的思考。這種做法是非常有用的,假如那個建築商一開始就一口回絕喬治的要求,很可能把事情搞僵。而隻有先緩和對方的急切心情,才有可能把對方帶到重新考慮的地步。
3.緩進慢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如下情況:當消防隊接到求救電話時,常會用慢條斯理的口氣來回答。這種和緩的語氣,是為了穩定說話者的情緒,以便對方能正確地說明情況。又如,兩口子爭吵,一方氣急敗壞,一方不焦不躁,結果後者反而占了上風。這些情況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慢”也是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好辦法。
在某商店裏,一位顧客氣勢洶洶找上門來,喋喋不休地說:“這雙鞋鞋跟太高了,樣式也不好……”商店營業員一聲不吭,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一直沒打斷他。等這位顧客不再說了,營業員才冷靜地說:“您的意見很直爽,我很欣賞您的個性。這樣吧,我到裏麵去,再另行挑選一雙,好讓您稱心。如果您不滿意的話,我願再為您服務。”這位顧客的不滿情緒發泄完了,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了,又見營業員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問題,也很不好意思。結果他來了個180°的大轉彎,稱讚營業員給他新換的實際上並無太大差別的鞋,說:“嘿,這雙鞋好,就像是為我訂做的一樣。”營業員以慢對快,以冷對熱,讓顧客把怒氣宣泄出來,使之達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這一場糾紛。
4.拖延戰術
“緩兵計”在商業談判中運用最多。成功的談判對手常在打定主意之後,以別人難以想象的耐心努力拖延戰機,鍥而不舍,全力以赴,直至成功。
人的意誌就好似一塊鋼板,在一定的重壓下,最初可能還會保持原狀,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慢慢彎曲下來。拖延戰術就是對談判者意誌施壓的一種最常用的辦法。突然的中止、沒有答複(或是含糊不清的答複),往往比破口大罵、暴跳如雷更令人不能忍受。
20世紀80年代末,矽穀某家電子公司研製出一種新型集成電路,其先進性尚不能被公眾理解,而此時,公司又負債累累,即將破產,這種集成電路能否被賞識可以說是公司最後的希望。幸運的是,歐洲一家公司慧眼識珠,派3名代表飛了幾千英裏來洽談轉讓事宜。誠意看起來不小,一張口起價卻隻有研製費的2/3。電子公司的代表站起來說:“先生們,今天先到這兒吧!”從開始到結束,這次洽談隻持續了3分鍾。豈料下午歐洲人就要求重新開始談判,態度明顯合作了不少,於是電路專利以一個較高的價格進行了轉讓。
矽穀公司的代表為什麼敢腰斬談判呢?因為他知道,施壓有兩個要點:一是壓力要強到讓對方知道你的決心不可動搖;二是壓力不要強過對方的承受能力。他估計到歐洲人飛了幾千英裏來談判,決不會隻因為這3分鍾就打道回府。這3分鍾的會談,看似打破常規,在當時當地,卻是讓對方丟掉幻想的最佳方法。
此外,拖延戰術作為一種基本手段,在具體實施中是可以有許多變化的,例如一些日本公司就常采取這個辦法:以一個職權較低的談判者為先鋒,在細節問題上和對方反複糾纏,或許可以讓一兩次步,但每一次讓步都要讓對方付出巨大精力。到最後雙方把協議已勾畫出了大體輪廓,但總有一兩個關鍵點談不攏,這個過程往往要拖到對方精疲力竭為止。這時本公司的權威人物出場,說一些:“再拖下去太不值得,我們再讓一點,就這麼成交吧!”此時對方身心均已透支,這個方案隻要在可接受範圍內,往往就會一口答應。
“緩兵計”是消解鋒芒的盾牌,是調整情緒的良藥。它使人原本猛烈的情感衝動漸成“強弩之末”,並最終消失於無形。這種未戰而先屈人的技巧不僅運用於激烈的言語衝突之中,而且也屢屢運用於外交場合、商戰中。因為在這類環境中,並不是對方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都需要立即回答的,或者為了慎重,或者為了策略,也不必當即作答,我們可以如此表態:“很抱歉,因為沒料到貴方會提出這個問題,苦於所帶資料不齊,等我們找到資料再回複你,可以嗎?”或者:“為了慎重起見,請讓我先請示一下有關部門。”或者:“關於這個問題,我還無權作出決定。”通過這樣緩一緩,結果肯定會更好。
第35計 酒場計
酒場如戰場,在往來應酬的酒桌之上,主客雙方兩軍對壘,都企圖把對方全部放倒、擺平而後快。人在酒桌,必須要掌握勸酒與拒酒兩大技巧。勸酒要讓對方喝得痛痛快快,並且口服心服;拒酒要有理有據,實在不行就假裝醉倒或溜之大吉。
談起喝酒,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切身體會,“酒文化”也是一個既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現代人在交際過程中,已經越來越多地發現了酒的作用。的確,酒作為一種交際媒介,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發揮了獨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奧妙,注意在酒桌上的表現,有助於你與人交際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