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做人處事的50件事15(1 / 3)

4.正確使用手絹或紙巾

用手絹擦鼻涕和不幹淨之處,弄髒的部位向裏折疊放入兜內。用過的紙巾或有糖果包裹的塑料紙及果皮果核都應扔到紙簍內而不隨便扔到地上。摔倒後爬起來要拍去身上的塵土,拿取食物及幹淨的東西前要洗手。否則滿身是土,滿臉鼻涕及食物殘餘,到處扔果皮紙屑,穿得再好也不能給人以儀表整潔的印象。

5.不必過度裝扮

端莊簡約才不失孩子天真活潑的自然美。有些家長特意把男孩子打扮成小紳士,穿上筆挺的西服,打上領帶,顯得老氣橫秋。替女孩燙發、染指甲、塗口紅、戴首飾,使孩子受到化妝品的毒害。戴上戒指或發卡摔跤時很可能會紮傷孩子。有時過度打扮不但不美反而俗不可耐。要保持孩子天真活潑的個性,除了教育孩子有禮貌和整潔衛生之外,從儀表上亦可反映出來。

所以說儀容既要修飾,又忌諱標新立異,一鳴驚人,簡練、樸素最好。儀容莊重大方,斯文雅氣,不僅會給人以美感,而且易於使自己贏得他人的信任。相形之下,將儀容修飾得花裏胡哨、輕浮怪誕,是得不償失的。

此外,父母應讓孩子知道,麵帶微笑最易受到歡迎,因為微笑在外觀上給人以美感愉悅,並喚起對方友好熱情的信任。待人交往中,態度要誠懇,熱情有禮貌,談笑有節製,對人要多一些尊重、寬容、理解和善意。

講給孩子的故事

三個麵試的小夥子

三個小夥同時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麵試通知。三個人都作一番精心的打扮,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去麵試了。

主考官不說話,隻是要目光打量這三個人。

第一個人穿著流著長長的頭發,長長的指甲,給人的感覺流裏流氣。

第二個人胡子沒刮,大老遠就能聞到他身上的汗臭味。

第三個人穿著潔白的短袖襯衫,小平頭理得整整齊齊,整個人看起來幹淨利索。

主考官發話了,麵試就到這裏吧,我會在三天內通知你們其中的一位來上班。

第三天,穿白襯衫、留平頭的小夥出現在那家公司的辦公樓裏。

告訴孩子

儀表整潔是對別人的一種禮貌行為,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

49讓孩子遠離暴力行為

做人處事箴言

選擇朋友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孩子需要擁有選擇朋友的自由,但有時也很期望父母介入其中幫他們鑒別那些不適當的朋友。作為父母,必須真誠地告訴孩子怎樣選擇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交往。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和愛打架的孩子玩耍,他很可能去模仿打架的孩子。

毛毛今年四歲,很頑皮,經常和小朋友一起用水槍噴水。一天,一個愛打架的孩子打了毛毛。毛毛很委屈,也很氣憤,他對媽媽說:“媽媽,我一會兒去打他!”

媽媽發現毛毛在家裏找了一個很長的竿子。媽媽很吃驚,孩子居然準備以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媽媽平心靜氣地說:“媽媽相信你是好孩子!你說說,那個打你的孩子是不是很調皮?”

毛毛說:“是啊!”

媽媽說:“那我們就要諒解他!他不是個好孩子,晚上他媽媽一定會懲罰他,批評他。”

“可是我不喜歡他,他老用水槍噴我!我還沒報仇呢!”

“他欺負你,你不喜歡他,以後少跟他交往就是了。他找不到朋友,沒人跟他玩就是對他的懲罰呀!你是好孩子,一定會找到更多有禮貌、懂事的朋友。”

毛毛想了想,放下了手中的竿子。

延伸閱讀

教孩子學會選擇朋友

沒有朋友的孩子是不快樂的。深入了解孩子們,你會深切地感到,孩子們渴求朋友,渴求友誼。如今的社會每天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麵對社會紛繁莫測的變化,做父母的應該意識到,教孩子學會正確選擇朋友,對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是多麼重要。

孩子需要朋友,一個孩子在與朋友的交往中,能更茁壯地成長。但是,朋友和朋友不一樣,這就有要交什麼朋友的問題。少年兒童缺乏社會經驗,如何選擇朋友,需要得到父母的指導。

孩子的朋友往往是在自然接觸、交往中結交的,有的是同學、校友,有的可能是鄰居,有的可能是在某項活動中結識的。父母們對孩子的朋友都是比較重視的,一般都希望孩子的朋友人品好、學習好,可以給孩子良好的影響和幫助。父母眼裏的“壞”朋友,一般是學習成績差,又不遵守紀律、貪玩兒,甚至有抽煙、打架等劣跡的孩子。

父母評判好壞朋友的標準不無道理,但切勿代替孩子去選擇朋友,而隻能引導和幫助。有些父母習慣於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找什麼樣子的朋友,或是把自己喜歡的孩子帶回家來強行讓孩子與其交朋友,其實,孩子自己未必喜歡。父母應該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由選擇,自由發展。

父母可以從性格、觀念方麵幫孩子進行抉擇。比如,看孩子的朋友是否具有共享共擔的觀念,是否具有相互合作的觀念,是否與人為善,是否寬以待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正處於可塑性很強的階段,所以朋友的性格、觀念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父母教孩子選擇朋友時,一定要讓孩子考慮自身和朋友的性格特點、優缺點、興趣愛好等。讓孩子從自身的性格、心理等方麵去考慮該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如果孩子不夠自信,那麼他與成績比他差的孩子在一起,沒有太多的壓力,容易變得坦然、自信。

除了讓孩子選擇那些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等方麵相同的人交朋友,更應該幫助孩子選擇一些跟自己有所不同的人做朋友。有不同之處,就意味著有互補的可能,孩子的長處會被對方吸取,孩子的不足也可被對方的長處所彌補。兩個彼此相異的人相處久了,互相影響對方的同時,自己也會變得完美。如果孩子有粗心大意的毛病,那麼他與細致謹慎的朋友交往,則會取長補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