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最好:改變一生的飲食計劃01(1 / 3)

上 篇 吃什麼最健康

吃什麼最健康?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因此很難有一個定論。但就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每種食物各有所長,也各有其短。所以,隻要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懂得趨利避害,吃什麼都對身體有補益作用,吃什麼都健康。

糧食類

大豆:豆類之王

大豆包括黃豆、黑豆、青豆等,在豆類中營養價值最高,有人稱之為“豆類之王”。據測定,幹大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40%,優等的大豆甚至達到50%左右,相當於瘦豬肉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熟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是11%,荷包蛋是13%,乳酪是23%,碎牛肉是22%。在麵粉中摻入5%的大豆粉,可使這種混合麵粉的蛋白質含量提高19%。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細胞、組織的重要物質,是生命的存在方式。與生命有關的許多活性物質,如酶、抗體、激素等,都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的。人體的代謝活動、生理功能、抗病能力、酸堿度調節、體液平衡以及遺傳信息傳遞等,都同蛋白質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豆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除了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外,大豆中還有胡蘿卜素、硫銨素、核黃素、尼克酸等為人體所必需也最容易吸收的營養素。這更是瘦肉、雞蛋、牛奶以及其他畜產品所少有的。大豆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礦物質,且其含量遠遠超過作為主食的米麵和玉米等。

據分析,每100克大豆中,含有鉀1660毫克,磷532毫克,鈣426毫克,鎂180毫克,鐵11毫克,鋅5.07毫克,鈉4.8毫克,錳2.37毫克,銅1.14毫克,硒4.2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從以上數字看,大豆含鈣豐富,因而也是人體所需的鈣的一個重要來源。以人體所需的鐵來說,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約10毫克的鐵,所以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每天的膳食內適當加些大豆,是非常有益的。大豆內所含的維生素A、維生素B、煙酸等,也接近或超過大米、麵粉等主糧。

此外,人體攝入蛋白質中的氨基酸,須有一定的比值。大豆蛋白質的氨基酸比值,比較接近人體的需要。它的賴氨酸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大豆配麵食用,可大大提高膳食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大豆脂肪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有很好的降血脂、保護心血管作用。新近美國一項分析表明,每天攝入30~50克大豆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而不影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大豆脂肪中含有1.8%~3.2%的磷脂,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和血液黏度,促進脂肪吸收,有助於防止脂肪肝和控製體重,並且有溶解老年斑、促進腺體分泌等多種功能。大豆神奇的降脂作用還與血脂水平高低有關,血脂水平越高,大豆降脂作用越顯著。據日本學者研究,大豆中蛋白抑製劑是一種預防胃癌的保護因子,所以,大豆製品既是預防、消除亞健康的食品,也是腫瘤和心腦血管病防治專家推薦的理想食品。

食用大豆,需合理地加工和烹調,方能提高其消化吸收率。據分析,大豆中粗纖維含量為4.8%,多聚樹膠糖、多聚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結合形成的半纖維素含量約10%,它們存在於大豆的細胞膜中,影響人體消化係統對大豆營養的吸收消化。但若對大豆進行加工,如加工成豆漿或做成豆腐等,它的粗纖維及半纖維素構成的細胞膜則被破壞,消化吸收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黑豆:常食可百病不生

黑豆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又稱烏豆,是大豆的一種,外皮由深色的蔬果色素花青素所構成。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熱量的特性,蛋白質含量高達36%~40%,相當於肉類含量的2倍,雞蛋的3倍,牛奶的12倍;富含18種氨基酸。黑豆還含有19種油脂,不飽和酸含量達80%,吸收率高達95%以上,能充分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B2、B12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傳統中醫學認為,黑豆是一種既便宜又有助於抗衰老,同時具有醫、食同補功能的食品。《本草綱目》說:“豆有五色,各治五髒,唯黑豆屬水性寒,可以入腎。治水、消脹、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腫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藥理研究結果顯示,黑豆具有養陰補氣作用,是強壯滋補食品。

1. 預防動脈血管硬化

每100克黑豆可提供1536焦耳的熱量,蛋白質占36%~40%,是高品質的植物蛋白,易於人體消化吸收。油脂占15%,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油酸、亞麻油酸),它可促進血液中膽固醇的代謝。此外,黑豆所含的植物性固醇,可與其他食物中的固醇類相互吸收,從而加速糞便中固醇類的排出,避免過多膽固醇堆積在體內。

2. 抗老防衰

黑豆富含維生素E、花青素及異黃酮,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能力。維生素E能捕捉自由基,成為體內最外層防止氧化的保護層;黑豆種皮釋放的紅色花青素,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在酸性(胃酸分泌時)環境中抗氧化活性更好,進而增強活力;異黃酮具有多種生理功能,諸如:預防骨質疏鬆症、防癌與抗氧化,故黑豆可用做特定疾病的保健飲食。研究顯示,每天服用40克烘烤黑豆,能延緩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的氧化。

3. 預防便秘

黑豆中有5%的粗纖維等物質,它們不但幫助腸道蠕動,使體內脹氣與毒素順利排除,而且能改善便秘和腸內菌叢環境,具有整腸作用。

4. 防止大腦老化

黑豆中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內能轉化成卵磷脂,它是形成腦神經的主要成分;黑豆所含的礦物質中鈣、磷皆有防止大腦老化遲鈍、健腦益智的作用。

5. 美容護發

黑豆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E,它們皆為養顏美容所需的營養成分。尤其黑豆中含多量泛酸,對烏發不變白也有幫助。

豇豆:豆中之珍品

豇豆俗稱角豆、薑豆、帶豆。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豆兩種。長豇豆一般作為蔬菜食用,既可熱炒,又可焯水後涼拌。飯豇豆一般作為糧食煮粥、製作豆沙餡食用。李時珍稱,此豆可菜、可果、可穀,備用最好,乃豆中之珍品。阿拉伯人常把豇豆當作愛情的象征,小夥子向姑娘求婚,總要帶上一把豇豆;新娘子到男家,嫁妝裏也少不了豇豆。

豇豆中含有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營養成分。豇豆所含的維生素B1能維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和胃腸道的蠕動,抑製膽堿酯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飲食。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能力。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中醫認為豇豆有健脾補腎的功效,對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有輔助療效。

健康小貼士

★長豇豆每餐60克,飯豇豆每餐30克。

★長豇豆不宜烹調時間過長,以免造成營養損失。

★飯豇豆作為糧食,與粳米一起煮粥最適宜,但一次不要吃太多,以免產氣脹肚。

★豇豆多食則性滯,故氣滯、便結者應慎食。

豌豆:高檔菜肴原料

豌豆俗稱荷蘭豆,又名麥豆、寒豆、雪豆,是一種古老的作物,是晉北一帶民間百姓的常用食物品種之一。

豌豆的顏色似翡翠,形狀似珍珠,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灰分、鈣、磷、鐵等,營養豐富。其中蛋白質含量為23%~25%,脂肪1%~1.3%,粗纖維45%。

民間有將豌豆和大米一起煮粥的習慣。用豌豆麵稍加白麵做豆麵“抿圪料”,是大同一帶民間婦女的拿手好戲。豌豆還可用來做豆餡、糕點等。豌豆製成粉絲也是上檔次食品之一,加工成軟莢豌豆和豌豆苗則是賓館、飯店的高檔菜肴原料。北京北海仿膳飯莊的名點“豌豆黃”,就是由民間小吃引進皇宮而成為禦膳美點的。

嫩豌豆的豆莢可以和豆仁一起吃,吃時隻需順著豌豆的頭部,撕去豆筋,便可連莢食。成熟後的豌豆,豆莢變老,隻可取豆來吃,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青豆。青豆可治糖尿病、腹瀉及胃虛所引起的嘔吐,並有益氣、止血、利尿、安神、消腫和幫助消化的功用。

豌豆性寒難消化,不宜多食。

蠶豆:增強記憶力

蠶豆又名胡豆、夏豆、羅漢豆,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用豆類作物。它既可以炒菜、涼拌,又可以製成各種小食品,是一種大眾食物。

蠶豆營養豐富,其種子蛋白質含量平均高達30%,是豆類中僅次於大豆的高蛋白食物。維生素含量超過大米和小麥。每100克蠶豆籽粒中就含有維生素B1 0.39毫克,維生素B2 0.27毫克。蠶豆中還含有大量鈣、鉀、鎂、維生素C和種類較為齊全的氨基酸等。

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等,並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會有一定功效。

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所以,現代人認為蠶豆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蠶豆種子含豐富的澱粉及大量的脂肪,老熟的種子可作糧食,也可磨粉製造粉皮、粉絲、豆醬、醬油及各種糕點。

健康小貼士

★蠶豆不可生吃,應將生蠶豆多次浸泡或焯水後再進行烹製。

★不可多吃,每次食用量不宜超過30克,以防脹肚傷脾胃。

★蠶豆含有致敏物質,過敏體質的人吃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等症狀,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因為體內缺乏某種酶所致,是一種遺傳缺陷。發生過蠶豆過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綠豆:全身是寶

綠豆又名青小豆,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是我國傳統的豆類食物。綠豆中的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無機鹽都高於粳米。每100克綠豆含蛋白質22.1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59克,鈣49毫克,磷268毫克,鐵3.2毫克,胡蘿卜素0.22克,硫胺素0.53毫克,核黃素0.12毫克,尼克酸1.8毫克。綠豆所含的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類,其中富含蛋氨酸、色氨酸、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等。

綠豆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是夏日解暑佳品。中醫認為,綠豆性味甘、涼,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適用於熱病煩渴、瘡癰腫毒及各種中毒等,為夏日解暑除煩,清熱生津的佳品。

《本草綱目》言其“治痘毒,利腫脹,為食中要藥;解金石砒霜草木諸毒……真濟世之良穀也”。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多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綠豆中的鈣、磷等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據近代研究,綠豆具有解毒、防止酸中毒、促進生發、構成組織、使骨骼和牙齒堅硬、幫助血液凝固等作用。藥理分析表明,綠豆有防止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症、避免血脂上升的作用,還能使已升高的血脂迅速下降。其提取液有明顯的解毒保肝作用。此外,綠豆皮對葡萄球菌有較好的抑製作用。

綠豆入藥,可謂全身是寶。綠豆粉清諸熱,解藥毒,治瘡腫,療燙傷;綠豆皮解熱毒,明目翳,與菊花做成枕頭用,可降血壓,明頭目;綠豆花可解酒毒;綠豆煮汁或綠豆葉絞汁和醋少許服,可治嘔吐下瀉;綠豆芽為美容減肥佳品。

赤豆:利小便,排膿散血

赤豆又名小豆、紅豆、紅小豆、赤菽,因其富含澱粉,又被人們稱為“飯豆”,被李時珍稱為“心之穀”。赤豆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多功能的小雜糧。中國人食用赤豆曆史久遠。赤豆飯、赤豆粥、麥飯赤豆羹等,都是人們主要的食品形式之一。

赤豆除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外,還有別的豆類少有或沒有的三萜皂甙、煙酸等。並且赤豆富含鐵質,是補血佳品。每100克赤豆中含蛋白質20.2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63.4克,鐵7.4毫克,鈣74毫克,磷305毫克,鉀860毫克,鎂138毫克,鋅2.2毫克,硒3.8微克,煙酸2.1毫克,維生素A13微克,胡蘿卜素80微克,維生素B10.16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尼克酸2.0毫克,維生素E14.36毫克,膳食纖維7.7克,能量1293焦耳。另外,還含銅、菸酸、皂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