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蒙古族傳說(1)(1 / 3)

一口袋鍋巴

從前有父子倆。有一天,兒子要上山砍木頭。出發前,父親叮囑道:“兒啊,你到了山上,把每天剩下的鍋巴裝在一個口袋裏,給我帶回來。”

兒子走在路上想:我們家生活不錯嘛,不缺糧食,不缺衣服,出門有馬騎,吃肉有肥羊,可是父親為什麼這樣教導我呢?他左思右想,也沒想出這是為什麼。

到了山裏,大家一起幹活,鋸的鋸,抬的抬,每天從早幹到晚。兒子雖然沒明白父親的話是什麼意思,但仍然遵照父親臨行前的囑咐,把每天吃剩下的鍋巴一點也沒扔,都裝在一個口袋裏放起來。

過了很多日子,勞動結束了,這時小夥子積存下來的鍋巴也裝滿了一口袋。這個時候正是陽春三月,杏花都開了。上山砍木頭的人們,開始踏上返回家鄉的路途。他們高高興興,有說有笑,以為很快就要到家了,因此也沒注意節省幹糧,還有幾天的路程,就沒有吃的了。這裏是深山老林,見不到居民,又上哪裏去找吃的呢?大家正在著急的時候,小夥子忽然想起在他身上還有一口袋鍋巴呢。他把這口袋鍋巴分給大家吃,人們才安全回到家。這時候,他才真正明白了父親讓他帶回一口袋鍋巴的含義。

講述:丹布登蘇榮 采錄:李建華

分遺產

有一個老頭,很有錢,也很有知識。他有兩個兒子。臨終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說道:“我活不了幾天了,以後你們倆要獨立生活。家裏的東西,你們倆分吧,誰要什麼,你們自己說吧。”

老大搶先說:“我要父親的三萬兩銀子。”

老二說:“我隻要父親書櫃裏的書,別的什麼也不要。”老頭點了點頭,按照兩個孩子提出的要求,分了東西就去世了。老二得到先父留下的書籍,刻苦攻讀,不久就成了一位很有學問的人。而老大好吃懶做,沒過幾年,就把先父留下的錢花光了,變成了乞丐。

世界上什麼最值錢?知識!

講述:丹布登蘇榮 采錄:李建華

兄弟倆

從前,有兄弟倆,在山路上行走。走著走著,哥哥看見不遠的地方有一隻大狗熊正向他們走來,嚇破了膽,扔下弟弟,跑到一塊石頭後邊躲了起來。等弟弟看見大狗熊時,已經來不及躲了。他想起了老人們常說,狗熊不吃死人肉,於是,躺在路上裝死。狗熊來到他身邊,在他頭上聞了幾下就走了。

哥哥在大石頭後麵看得清清楚楚,懷疑大狗熊在弟弟耳朵邊說了什麼話。

等狗熊走遠了,弟弟才站起來找哥哥。

哥哥卻問:“大狗熊對你講了什麼啦?快告訴哥哥。”

“它什麼也沒說呀。”

“我不信!我明明看見它在你耳朵跟前嘀咕了半天。”

弟弟見哥哥實在不相信,怕他難過,就編了一句謊話說道:“大狗熊說了,兄弟倆是從一個娘肚子裏出來的,今天在山路上碰上了災禍,哥哥卻扔下弟弟不管,自己逃命去了,太不應該呀,這樣的哥哥連狗熊都不如!”

哥哥聽到這裏,滿麵羞愧,摟著弟弟的脖子哭了起來。

從此,兄弟兩個互相關照,每次遇到危險,哥哥總是挺身而出,保護弟弟。

講述:丹布登蘇榮 采錄:李建華

聰明的老漢

有這麼一個聰明的老漢,一次不知為了什麼事,跟一貫欺壓善良的巴顏發生了口角。巴顏講理講不過他,氣得渾身發抖,七竅生煙,便隨手拾起一塊大石頭打傷了老漢,還要把他拉到王爺那裏去評理。

老漢用紙包起了石頭,揣在懷裏,毫不在乎地說:“行,隨你便。”便和巴顏到王爺那裏去了。

到了王爺跟前,巴顏一麵向王爺畢恭畢敬地點頭哈腰,一麵拿出幾兩白銀捧在手裏。王爺見了銀子心裏就活動起來。他狠狠地瞪了老漢一眼,正待發作,老漢機敏地從懷裏取出紙包遞給了王爺。王爺一掂,沉甸甸的,心裏樂滋滋地想:沒有一百兩,也有八十兩!於是立即把臉轉向巴顏大聲斥罵道:“呔!你這無理的東西,膽敢仗勢欺人!左右!給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