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蒂薩裏在提交上述協議草案後說,他的科索沃方案隻是一個妥協的解決方案,需要科索沃和塞爾維亞雙方進一步磋商。至於科索沃的地位問題,將由聯合國安理會決定。
該方案一出來,塞爾維亞表示拒絕接受。因為這份方案盡管沒有明確提及科索沃獨立,但也沒有提及尊重塞爾維亞的領土完整。這一事實和方案中的某些其他條款"創造了科索沃獨立的可能性",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接受科索沃獨立。
科索沃阿族表示支持,認為協議草案實際上承認了科索沃是"獨立的、享有主權的國家",從此科索沃開始了新階段,即建立主權國家基礎的階段。阿爾巴尼亞總統莫伊休表示支持該草案,稱它是"國際社會為現實地、穩固地解決科索沃問題邁出的決定性一步",從而結束了"巴爾幹地區混亂曆史中最困難的一章"。
美國歡迎阿赫蒂薩裏提出的科索沃地位問題協議草案,並稱允許科索沃成立非正式獨立的自治政府是一項"公正和平衡的"計劃。美國希望塞爾維亞和占科索沃多數的阿爾巴尼亞族的領導人采取建設性態度實施這一計劃,以實現該地區的穩定。
歐盟對協議草案表示歡迎,並支持阿赫蒂薩裏在該草案基礎上通過認真談判尋找長久的解決之道,呼籲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當局展現責任心和靈活性,並認識到務實、妥協的必要性。
俄羅斯強調,解決科索沃最終地位問題必須將其他相關問題考慮在內,不能孤立地處理,否則將形成國際慣例。此前俄羅斯方麵也曾暗示,如果塞爾維亞不同意這一方案,它會動用在安理會的否決權。
阿赫蒂薩裏計劃出台後,美國和歐盟欲在聯合國安理會強製推行支持"科索沃獨立"的議案,先後提出了6個決議草案。由於俄羅斯決定對支持科索沃獨立的任何決議將行使否決權,這些決議草案於2007年7月20日被安理會刪除,不予表決。
緊接著,美國和歐盟決定將支持"科索沃獨立"的方案拿到由美國和歐盟控製的國際聯絡小組(美、俄、英、意、德、法六國組成)去解決。同時,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美國和歐盟被迫同意俄羅斯提出的由塞爾維亞與科索沃舉行新一輪談判的建議。為了協調塞、科兩方之間的談判,由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代表組成的"三駕馬車"特使主導新一輪會談。
到2007年11月28日,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共舉行了6輪最高級別的直接談判。在4個月的談判中,塞爾維亞方麵提出:隻要科索沃不宣布獨立,塞爾維亞願做出最大讓步,甚至"放棄某些主權",使科索沃成為世界上享有"高度實質性自治"的地區;科索沃除了不能擁有軍隊和參加聯合國外,其他一切內部事務均由科索沃政府負責,塞爾維亞隻享有形式上的主權;科索沃可以選擇自己的管理機構和具有立法權,塞爾維亞不進行幹預;科索沃可以加入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還可以在塞爾維亞駐外使館設立科索沃事務辦事處;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將共同與歐盟簽訂《穩定與聯係協議》和入盟談判協議;外國可以在科索沃設立總領事館和臨時駐軍;上述建議將簽訂國際條約確保科索沃最終地位,聯合國安理會將通過新的決議確認這種地位,等等。見2007年11月28、29日塞爾維亞共和國外交部新聞與文化中心《新聞簡報》(Bilten),由塞爾維亞駐華大使館轉發。
科索沃方麵仍堅持以阿赫蒂薩裏計劃為談判的基礎,除"獨立"外不接受任何其他新方案。科索沃隻談科索沃和塞爾維亞兩個"獨立國家"的關係,即"建立良好的睦鄰友好合作關係"。科索沃堅信,有美國和歐盟的支持,距"獨立"隻有一步之遙。
12月10日,美國、歐盟和俄羅斯三方聯絡人在給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14點報告中指出,調停人和塞、科雙方討論了"完全獨立"、"有監督的獨立"、"實質性自治"、"領土分割"、"國際會議"等諸多問題,中間曾提出過14點"階段性建議",但由於談判雙方都未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做出實質性的妥協和讓步,導致談判失敗,未能達成任何協議。12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閉門討論秘書長提交的關於科索沃最終地位問題報告,經過幾天的磋商,因各方分歧過大而未獲結果。
在關於解決科索沃最終地位的所有選擇方案(獨立、自治和其他"主權共享"模式)都被排除後,科索沃便在美國的授意下單方麵宣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