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版《中國古代寓言精品賞析》,是為了奉獻給讀者(特別是青少年朋友)一個比較精粹而完善的中國古代寓言選本。
這個選本從115部古籍中篩選出325篇寓言作品。選本力求做到的是:1.選本的選材,既廣泛搜羅,避免遺珠,又寧缺毋濫,去粗取精。2.作品的注釋,力求準確有據,不放過難點、疑點,並防止以今律古。各篇注釋相對獨立,以便讀者閱讀。3.譯文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力求信、達、雅,即追求準確、通順、流暢,符合現代語言規範。寓言詩歌,以注譯為主,翻譯為輔,譯文隻是為了幫助讀者疏通障礙。4.每篇作品的賞析,注意引導讀者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作品的寓意,既注意發掘原作者的主觀寓意,又注意其客觀意義,以及後代的引申應用;賞析兼顧思想內容與文字表達,力求在這兩個方麵都對讀者有所裨益,有所啟發。
我們出版本書,希望達到三個方麵的目的:1.幫助青少年朋友養成良好的文化素質、道德素質,特別是養成良好的思維素質。因為,寓言是“另有所指的故事”,具有雙層結構,所以,它最能訓練讀者的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的具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2.幫助青少年朋友提高語言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語文試題中,無論是作文題還是文言文翻譯題,以寓言作品為材料的題目,都占據很大的比重。3.幫助青少年朋友擴大文化視野中國的寓言作家幾乎囊括了中國文化史上大部分的思想家與文學家,因此,通過閱讀寓言,可以了解中國的重要文化思想。本書後麵的文章《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在這三個方麵進行了比較深入的闡述,並介紹了寓言的特征與中國古代寓言的發展曆史。
本書編著者陳蒲清教授,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寓言,曾經編選過多種寓言選本。其中最早的是跟幾個朋友合編的《中國古代寓言選》,由羊春秋教授指導修訂,茅盾先生題寫書名,1979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後來又編選出版了《中外寓言鑒賞辭典》,主編了《中學生精讀文庫?寓言係列》叢書,參編了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主編的《中國古代寓言大係》、《外國寓言大係》。這些選本都有一定的影響。如《中國新聞出版報》1991年7月8日發布《首屆中國青年讀書節推薦書目(第二批)》,《中外寓言鑒賞辭典》即在50本之列。但是,編者經過最近二十多年的學習研究,覺得過去出版的中國古代寓言選本,無論是自己選編的選本,還是所見到的其他選本,都不能盡如人意。所以,反複琢磨修訂,奉獻出這個選本。
我們期待讀者的關愛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