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寶占
2013年5月15日今天是周三,按照示範校建設中的師資培養計劃安排,本周三的礦山機電教研室活動由我進行專業講座。
由於教研室絕大多數老師並沒有從事煤炭背景,不了解現代化煤礦生產技術,甚至對煤炭生產企業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炮采和高檔普采的年代。針對這一情況,我準備了一場《現代化礦井高效綜合機械化采煤成套裝備技術》的講座。我是這樣開始我的講座的:“哈密地區煤炭資源豐富,預測資源儲量達5708億噸,占全國預測資源量的12.5%,占全疆預測資源量的31.7%,將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全地區2010年生產煤炭1374萬噸,2011年生產煤炭1785萬噸,2012年生產煤炭2400萬噸,2013年預計生產煤炭3010萬噸,到2015年產能將達到
1.53億噸,2020年將達到
3.08億噸,哈密即將並正在成為我國‘疆電東送’、‘疆煤東運’能源戰略的主戰場,如果不依靠現代化的煤礦生產技術、不依靠高效綜合機械化采煤成套裝備,如此美好的煤炭生產藍圖就根本無法實現。”之後,我將2010年7月河南理工大學畢業生回訪時在神華集團神東公司大柳塔煤礦拍下的一段視頻播放給老師們觀看。看到現代化礦井的“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老師們時不時地發出驚歎。接下來,我又從“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麵三機聯動和總體配套、采煤機的作用地位及發展趨勢、液壓支架優化設計理論與現狀、刮板輸送機國內外現狀與發展趨勢”等四個方麵對國內外現代化礦井高效綜合機械化采煤成套裝備技術進行了講解,並針對不同煤層的開采工藝,對國內典型煤礦的“三機”配套應用實例進行了分析。講座後,一位老師問我為什麼能夠對哈密地區的煤炭狀況如數家珍。我笑著對他說,兩年半的援疆生活,已經使哈密成為我的第二故鄉,她的跨越式發展、美好前景、點滴進步,乃至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
(作者係河南援疆幹部,援疆期間任哈密職業技術學校工程技術教學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