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校本部坐落在車水馬龍的東風東路729號。穿過環市東,是學生和教職工宿舍區。廣工大團委辦公場所就在環市路東路以北100米處。
2003年3月,新學期伊始,廣工大團委書記陳卓武、副書記鄧俊、秦衛民召集了各院係團委書記開會。陳卓武對大家說:“去年,我們學校選派了一名同誌到新疆哈密地區任團委副書記,前幾天他帶回了一些貧困學生的資料,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經濟上欠發達,貧困學生較多。希望工程是共青團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加強兩地共青團之間的聯係與合作,我們從希望工程工作入手,幫助哈密地區的貧困學生。”鄧俊就此次工作如何開展作了說明。在座的各院、係團委書記分別挑選了一些資料。紛紛表示,要支持哈密地區共青團的工作。
2003年11月,巴裏坤的21名孩子收到了來自萬裏之外的愛心捐款,孩子們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當我聽說經濟管理學院的一名學生在“貸款求學”的情況下還拿出200元支持哈密的貧困學生時,我也深深地被感動了。當自動化學院的師生們走進哈密市魯能希望小學時,20名受助學生緊緊握著“大哥哥”
##大姐姐”的手,雙眼流露出渴求知識的眼神時,有些大學生眼裏也含著淚花……一雙雙南國學子的“大手”,牽著瓜鄉少年的“小手”,仿佛在訴說著如何成長的曆程。
四、林創華的瓜鄉情
結常言道,新疆是個好地方。近幾年,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新疆越來越顯示出它獨特的魅力。
2004年8月,廣州經濟貿易學院團委書記林創華來到瓜果飄香的哈密。在參觀了哈密師範學校後,粵哈兩地團組織暢談兩地的學校團工作。
哈密師範學校團委書記陳守平、副書記柏潔詳細地介紹了學校團的工作情況,介紹了廣東援疆對哈密師範學校的推動作用,以及困難家庭學生的情況。林創華是一位有心人,對哈密有一種“故鄉”的感情——瓜鄉情結。
2005年元月剛過,創華給我發短信,問我什麼時候回廣州休假,他到機場來接我。我十分感動。林創華始終關注著哈密的貧困學生。或許是因為職業的因素,我與他聯係比較密切。他對我工作上的支持,對哈密貧困學子的幫助,我始終記在心裏。
五、羊城少年用愛心築起希望小學
有道是,綠葉護紅花,紅花更鮮豔。在巴裏坤草原上,傳頌著羊城少年用愛心築起一所希望小學的動人故事……哈密地區的八九月份,正是草原綠草如茵、瓜鄉瓜果飄香的季節。電話裏傳來熟悉的鄉音:“喂,是哈密地區團委嗎?我是廣州團市委駱尉峰,過幾天準備到新疆。”聽到來自家鄉熟悉的聲音,我十分激動。
2002年9月2日,以廣州團市委駱尉峰為領隊的廣州少先隊輔導員考察團來到哈密。當晚,穗哈兩地青年同歡共舞,共敘情誼。駱尉峰慷慨激昂地說:“新疆是令人神往的地方,我們這次來,是受廣州市少年兒童的重托,來哈密地區援建一所希望小學。這20多萬元,是廣州市少年兒童賣易拉罐、賣廢報紙積攢起來的,以支持哈密地區的希望工程。”廣州團市委、少先隊組織的支持,給哈密團工作增添了後勁。第二天,廣州少先隊輔導員考察團在湯梅、黃仰輝的陪同下,前往巴裏坤考察建校地點,學校建成後將命名為“巴裏坤縣廣州市紅領巾學校”。珠江水,天山情,穗哈兩地情誼深。
(選自《天山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