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援疆幹部與希望工程(1)(2 / 2)

高毅資助的維吾爾族女孩古麗尼莎·阿皮孜發言後,高毅專門把她叫到身邊,問了許多悄悄話。受資助的學生劉驍說:“我沒想到會得到援疆幹部黃叔叔的資助,我們全家都十分感謝。”座談會還專門安排了“密友”與受助學生“1+1”的交流,“密友”把受助學生當成自己的兒女看待,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哈密地區一中的老師說:“這樣的‘認親’活動很好,體現了民族大團結,可以讓學生麵對麵地與援疆幹部交談,對他們的人生走向很有意義。”楊耀華代表援疆工作隊做了總結,希望各位“密友”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哈密的希望工程,繼續資助所認領的貧困學生。“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離不開”——“三個離不開”,體現了民族的大團結。

三、愛心大使陳雲茂

說起陳雲茂,在哈密青年中有說不完的故事,我們親切地叫他“茂哥”。他是廣東省外經貿廳派出的,任哈密地區經貿委副主任。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在粵哈兩地穿梭,為粵哈經貿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茂哥助學2003年元旦剛過,茂哥找到了哈密地區團委,談了發動派出幹部職工資助貧困生的想法,我們十分感動,當即給了他150份貧困生資料。在廣州休假期間,茂哥一個電話打過來:“飛旋嗎?我們廳長很支持,你趕緊把發票帶過來,職工要開始捐錢了!”

我連夜把重新整理好的“貧困生一覽表”及發票送過去。在廣東和省外經貿廳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廳黨辦主任畢惠陽、廳團委負責人黃京燕的具體操作下,廣東省外經貿廳105名幹部職工參加了助學活動。累計捐款

5.5萬元,資助哈密貧困生114人。當受助學生和家長聽到這個消息後,不停地對我們說:“廣東人民亞克西!亞克西!”

茂哥個人資助了3個學生,其中一個蒙古族的學生戴曉靜,2003年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

2003年8月份,我陪茂哥去看望戴曉靜,他又拿出600元錢給小靜做路費,囑咐她要好好讀書,將來報效社會。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茂哥。

記者眼中的愛心大使2004年4月1日清晨,一輛轎車從天山南邊的哈密市出發,沿著曲折的山路穿越天山,向山北的巴裏坤疾駛。

哈密報記者張苗隨同陳雲茂前往巴裏坤。陳雲茂說:“今天此行的目的,是要完成一個使命,我要把一封來自廣東的信送到一名叫倪婷的9歲女孩手裏。”信是廣東省外經貿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陳立鵬寫的,一個大大的牛皮紙信封上寫著“600元,倪婷收”的字樣。在去巴裏坤的路上,記者了解了這件事的原委。去年,陳立鵬處長通過地區團委得知倪婷家境困難、瀕臨失學的信息,於是決定資助她完成學業並當即捐出了600元錢

(3年的學費)。春節期間,陳處長接到了倪婷的來信,從信中得知,小倪婷期終考試成績非常好。

於是他給倪婷寫了回信,隨即寄來600元錢表示鼓勵。陳雲茂說:“這封信裏既包含著一個廣東幹部的愛心,又寄托著一個瀕臨失學的孩子的希望,我一定要完成這個使命。”在巴裏坤縣花園鄉中心小學,我們見到了倪婷。在得知我們一行人的來意後,小姑娘顯得很驚訝,但她始終沒有露出一點笑容。從援疆幹部陳雲茂手中接過信後,她說:“我一定會用好這筆錢,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我將來會報答你們。”陳雲茂事後對記者說:“我和陳立鵬處長都沒見過這孩子,隻是從她寫的信中猜測,她是個懂事的孩子。聽著她的話,我非常難過,眼淚一直在眼眶裏打轉。”9歲的倪婷現在上小學二年級,她看上去有些黃瘦,眼睛裏少有天真,取而代之的是成熟與淡淡的哀傷。她說:“2000年,我爸爸開車出了事賠了好多錢,第二年爸爸又被檢查出得了淋巴癌,家裏沒有錢,媽媽回外婆家了。現在爸爸、奶奶和我一起生活。家裏沒有收入,爸爸看病也沒錢,爸爸曾說過讓我不要上學了,我也同意。但我很想上學,因為上學可以讓我感到溫暖。”記者問:“家裏出這麼大的事,你害怕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