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首先要節約飲水;其次要關閉空調,節省汽油。同時減輕汽車的載重,把不必要的東西,包括剛撿來的瑪瑙扔掉。”大家聽了,雖然心裏仍很不踏實,但還是照他的話辦了。大家忍痛將瑪瑙大把大把地扔出窗外。王偉寧看到我有點猶豫,以為舍不得,轉而安慰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待以後這裏開發了,這些礦石一定會給哈密人民帶來財富。到那時,我再帶大家來取寶。”說話間,車輛經過輕裝,調整了方向又啟動了。當汽車開出不遠,突然看見那輛“衛星車”拖著長長的煙塵,從斜刺裏向我們駛來。
我們像遇到救星一樣歡呼起來。4車會合,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這次小小的遇險,隻算一場虛驚。在茫茫戈壁,迷路的事情常常發生,有時可能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生命是最可貴的,而為了邊疆的安寧和發展,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奉獻著青春,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四、為廣東路揭幕
2000年8月28日那一天,哈密市風和日麗,天格外藍,花分外豔。我起了個大早,翻出所有合時令的衣裳,逐件逐件試穿起來。事實上,在頭一晚臨睡前,我已把這些衣服都試穿了一遍,為了顯得更加大方得體,使自己放心,不妨再仔細篩選一番。因為當天我擔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為“廣東路”通車慶典儀式揭幕,那將是我一生中最感到榮耀的日子。要知道,出席當天儀式的嘉賓裏,有從廣東遠道而來的盧瑞華省長。自1998年以來,廣東不斷加大對哈密的援助力度,共出資9000多萬元援建一批經濟項目和民心工程,如伊吾粵海水庫、哈密市第六小學、巴裏坤醫院住院樓、巴裏坤珠海小學等。進入2001年,更有南粵文化中心,以及廣東骨科創傷中心等一批較大型的援建項目相繼破土動工。
“廣東路”屬第一批援疆工程,由廣東省援助1200萬元資金,經過半年多緊張施工修建而成。它全長雖然隻有
1.1公裏,卻在粵哈兩地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也凝聚著廣東援疆幹部的奉獻精神。這樣一項重要工程的竣工慶典活動,竟選擇我做揭幕人,大出我的意料。因為作為一名建築師,無論是在深圳,還是到了哈密,我都以主持建築設計工作為主,可以說我是以一個建設者的身份參與援疆工作的。
我參加過許多奠基和竣工典禮,但被選定為慶典活動的揭幕人,還是生平第一遭,隻因為我是一名援疆幹部,參加了這條路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