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既感到自豪,又感到特別新鮮。熱烈的歡迎儀式結束後,已是古城華燈齊放的夜晚了。回到住處我取出行李沉思,寂寞、陌生、思念和感激一起湧上心頭。作為五位幹部的“頭兒”,我頓時覺得肩上擔子的分量……當想到萬裏之外的親人,特別是長期臥病在床的嶽父、年邁的父母、孤單的妻子、孩子,我又百感交集,潸然淚下……幾天後,似乎看透我們心思的魏書記、努爾恰裏甫縣長找車把我們拉到大草原深處遊玩,還帶我們到哈薩克氈房做客。
我們學著騎馬,在大草原上來回奔馳,盡情領略大草原的寬廣無垠和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喝著、吃著哈薩克老媽媽煮的奶茶、手抓肉,特別是她親切地稱呼我們為“孩子”時,我不由得鼻子一酸,眼眶裏盈滿了淚花……在巴裏坤的上千個日日夜夜裏,我們無論走到哪兒,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他們都把我們當貴客、當親人,對我們寄予了厚望。這自然激發了我們的使命感、責任感。
我們五人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在南粵到處奔走呼號,宣傳鼓勵,牽線搭橋,也為草原人民辦了一些實事。當我們眼看農牧民的孩子走進寬敞明亮的珠海、湛江小學樓上課,看到農牧民患者住進條件頗好的縣醫院新病房樓時,就感到十分欣慰。這裏麵有我們一點的小功勞呀!我們取得的成績與黨和人民的要求還差得很遠,草原人民卻給了我們很大的榮譽。這些一想起來我就感到慚愧。因為巴裏坤縣至今還沒脫貧,相當一部分人還在溫飽線下徘徊,我們還有多少工作沒做好啊!在巴裏坤草原的三年裏,我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聞名遐邇的黑溝藏春、尖山曉日、嶽公留勝、龍宮煙柳……吸引著我們無數次登臨,一次次流連忘返。在大草原上,我們找到了“練兵”
##用武”之地,找到了“充電”
##補課”的場所。更重要的是,博得了母親——十萬各族人民的厚愛,使我們在遇到困難時不氣餒,做出成績時不驕躁,得到超越自我、戰勝困難的精神動力。所有這些,在我們人生旅途中都是十分難得的。
援疆生涯將要告一段落了,我們將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滿載著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誼和幾年積累的經驗南歸,告別養育我們三年的瓜鄉哈密,告別美麗富饒的新疆,心情總是無法平靜。
我們在巴裏坤這塊遼闊土地上所取得的精神動力和精神財富,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我們和各族人民所建立的純潔友誼和純真的感情永遠難以割舍,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深;我們的援疆永遠不會結束,我們會經常回來探親、訪問,繼續牽線搭橋,必要時候再“殺”回來建功立業!南歸的日子越近,我心裏越覺得不是滋味,我很“害怕”那一天的到來。這如同孩子不願離開媽媽,死死拽著媽媽的衣角不放一樣。雄渾寬廣的大草原啊,你就是我們的“媽媽”,我們幾個“孩子”在您博大的胸懷裏“嬌”還沒撒夠,“鬧、唱、跳”還遠沒有盡興,您摟著我們還沒有“吻”夠……“那一天”啊,願您遲些來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報答巴裏坤人民、哈密人民的深情厚誼。這將成為我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遺憾!但我們仍要繼續努力,勇往直前……告別了,巴裏坤草原、哈密綠洲——我們的第二故鄉!
(選自《情灑瓜鄉》,作者係廣東援疆幹部,援疆期間任中共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縣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