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在疆生活點滴(2 / 2)

20多萬字的書稿就這樣在電腦上一一敲打了出來。顏東斌說,楊縣長現在打字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顏東斌的業餘時間是上網找高手下圍棋,棋藝在不斷上升,過去他是業餘圍棋三段,到臨結束援疆工作時已上升到業餘九段了。他常常找工作隊的其他“密友”如劉中國、陳飛旋、鄭永有、馮錦輝等下棋。據說都不是他的對手。每一次參加援疆工作隊的集體活動,我都會特別留意一下各“密友”的文體活動的特長和愛好。“密友”們都知道,林果先喜歡下“軍棋”,這個現在已很少有人玩了,而在20世紀70年代很風行的玩意兒,林書記總能以“勝利”結束戰鬥;林書記也喜歡打乒乓球,球藝也許比不上工作隊中的其他高手,但總能戰勝我這樣一個隻在鄉村小學三年級獲得過冠軍的球手。“密友”關鵬(哈密地委委員、哈密市委書記)是中組部決定作為援疆幹部任“一把手”試點縣市的市委書記,工作繁忙,壓力很大。百忙之中他會抽空找人下象棋以緩解工作壓力。他的象棋功底紮實,據說在哈密地區尚未遇到能戰勝他的對手。工作隊中不乏各方麵的人才。楊耀華是籃球明星,高毅是新疆舞舞後,許華發出沙啞的歌聲猶如崔健,黃仰輝是乒壇殺手,王瑋則是打撲克牌的高手。在哈密市區的廣東援疆幹部有32人,他們的業餘生活豐富。每逢工作隊聚會或是月底周末時,巴裏坤、伊吾兩縣的“密友”都去哈密,大家在一起也就更熱鬧了。參加完集體活動後,“密友”們會依各自的愛好,自主地三五一隊地組織各類文娛活動。打撲克“拖拉機”是“密友”們普遍喜歡玩的活動。關鵬、楊耀華、高毅、李宏榮、蔡小寶等都玩得很投入。我看過關書記打牌,他很有悟性,對出過的牌記性也很好,出牌順暢,常能反敗為勝。打撲克“跑得快”本是哈密當地人常玩的活動,“密友”們到來後,很快也就學會了其玩法,玩得還很嫻熟。王瑋、陳海、鄭永有、丁迪雲、朱新貴、馮錦輝、顏東斌等都是玩“跑得快”的高手。打麻將“推倒胡”也是不少“密友”業餘時間常玩的活動。周末打牌打得盡興時能打到半夜三更也不覺得累。原單位在珠三角地區的“密友”大多會打麻將,但也往往湊不夠人來打。多數情況是巴裏坤的“密友”周末去哈密時,才組織得起來。打牌時也會搞些小刺激,牌打輸的人就請大家吃飯。常在一起打牌的也都是那幾個人,大家都熟得很,玩得很高興。通過打牌還真正能全麵地了解一個人的性格。新疆的飲食習慣與廣東完全不同,尤其是在巴裏坤,當地人習慣於吃“清真”的羊肉、吃麵食、喝白酒,少有米飯、蔬菜、水果可吃,更沒有好的湯水可喝。幾個月過後,“密友”們也大都逐漸習慣了。隻是實在太久沒吃過豬肉了就到處找飯館吃頓豬肉。駐哈密的“密友”就要比我們山北兩縣的強多了,平時吃飯工作隊有自己的食堂請當地人做廣東菜,雖做得不很地道,但要比新疆菜合口味多了。周末了,湊在一起的“密友”們會親自到市場買來各種肉菜,各自做個拿手的菜讓大家品嚐。

我們幾個在巴裏坤的“密友”周末去到哈密,就常到淩峰、廖建華、曹曉曉、莊稼苗等人的宿舍蹭飯吃。“密友”們公認莊稼苗的狗肉做得好,色香味俱全。假日裏,老莊的宿舍也就常常“密友”聚集、狗肉飄香了。陳和清、黃傳雄、許華、莊稼苗、王瑋和我等不時會聚在一起喝酒。多數人都品嚐過王瑋從深圳帶來的洋酒。不過,我卻對新疆的伊力係列酒更喜歡一些。然而,援疆三年,“密友”們的身體狀況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進疆前,第三批廣東援疆幹部43人都是經過了嚴格的身體檢查,各項指標都合格才被選拔援疆的。

進疆後每年回廣東休寒假時,省委組織援疆“密友”進行體檢。到最後一個寒假體檢時,隻剩下三位援疆幹部(陳全灶、朱新貴、陳新華)還保持全部指標合格,其餘四十名“密友”分別發現了高血脂或高血壓或膽結石或膽囊息肉等病症。據說這是因為新疆的水很“硬”,且當地的飲食習慣不科學的緣故。淩峰、黃傳雄等都和我一樣查有膽結石,也照樣樂觀地喝酒吃肉。領隊林果先則發現了膽囊息肉,不久就動手術將膽囊摘除,成了“無膽英雄”。令我有點煩惱的是進疆一年多後,老是掉頭發。每天起床會發現脫落在枕頭上的頭發有幾根甚至十幾根。衝涼房裏掉落下來的頭發常常能將排水道給堵住。一天,巴裏坤縣常務副縣長王躍斌對我說,楊縣長不容易呀,到巴裏坤兩年多,頭發都掉了大半了;李慶偉頭發掉得更厲害,現在隻好戴上帽子了。援疆三年是艱辛付出的三年。三年在疆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我們人生曆程中最美好的記憶。

(選自《天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