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在讀取該信息時,首先應剔除其中不可流通的國家股與法人股的大股東,剩下的就是介入該股的莊家,然後分析莊家持倉量的大小,莊家大致持倉成本,如果該股為莊家重倉持股,而且股價偏低,這個時候也就正為我們這些散戶提供了良好的跟莊機會。
案例分析:3月25日(0823)超聲電子,在其配股上市後發布了股本變動公告,截止日期是3月23日,信息顯示該股除第一大股東為國家外,剩下九家有六家投資基金,三家機構共持股二千多萬,同1999年12月31日的十大股東情況相比較,可以發現機構是在最近增倉的。3月25日超聲電子股價開盤價9元多,至4月10日股價已達12.4元,該信息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2、每年出中報、年報的時期,其實正是投資者挖掘黑馬的時候。那麼如何從中報中捕捉莊家的蛛絲馬跡,從而跑贏大市呢?從流通股東數看莊家是否在建倉在公司的年報和中報中,大多數公司都會公布截止到某個時期持有該股的股東數。從中就可以了解莊家的動態和意圖。
案例分析:2007年的大牛股新疆屯河,2006年報紙披露時,其流通股為4300萬股,共有流通股東10037人(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當時股價是17.19元,大盤指數在1680點,4300萬/10037人=4300股,即每個股東平均持有4300股,與流通盤相似的其它股票比較,其籌碼集中度已是相當高。而1999年年報顯示:因職工股上市,流通股增加到6498萬股,共有股東13369人(截止到當年12月31日),6498萬股/13369人=4850股,即每個股東平均持有4850股,籌碼集中程度再次提高,而1999年12月31日大盤指數在1356點,該股股價是16.19元。
從上麵的數字可以知道,在大盤半年的下跌中,莊家非但沒出貨,反而在不斷加倉。該公司在2007年3月28日公布年報,當天收盤價為19.33元,而目前股價在36元附近,有心的投資者當時若能及時跟進,獲利將是非常豐厚。與新疆屯河走勢截然相反的是西寧特鋼,該股在1998年年報顯示隻有股東837人,流通股7000萬,股價17.40元。而到了1999年底,股價是7元,在流通股本隻增加一倍的情況下,流通股東數猛增到98000多人,在一年內股價的反複下跌中,莊家完成了籌碼由集中到分散的出貨過程。以至於在近期炒作鋼鐵股的熱潮中,該股也未能有所表現。
3、盤中尋莊股,就是依靠盤中莊股的走勢來判斷莊股的意圖,下麵的一些見解可以作為參考:
(1)股價處於關鍵位置,賣盤有大手筆掛單,而股價依然翻紅。此種現象說明莊家在刻意打壓,而且該股已處於發力前夕,此時拉升在即。
(2)早盤拉升,而後回落,而且均價逐漸走平,股價也在均價上方走平。此種現象說明莊家在均價處支撐股價,頂住解套盤,同時消化獲利盤。此種股票往往在2點左右拉升。
(3)從當日震幅排名表中,那些在底部大幅震蕩的個股可能為發動單邊總攻走勢的個股。
4、建倉完畢的莊股是值得散戶尋找的對象。在平衡市道,股價漲不漲,關鍵看莊家炒不炒。中小投資者跟莊炒股如能準確判斷莊家的持倉情況,盯牢一隻建倉完畢的莊股,在其即將拉升時介入,必將有一份意外的收獲。
那麼,如何研判主力建倉完畢呢?盡管2001年以來莊股模式被市場所否定,但如果說現階段推動股價上升的主要力量還是主力機構,恐怕沒有人懷疑,隻不過,在控盤程度上,莊家更多地選擇了相對控盤,而不是原來的完全控盤。習慣了跟莊操作的普通投資者,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思維定勢,轉而將精力投向無莊的個股。
至少在目前,研究莊股、跟莊操作仍是獲取利潤的主要途徑。成交量在流通盤不一的股票中無法統一衡量,因而一般將換手率作為研判的標準。可以將漲幅5%、換手率3%,作為正常行情的標準,異於這個標準,可作為研究莊家控盤程度的依據。
在股價的低位剛開始上漲時,市場拋壓小,換手率較小。但如果過小,比如漲幅超過5%,而換手率小於1.5%,可認為莊家相對控盤;如果小於1%,可認為莊家絕對控盤,比如瀏陽花炮,2003年8月11日,股價從低位反彈,連續4日換手率不足1%,從K線圖上也可以看出,莊家已絕對控盤;如果換手率遠遠超過上述標準,可認為主力沒有控盤,或者另有隱情,不利於個股行情發展。在股價的中位,一般而言,推動股價上漲5%,需要4%左右的成交量。如果成交量明顯小於這個標準,比如在2%左右,可視為絕對控盤。如鹽田港2003年4月,上漲時日換手率僅為2%左右,主力已完全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