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朋友相處應保持適當距離

‖原典‖

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

‖古句新解‖

治理大國和烹製小鮮魚是一個道理。

自我解讀

這一道理用在交友上,就是告訴我們與朋友之間也應有一定的距離。人往往就是這樣,越是交往密切,也就極容易分出個厚薄來。而人一旦有了這層認知,一些本來很簡單的事情就演變得很複雜化。

朋友之間要交往,就避免不了要接待,吃吃喝喝是常有的事,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朋友間的日常交往關鍵在於度,隻是,這其中的度又有誰能夠真正把握到呢?這中間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才算是合適?合適的距離究竟是多遠,又有幾人能說得清?如果這種你來我往的交情,延續成相互的謀取利益,這友情就變質了。因為友情一旦摻有了利益的水分,那麼,交往就成了交換。而一個換字,就把所有的情感全部顛覆了,友情便被淩遲成不堪回首的創傷。

理查是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雇員,由於工作勤奮努力,成績斐然,在短短的幾年間,步步高升,事業可以說是一帆風順。而有幾位跟他一同起步的同事,限於能力和機會,卻至今仍保持著多年前的原狀。因此在大家相處之時,理查總覺得不太自然,甚至還有些戰戰兢兢。

起初他為了避免老同事們指責他過於高傲,惹個“一朝得誌便不可一世”的批評,頻頻地請這幾位老同事吃飯,而且說話也比過去更加小心,客氣了,飯菜檔次更是極顯尊重。

不料同事不僅沒領他的情,反倒認為他簡直得意忘形,太“招搖”了,甚至越發不平衡起來,認為理查原本就是個“草包”,原來就是憑著這些“卑劣”手段爬上去的。理查最終落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幾乎吐血。痛定思痛之後,他決定卸掉包袱,輕裝上陣,僅以平常心淡然麵對平常事,一切竟然又應付自如了。

理查的經驗告訴我們,隻有和同事們保持合適距離,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受同事歡迎的人。不論職位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範圍和責任。所以在權力上,聰明的人都不喧賓奪主,但也永遠不會說:“這不是我分內的事”之類的話,因為過分涇渭分明隻會搞壞同事間的關係,而過分涇渭不分,也不利於同事圈這一特定範圍。

所以,朋友之間,既要相識、相知又要做到親密有間,要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各有各的生活圈子,各有各的精彩故事,彼此不依賴又不生分。相處時談笑風生,分開時互相惦記;心照不宣時會心一笑,觀點相異時各自保留;相互之間既不遠得讓人感到陌生,也不近得不分彼此;不去打聽探究對方的隱私,卻又心甘情願地為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那麼,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真正意義上的君子之交。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信奉:同事之交,乃君子之交也。君子之交,理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恐怕就是提倡一種同事間的適距原則:“太近則昵,太遠則疏。過於親昵則遭忌,忌則謗生;過於疏遠則遭議。議論多則是非生。”那麼,還是淡如水的好啊!

做人要有同情心

‖原典‖

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貨財有餘;是謂盜誇。——《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古句新解‖

農田極其荒蕪,倉庫十分空虛,有的人卻還穿錦繡、佩利劍,享受精美的食物,搜刮盈餘的財物,對百姓毫無同情憐憫之心,這種人就叫做強盜頭子。

?自我解讀

老子把不知同情百姓疾苦的人罵作強盜;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講的是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是愛的開始。托爾斯泰說,要是他有兩件外套而別人沒有,他就會不安。他們都強調了同情心的重要。

每個生活在世間的人們,誰敢說自己一生都會順利、不遇到一點困境,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管是生活上還是事業上,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磕磕碰碰,遇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困難,需要得到幫助,也許他身邊人的一臂之力就可能使他渡過難關。

小時候聽大人訓斥孩子:“笑話人,不如人!”就是說對別人遇到的困難千萬不能抱著旁觀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如果你對別人在遇到麻煩時抱著這種不友善的態度,將來你遇到的困難和不幸比他還要大。孟子還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講一個人如果連同情心都沒有,簡直就不是人。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良寬容並富於同情心的民族,即便他們曾遭受身心的巨大痛苦和傷害,即便自己曾經承受多大的屈辱,但對於無辜、對於弱者卻充滿仁愛,用他們的愛溶化怨恨,用他們的愛展示出偉大的人性和寬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中國人收留了數萬名逃難的猶太人,在自己缺衣少食的情況下,給予他們幫助;看看那些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本人丟棄的遺孤,也正是遭受日寇殺戮、蹂躪、對侵略者有著血海深仇的中國百姓,用他們那顆充滿慈愛的心,節衣縮食地將這些日本遺孤撫養成人!這些展示出了中華民族無比寬大的胸襟。

北京北郊一個城鄉結合部正在大搞建設,工地一角突然坍塌,腳手架、鋼筋、水泥、紅磚無情地倒向下麵正在吃午飯的民工的軀體,煙塵四起的工地頓時傳來傷者痛苦的呻吟。這一切都被路過的兩輛旅遊大客車上的人看在眼裏。旅遊車停在路口,從車裏迅速下來20多名年過半百的老人,他們好像沒聽見領隊“時間來不及了”的抱怨,馬上開始有條不紊地搶救傷者現場沒有誇張的呼喊,沒有感人的誓言,隻有訓練有素的雙手和默契的配合。沒有手術刀就用瓷碗碎片打開腹腔,沒有紗布就用他們自己的換洗襯衣壓住傷口。急救車趕來的時候,已經是60分鍾以後的事情,一個匆匆趕來的外科醫生的眼睛來看,這些老人至少保住了10個民工的生命。

記得前幾年,廣東一個餐館的廚師在從蛇籠裏捉蛇的時候,被一條毒蛇咬了,傷口蔓延得很快,生命危在旦夕,而當時醫治這種蛇毒的特效藥隻有北京的某個大醫院才有,但趕到當地機場卻沒有航班,在這緊要的關頭,餐館老板為了挽救廚師的生命,毫不猶豫地花十萬元包了一架飛機,火速趕到北京,由於治療及時,廚師終於得救了,這件事在當時被傳為一段佳話。

在生活中,倘若遇到失敗受挫的人,請不要放棄他。如果對方是需要信心的人,那麼就去幫助他總結教訓多加勸慰;如果對方需要冷靜,那麼就遞給他一杯水然後離開;如果他一個人支撐不住的時候,那麼就挺起胸和他站在一起!

當你犯了錯誤、失敗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勸慰,而非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將心比心,如果你能體諒同事的處境,並且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你定會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同情心是人的美好品德之一,一個具有豐富同情心的人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比如你的同事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不論和你有沒有關係,千萬不要幸災樂禍或冷眼旁觀,你的冷漠會令他們極為寒心。

人應該學會寬容

‖原典‖

心善淵。——《道德經?第八章》

‖古句新解‖

心胸如水一樣虛靜深遠。

?自我解讀

老子認為,人應該寬容,讓心胸如水一般虛靜深遠,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裏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裏斯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地擴大著。海格裏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長大到把路堵死了。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聖人對海格裏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讓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我們在茫茫人世間,難免與別人產生誤會、摩擦。如果不注意,仇恨袋便會悄悄成長,最終會導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們一定要記著在自己的仇恨袋裏裝滿寬容,那樣我們就會少一分煩惱,多一分機遇。學會寬容,對於化解矛盾,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對你的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寬容大度被認為是每一個人必不可少的品質。

有些人看到別人升遷了,就認為那是溜須拍馬的結果;看到別人發財了,就認為是幸運,或者是違法犯紀所得……其實每個人的成就,都與他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如果缺乏寬容之心,你就看不到這些,這樣你將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而且也喪失了學習別人優點的機會。當然,確實有一些人靠著出風頭、溜須拍馬,吸引了上司的注意力,或者有些人靠著裙帶關係成為紅人,平時的工作都是你做的,但得到提拔的卻是他們,得到高薪水的也是他們。但這時你也一定要寬以待人,而不要嫉妒他們。因為任何一個公司真正需要的,就是像你這樣的實於者。你擁有了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這些就是你的財富,它們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讓你一步步攀上成功的頂峰。至於那些濫竽充數之徒,盡管一時春風得意,但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

如果我們能夠從自己做起,寬容地看待別人,就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當別人批評我們時,如果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就能夠心平氣和,審視自己。於是我們就會發現,別人的批評其實是一片好心。這樣,我們就會覺得世界依舊溫情脈脈。但如果我們以敵視的眼光看待別人,對周圍的人戒備森嚴,心胸狹窄,處處提防,最後終會因孤獨而陷入憂鬱和痛苦之中。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會因為一些無法釋懷的齟齬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寬容待人,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這樣的人一定會為人所喜歡,受人尊重;反過來,別人也樂意為他們提供機會和幫助,所以寬以待人的人更容易成功。

寬以待人,就是說做人要心胸寬廣,忍耐性強,對別人寬厚、容忍。有位哲人曾說過:“誰想在厄運時得到援助,就應該在平時寬以待人。”一個平時寬厚的人,順利的時候可以與之共同奮鬥,困難的時候人們也會去幫助他。

羅爾先生就因寬容之心,頗富戲劇性地改變了人生的困境。羅爾在維也納從事律師工作,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回到瑞典。他身無分文,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他會好幾種語言,所以想找個進出口公司擔任文書工作。但大多數公司都回信說因為戰爭的緣故,他們目前不需要這種服務,但他們會保留他的資料等等。其中有一個人卻回信給羅爾說:“你對我公司的想像完全是錯誤的,你實在很愚蠢。我一點都不需要文書,即使我真的需要,也不會雇用你,你連瑞典文字都寫不好,你的信錯誤百出。”羅爾收到這封信時,氣得暴跳如雷。這個瑞典人居然敢說我不懂瑞典活!他自己呢?他的回信才是錯誤百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