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
床頭的鬧鍾的指針指在5點一陣陣的響,不停的鬧著,但是旁邊床上的人一動不動,這聲音像是和他無關一樣的。
“小強,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起床去站樁。”一個洪亮而又威嚴的男性聲音這個時候不識時務的響起,雖然洪亮卻不分散,而是很具穿透力的射進了床上的人的腦裏,聲音還沒過去,床上的人突然做起來,“打雷了,咦,不對又做惡夢了。”“咚”的一聲,床上的人已經坐起來了,又稀鬆著睡眼倒在了床上,然而半個呼吸都還沒有剛躺下去的人又再一次的立起來,趕緊抓起衣褲穿起,跑進了衛生間進行早晨必要的排空和洗漱,然後打開臥室門穿出客廳來到院子裏,若有人看見一定會是認為這人當過兵,不然動作不會這麼快。
這時院子已經等著一位身材魁梧而勻稱的中年男人,三四十歲,雙目炯炯有神。
“老爸早”“開始吧”魁梧的男人沒有多餘的言語。
“天都還沒亮就扯著那要命的嗓子嚷嚷,唉,我怎麼這麼命苦呀,都放暑假了,國家都要求對學生減負,現在天還沒有亮呢,別人的小孩都還在夢鄉美著呢,我不僅沒有享受假期更別指望減負,真不知到我是不是老爸親生的…………”小強一陣嘀咕。“嗯?”魁梧的男人盯著小強,小強一陣慌張趕緊的跑到院子邊上一顆樟樹下,抱圓守一,眼觀鼻鼻觀口站起了渾圓養生樁。
魁梧的男人看到小強站好了樁勢,也走到一邊站起了樁,不過和小強的不一樣,他站的是前三後七,兩腳步不丁也不八,兩手也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的抱著,但是卻不像小強那樣一動不動,而是在慢慢的搖晃著身體搖晃著手搖晃著全身的筋骨關節,但是若不仔細看也沒怎麼見他在搖晃,還以為和小強一樣的在那站著一動不動。
小強,是西南一個小縣城普通的一個男孩,全名叫張強,今年十二歲,念小學五年級,下學期升六年級,張強的父親叫張毅,母親叫徐靜,張強生長在這麼一個普通而又特殊的三口之家庭,普通是因為父母都是一般職工,每個月的工資基本可以夠開資這個家,和其它父母一樣都很勤儉,所以還有一些結餘,一家人生活還算快樂。特殊是因為父親張毅繼承家傳武學,而且是這個年代技擊性很強的一門武學形意拳,素來就有“一年形意打死人,三年太極不出門”之說,不管前麵是什麼上去就硬打硬要,講就功夫和膽氣。形意拳從壯實筋肉內髒入手,基礎拳法也是根本精華在於樁功和五行拳,樁功主要是渾圓式和三體式,世傳中三體式講的多,渾圓式很少講,所以看到很多學形意拳的都在練三體式,卻很少看到練渾圓式的。五行拳是指金性劈拳主肺,木性崩拳主肝,水性鑽拳主腎,火性炮拳主心,土性橫拳主脾,拳中最講究意力和勁力,是一種上手快速的拳種,當然要練好非得幾十年如一日的磨練才能才有望成為高手。而母親徐靜繼承修學的卻是鮮為人知的武當太極十三式,這和世傳的陳氏、楊氏、孫氏、簡化二十四式、三十二式、一百零八式等等各種太極拳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在這個西南的小縣城裏沒有人知道張強家是真正傳承的武學之家。
父母都是得到真傳的武學高手,理所當然作為武學高手兒子的張強,不僅會是一名武學天才,而且將來修為也一定會很高,但是恰恰令張強父母難過的是,張強母親在懷著張強時,再一次的比武中動了胎氣,然後難產,糾結了一天終於生下了張強,但是卻不會哭,又折騰了很久才救活了嬰兒的張強,就是這樣的倒騰,來到人世的張強身體羸弱,直到九歲時慢慢教授張強一些簡單的壓腿,劈腿,衝拳,踢腳,等等基本的武術架子和基本鍛煉方式,兩年後才開始教練養生樁。通過兩年的基本鍛煉,身體素質雖沒有得到多少改變,但是反應卻靈活了許多,並且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張強原本比較懶散,但是一旦動起來毅力卻夠強,做不好就不會放棄,所以也才有前麵的張強被逼起床,一旦站起了樁,他父親就不去管了,因為張強進入功態這個時候起,就會練到全身通透了才會收功,這也是張強父母欣慰的地方,雖然每次看到這麼小的張強苦煉樁功,作為父母的張毅和徐靜知道心裏很痛,恨不得自己帶著張強受苦,但是作為傳授者,張毅和徐靜卻也知道,要想功夫上身,也隻有這樣別無他途,而他們本身也是這樣過來的,“不僅是不吃苦中苦不為人上人”,關鍵是“苦”是鍛煉意誌力精神力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現代運動,注重著力量、速度、協調、技巧等等,卻忽視了精神力的修煉,所以當達到某個個體的極限時,衍生了運動損傷這門學科,雖然對運動發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突破能力潛力,卻是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