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父母怎麼辦25(1 / 1)

25吹牛自誇:“我什麼都知道!”

家長傾訴

5歲的荔荔上幼兒園了,一回到家就喜歡給爸爸媽媽講學校的事。但媽媽發現,荔荔說的幾乎都是在自誇。她說自己在幼兒園表現多麼好,老師有多喜歡她,小嘴嘟嘟個不停:“我的畫在幼兒園裏是最棒的,沒有人比我更好了!”“大家都喜歡聽我唱兒歌,我唱得和老師一樣好!”“我是我們班最漂亮的美女!”等等。怎麼孩子這麼小,就學會吹牛了呢?

專家分析

孩子也有虛榮心,他們喜歡體會成功的感覺

看到孩子吹牛,你可能覺得不太舒服,你總是提醒孩子別吹牛了!你擔心孩子會變成一個自吹自擂,隻關心自己,而不關心別人的人。

那麼,孩子為什麼愛吹牛呢?

★ 虛榮心作怪。孩子自誇是正常的,孩子也有虛榮心,想獲得別人的羨慕,以滿足他們小小的自尊心。但是,孩子大都缺乏一定的人際交往技巧,所以就常用這種炫耀自己的方法,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

★ 好勝心理。孩子一般都有較強的好勝心理,總是希望自己比別人強。為了在和他人的比較中獲勝,孩子們往往會搬出全部“家底”。如果還不能達到目的,一些孩子就會通過誇大其詞、編造離奇的情節來出奇製勝。

★ 表述錯誤。由於孩子詞彙量不夠,表達能力欠缺,因此往往會作出錯誤的表述。而且由於理解能力有限,孩子有時並不明白大人說話的真正含義。比如孩子說“我家裏到處都是小汽車”,其實他所說的小汽車都是玩具。如果將此情況當作孩子在吹牛,實在是冤枉了孩子。

★ 家長溺愛的結果。孩子吹牛也可能是家長溺愛的結果。家長在親朋好友麵前總忍不住誇耀自己的孩子,講孩子的優點,掩蓋他們的缺點,而對別的孩子卻往往妄加指責。孩子聽到的都是讚美的聲音,很少有人指出他的缺點,這就導致孩子不能容忍別人超過自己,因而吹牛自誇。

★ 表達內心希望。孩子“吹牛”也許是在表達內心的一些想法。比如孩子會在小夥伴麵前吹噓自己家裏有小轎車,其實是孩子厭煩了每天擠公交車上學,希望自己家裏有一輛小轎車。他把這個願望和空想聯係在一起了。

其實孩子吹牛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偶爾吹牛可以滿足孩子的表現欲,也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了孩子的想象力。當然,如果孩子養成了說大話的習慣是不好的,在日常對話中,如果發現孩子經常說大話,應該及時製止,告訴他這樣說大話是不對的。

教子處方

教孩子學會欣賞別人

吹牛,就是說大話、誇口。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的吹牛好玩,甚至說是有抱負,誌向遠大;還有的認為孩子從小愛吹牛,無須大驚小怪。偶爾一兩次吹牛,的確不必在意,倘若形成了愛吹牛的習慣,那麼就不能等閑視之了。怎樣幫孩子改正愛吹牛的習慣呢?

1.滿足孩子自我表現的欲望

平時給孩子創造一些自我展示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參與集體活動,有客人來訪時讓孩子適當表現等,滿足他們自我表現的欲望,讓別人看到他們的價值。教孩子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讓孩子巧妙地去表現自己優秀的一麵。比如主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很多圖書,通過幫助別人來表現自己超常的能力等。

2.教孩子學會欣賞別人

教導你的孩子考慮他人的感受,告訴他由於自己的誇耀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傷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課。孩子年紀太小不懂得這些,但是他能夠從父母那學會尊重別人,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學會欣賞別人,告訴你的孩子,稱讚別人和受到別人稱讚的感覺一樣好。

3.恰如其分地表揚孩子

當其他小朋友還在費勁兒做事,而你的孩子已經完成的時候,誇獎他是理所應當的。但是,要著重讚賞他所作出的努力,而不是對他說:“你鋼琴彈得比別人都好”,或者“你得到的小紅花最多了”。恰當的表揚方式是,告訴他:“你確實非常努力,所以你很快就學會了。”

4.家長做一個好榜樣

孩子們通過觀察父母和效仿父母的言行,而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舉止,所以家長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成功後的反應是否對孩子有正麵的影響。在孩子麵前,家長需要控製自己貶低他人、吹捧自己的欲望。

總之,對愛講大話的孩子,一要理解,二要引導。如果一味製止、斥責,就會折斷孩子想象的翅膀,影響孩子創造性的發展;如果放任自流、任其發展,又容易使孩子養成說話不負責任的習慣,成為真正愛吹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