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育兒百科全書0-1歲1(1 / 3)

第一篇嬰兒的發育特點

0~1個月嬰兒的發育特點

生長發育指標

孩子從出生之日起直到滿28天為止稱為新生兒。正常新生兒的胎齡大於或等於37周,體重在2500克以上。胎齡未滿37周而出生的孩子,被稱為早產兒,也稱為未成熟兒。

若胎齡滿37周,但體重卻不足2500克,一般稱為足月小樣兒,又稱低體重兒。平時說的新生兒一般是指正常足月產的孩子。

體重2500~4000克

身長47~53厘米

坐高(即頂—臀長)約33厘米

頭圍33~34厘米

胸圍約32厘米

呼吸每分鍾40~60次

心率每分鍾140次左右

新生兒的大便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開始排便。胎便呈深綠色、黑綠色或黑色粘稠糊狀,這是胎兒在母體子宮內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腸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後胎便可排盡。吃奶之後,大便逐漸轉成黃色。一般情況下,喂牛奶的嬰兒大便呈淡黃色或土灰色,且多為成形便,常常有便秘現象。而母乳喂養兒多是金黃色的糊狀便,次數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5~6次甚至更多些。有的嬰兒則相反,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糞便並不幹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也是母乳喂養兒常有的現象,俗稱“攢肚”。

新生兒一日尿量

新生兒第一天的尿量很少,約10~30毫升。在出生後36小時之內排尿都屬正常。隨著哺乳攝入水分,孩子的尿量逐漸增加,每天可達10次以上,日尿總量可達100~300毫升,滿月前後每日可達250~450毫升。孩子尿的次數多,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因為孩子尿多,就減少給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溫又高,孩子會出現脫水熱。

新生兒的正常體溫

新生兒的正常體溫在36~37℃之間,但新生兒的體溫中樞功能尚不完善,體溫不易穩定。受外界溫度、環境的影響體溫變化較大。新生兒的皮下脂肪較薄,體表麵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因此,要對新生兒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季,室內溫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溫過低容易引起硬腫症。

新生兒的睡眠

新生兒期是人一生中睡眠時間最多的時期,每天要睡16~17個小時,約占一天的70%。其睡眠周期約45分鍾。睡眠周期隨小兒成長會逐漸延長,成人為90~120分鍾。睡眠周期包括淺睡和深睡,在新生兒期淺睡占1/2,以後淺睡逐漸減少,到成年僅占總睡眠量的1/5~1/4。深睡時新生兒很少活動,平靜,眼球不轉動,呼吸規則。而淺睡時有吸吮動作;麵部有很多表情,有時似乎在做鬼臉,有時微笑,有時噘嘴;眼睛雖然閉合,但眼球在眼瞼下轉動。四肢有時舞蹈樣動作,有時伸伸懶腰或突然活動一下。父母要了解孩子在淺睡時有很多表現,不要把這些表現當作嬰兒不適,用過多的喂養或護理去打擾他們。新生兒出生後,睡眠規律未養成,夜間盡量少打擾,喂養間隔時間由2~3小時逐漸延長至4~5小時,使他們晚上多睡白天少睡,盡快和成人生活規律同步。同樣,父母精神好了,就能更好地撫育自己的孩子成長。

新生兒的視覺

新生兒一出生就有視覺能力,34周早產兒與足月兒有相同的視力。父母和寶寶對視是表達愛的重要方式。眼睛看東西的過程能刺激大腦的發育,人類學習的知識85%是通過視覺而得來的。

新生兒70%的時間在睡覺,每睡2~3小時會醒來一會兒,當孩子睜開眼時,你可以試著讓寶寶看你的臉,因為孩子的視焦距調節能力差,最好視聚距離是19厘米。還可以在20厘米處放一紅色圓形玩具,以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後移動玩具上下、左右擺動,孩子會慢慢移動頭和眼睛追隨玩具。健康的寶寶在睡醒時,一般都有注視和不同程度轉動眼和頭追隨移動物的能力。

新生兒的聽覺

新生兒的聽覺是很敏感的。如果你用一個小塑料盒裝一些黃豆,在新生兒睡醒狀態下,距小兒耳邊約10厘米處輕輕搖動,新生兒的頭會轉向小盒的方向,有的新生兒還能用眼睛尋找聲源,直到看見盒子為止。如果用溫柔的呼喚作為刺激,在寶寶的耳邊輕輕地說一些話,那麼,孩子會轉向說話的一側;如換到另一側呼喚,也會產生相同的結果。新生兒喜歡聽母親的聲音,這聲音會使孩子感到親切,不喜歡聽過響的聲音和噪聲。如果在耳邊聽到過響的聲音或噪聲,嬰兒的頭會轉到相反的方向,甚至用哭聲來抗議這種幹擾。

為了使孩子發展聽力,你在喂奶或護理時,隻要寶寶醒著,就要隨時隨地和他說話,用親切的語聲和寶寶交談,還可以給寶寶播放優美的音樂,搖動柔和響聲的玩具,給予聽覺刺激。

新生兒的觸覺

嬰兒從生命的一開始就已有觸覺。習慣於被包裹在子宮內的嬰兒,出生後自然喜歡緊貼著身體的溫暖環境。當你抱起新生兒時,他們喜歡緊貼著你的身體,依偎著你。當寶寶哭時,父母抱起他,並且輕輕拍拍他們,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滿足新生兒觸覺安慰的需要。新生兒對不同的溫度、濕度、物體的質地和疼痛都有觸覺感受能力。就是說他們有冷熱和疼痛的感覺,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物體。嘴唇和手是觸覺最靈敏的部位。觸覺感受是嬰兒安慰自己、認識世界和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

新生兒的味覺和嗅覺

新生兒有良好的味覺,從出生後就能精細地辨別食品的滋味。給出生後隻有1天的新生兒喝不同濃度的糖水,發現他們對比較甜的糖水吸吮力強,吸吮快,所以喝得多;而比較淡的糖水喝得少;對鹹的、酸的或苦的液體有不愉快的表情,如喝酸橘子水時皺起眉頭。

新生兒還能認識和區別不同的氣味。當他開始聞到一種氣味時,有心率加快、活動量改變的反應,並能轉過頭朝向氣味發出的方向,這是新生兒對這種氣味有興趣的表現。

新生兒的運動能力

孩子一出生就已具備了相當的運動能力。當父母溫柔地和寶寶說話時,他會隨著聲音有節律地運動。開始頭會轉動,手上舉,腿伸直。當繼續談話時,新生兒可表演一些舞蹈樣動作,還會出現伸足、舉臂,同時有麵部表情,如凝視和微笑等。

新生兒與成人的溝通

新生兒是用哭聲和大人們溝通的。哭是一種生命的呼喚,提醒你不要忽視他的存在。如果你能仔細觀察新生兒的哭,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學問。首先是哭聲,正常新生兒有響亮婉轉的哭聲,使人聽了悅耳。有病新生兒的哭聲常常是高尖、短促、沙啞或微弱的,如遇到這些情況應盡快找醫生。正常新生兒的哭有很多原因,如饑餓、口渴或尿布濕等,在入睡前或剛醒時還可以出現不同原因的哭鬧,一般在哭後都能安靜入睡或進入覺醒狀態。寶寶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不同的需要。

大多數新生兒哭時,如果把他抱起豎靠在肩上,他不僅可以停止哭鬧,而且會睜開眼睛。如果父母在後麵逗引他,他會注視你,用眼神和你交流。一般情況下,通過和孩子麵對麵地說話,或把你的手放在寶寶腹部,或按握住他的雙臂,約70%哭著的新生兒可以經過這種安慰停止哭鬧。

1~2個月嬰兒的發育特點

身體發育

體重

男嬰約5.03千克

女嬰約4.68千克

身長

男嬰約57.06厘米

女嬰約56.17厘米

坐高

男嬰約37.94厘米

女嬰約37.35厘米

頭圍

男嬰約38.43厘米

女嬰約37.56厘米

胸圍

男嬰約37.88厘米

女嬰約37厘米

1個月的孩子,一逗會笑,麵部長得扁平,闊鼻,雙頰豐滿,肩和臀部顯得較狹小,脖子短,胸部、肚子呈現圓鼓形狀,小胳臂、小腿也總是喜歡呈屈曲狀態,兩隻小手握著拳。

動作發育

孩子在8周時,俯臥位下巴離開床的角度可達45°,但不能持久。要到3個月時,下巴和肩部才能都離開床麵抬起來,胸部也能部分地離開床麵,上肢支撐部分體重。孩子俯臥時,家長要注重看護,防止因呼吸不暢而引起窒息。從出生到1個月的孩子,動作發育處於活躍階段,孩子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動作,特別精彩的是麵部表情逐漸豐富。在睡眠中有時會做出哭相,撇著小嘴好像很委屈的樣子;有時又會出現無意識的笑。其實這些麵部動作都是孩子吃飽後安詳愉快的表現。

感覺發育

孩子經過1個月的哺育,對媽媽說話的聲音很熟悉了,聽到陌生的聲音他會吃驚,如果聲音很大他會感到害怕而哭起來。因此,要給孩子聽一些輕柔的音樂和歌曲,對孩子說話、唱歌的聲音都要悅耳。孩子很喜歡周圍的人和他說話,沒人理他的時候會感到寂寞而哭鬧。1個月的孩子,皮膚感覺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時家長不注意,把一絲頭發或其他東西弄到孩子的身上刺激了皮膚,他就會全身左右亂動或者哭鬧表示很不舒服。這時的孩子對過冷、過熱都比較敏感。以哭鬧向大人表示自己的不滿。兩隻眼睛的運動還不夠協調,對亮光與黑暗環境都有反應。1個月的孩子很不喜歡苦味與酸味的食品,如果給他吃,他會表示拒絕。

睡眠

1個多月的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每天能睡18~20個小時,其中約有3個小時睡得很香甜,處在深睡不醒的狀態。

心理發育

寶寶先天的本能就是會吸吮,吃飽後被豎直在媽媽的懷抱中輕輕地拍拍他的後背,有時孩子會打幾個嗝出來,之後他會有一種滿足感。如果是在光線微暗的房間裏他就會睜開眼睛,喜歡看母親慈愛的笑容,喜歡躺在媽媽的懷抱中,聽媽媽的心跳聲或說話聲。所以在育兒開始,提倡母子皮膚直接早接觸、多接觸、早喂奶、多吸吮、多撫摸、多交談、多微笑,尊重寶寶的個性發展,讓寶寶充分享受母愛。讓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對今後人格健康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通過以上與寶寶的交流,也正是觸覺、動覺、聽覺、視覺、平衡覺綜合訓練刺激的過程,對腦發育過程提供了信息和促其發育的營養素。

對於剛出世的寶寶來說,除了吃奶的需要,再也沒有比母愛更珍貴、更重要的精神營養了。母愛是無與倫比的營養素,這不僅是因為從子宮內來到這個大千世界感覺到了許多東西,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已經懂得母愛,並能用孩子的語言(哭聲)與微笑來傳遞他的內心世界。寶寶最喜歡的是母親溫柔的聲音和笑臉,當母親輕輕地呼喚寶寶的名字時,他就會轉過臉來看母親,好像一見如故,這是因為孩子在子宮內時就聽慣了母親的聲音,尤其是把他抱在懷中,撫摸著他並輕聲呼喚著逗引他時,他就會很理解似的對你微笑。寶寶越早學會“逗笑”就越聰明。這一動作,是寶寶的視、聽、觸覺與運動係統建立神經網絡聯係的綜合過程,也是條件反射建立的標誌。

2~3個月嬰兒的發育特點

身體發育

體重

男嬰約6.03千克

女嬰約5.48千克

身長

男嬰約60.30厘米

女嬰約58.99厘米

坐高

男嬰約40.00厘米

女嬰約39.05厘米

頭圍

男嬰約39.84厘米

女嬰約38.67厘米

胸圍

男嬰約40.10厘米

女嬰約38.76厘米

2個月的孩子從外貌上看長大了許多。

動作發育

孩子仰臥時,大人稍拉其手,頭可以自己稍用力,不完全後仰了。他的雙手從握拳姿勢逐漸鬆開。如果給他小玩具,他可無意識地抓握片刻。要給他喂奶時,他會立即做出吸吮動作。會用小腳踢東西。

語言發育

嬰兒在有人逗他時,會發笑,並能發出“啊”、“呀”的語音。如發起脾氣來,哭聲也會比平常大得多。這些特殊的語言是孩子與大人的情感交流,也是孩子意誌的一種表達方式,家長應對這種表示及時做出相應的反應。

感覺發育

當聽到有人與他講話或有聲響時,孩子會認真地聽,並能發出咕咕的應和聲,會用眼睛追隨走來走去的人。

如果孩子滿2個月時仍不會哭,目光呆滯,對背後傳來的聲音沒有反應,應該檢查一下孩子的智力、視覺或聽覺是否發育正常。

睡眠

2個月的孩子睡眠較1個月的孩子要短些,一般在18小時左右,白天孩子一般睡3~4覺,每覺睡1.5~2小時,夜晚睡10~12小時,白天睡醒一覺後可以持續活動1.5~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