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死去活來承父恩 幸災樂禍鬧鴛鴦(1 / 2)

就在九毛被下葬的第三天夜裏,突然間天降大雨,電閃雷鳴,瓢潑的雨水衝刷著山林,九毛的新墳墳頭也被衝塌了,僅剩下一座小土包。

本已停止了心跳和呼吸的九毛,突然全身一震,緩過氣來,卻被身上的深土壓得無法動彈,眼睜不了,嘴張不開。

他的身體由於毒奶粉的侵害,激發了自身免疫係統的反擊,全身每個毛孔都在不停地往外排泄乳白色的“汗水”,以至於竟潤濕了周圍的幹土,使他終於得以緩緩蠕動。

強烈的求生本能驅使著他在這個密閉的空間裏不停地蠕動,蠕動……

終於,他的毛手捅破了土層,他很久才吃力地爬出地麵,雨水衝刷著他身上的泥土,乳白色的“汗液”混在雨水裏淌成一條條細流。

已經“死亡”三天的九毛又冷又餓,朝著最近的一座房子艱難地爬過去。

這是一幢古樸典雅的青磚建築,看起來年代久遠,與其他房子明顯不同的是,門廳上方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匾額,上書“吳承恩祠”四個大字,往門內看去,廳中央坐落著一尊石刻雕像,雕像前案台上擺著桃子、香蕉、饅頭等食物。

這是猴縣人為紀念明代吳承恩為猴縣所做貢獻而修建的祠堂。

相傳吳承恩在猴縣擔任知縣期間,德政事跡深得民意,而他創作的神話巨著《西遊記》更帶火了猴縣的猴戲行業,使得祠堂有了更加豐富的紀念意義,故深受民眾敬仰,這裏一直香火不斷。

九毛不識字,也不懂什麼祠堂不祠堂,更顧不上什麼“戀乳綜合症”了,他循著食物的氣味,爬到案台上,逮到什麼吃什麼,各種食物一股腦往嘴裏塞。

直到填飽了肚子,恢複了體力,九毛才開始觀察這座祠堂。

這裏香火繚繞,古燈長明,透著一種清幽。這尊雕像刻畫的是一位老者,他頭戴帽子,身著長衫,眼睛微睜,嘴唇緊閉,下巴長有一撮胡子。

他的麵容不若一般的人物像那樣給人以嚴肅拘謹之感,反倒是神態平靜,眼神溫和,透出一股睿智和淡然。

不知怎地,九毛望著這位老人,感到一種莫名的親切和溫暖。他當然不知道,雕像所刻畫的人物,正是他五百年前的生身父親!

九毛就在他父親的雕像下,沉沉地睡著了。

他做了出生以來的第一個夢。

他夢見自己懸在半空中,四周全是陡峭的崖壁,他看到一道很高很高的雪白瀑布自崖壁之中傾瀉而下,落入下麵的一個綠水潭中,他發現自己的眼睛變得十分銳利,能夠一眼看穿幽深的潭水。

他看到潭底有一條很長很長的白色動物,正環繞著一顆散發著幽幽白光的橢圓石頭緩緩地遊動著。

突然,這條白色動物一抬頭發現了他,瞪著一雙突兀的大眼睛,一躍而起向他衝來,九毛一驚,突然失去了浮力,從半空中跌落下來……

九毛張牙舞爪地亂揮著四肢,猛的驚醒,睜眼一看,眼前竟是羅玉林一家四口,還有三毛和四毛一家六口,十個腦袋圍成一個圓圈,正俯身看著他。

原來,羅玉林在大雨後不放心九毛的新墳,次日待雨一停,便趕到後山墳地,卻見九毛的墳隻剩下一個凹坑,裏麵殘留著乳白色的雨水,他沿著九毛留下的乳白色腳印一路追蹤到吳承恩祠,在雕像底下發現了熟睡中的九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