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德經 人生務必遵循的25個辯證法則45(3 / 3)

[點 評]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這種崇高的革命友誼,正如列寧所讚揚的,它“超過了古人關於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很多像朋友的人其實不是朋友。三國時期的管寧將席子割開,與華歆分坐,就是因為華歆和自己的誌向不同,華歆更貪戀銀子。而今日,許多人亦是逢場作戲,隻因為利益需要成了一時的朋友。

會交朋友的人,才知道哪些朋友該交,哪些朋友不該交。而真正的患難之交,是相互攜手,你扶我,我扶你,共度厄運,共攀高峰。

而一個人想要得到朋友,他就要盡到朋友的責任。把朋友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就像做自己的事情一樣幫助朋友。恩格斯支持馬克思完成《資本論》,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友誼,而恩格斯對馬克思卻不要求任何回報。

人們曆來重視朋友,因為所有人都需要朋友。當你受到別人的嘲弄時,他能站出來維護你的尊嚴和聲譽,在你孤獨寂寞的時候,他能陪著你。你富有時,他不求回報,你經濟緊張的時候,他會解囊相助。你成功時,他會替你祝賀。當你有難時,他會無私地幫助你。當你得意忘形時,他會給你潑點冷水,讓你清醒。他關心你,卻不約束你。

人的一生,財富可以憑智慧和能力掙到,但是真正的朋友卻是用自己的真心交出來的。沒有朋友的人生是可憐的,沒有朋友的人生是孤獨的。

5對品德不好的朋友,懼之不如棄之

壞的伴侶就像地雷,使自己不受傷的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躲開,一個是用智慧排除它。

朋友就像我們人生的一部分,對我們的一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可以說,我們有著怎樣的朋友,就有著怎樣的命運。荀子在論人性時說過,“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句話主要是表明:人生在世,待人做事時不要過於簡單化,輕信別人,輕率行動,而要既看到有利的方麵和人性中善的一麵,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麵和人性中惡的一麵,居安思危,小心防範。

現代社會中,應酬交往日益增多,人活動的輻射,使“朋友”在當代很是走俏。俗話也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其實“朋友”不僅是“路”,還是信息,還是聲勢。所以,“朋友”在中國傳統中是兩彎相映的明月組合,講究一個肝膽相照,義字當先。

然而,在當今社會,“朋友”也受到了“利”字浸泡,有了許多朋友因“利”翻臉的鮮活事實。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一隻虱子常年住在富人的床鋪上,由於它吸血的動作緩慢輕柔,富人一直沒有發現它。一天,跳蚤拜訪虱子。虱子對跳蚤的性情、來訪目的、能否對己不利,一概不聞不問,隻是一味地表示歡迎。它還主動向跳蚤介紹說:“這個富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鋪是柔軟的,今晚你可以飽餐一頓!”說得跳蚤口水直流,巴不得天快黑下來。

當富人進入夢鄉時,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地叮了一口。富人從夢中被咬醒,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跳走了,慢慢騰騰的虱子成了不速之客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這場災禍的根源。[點 評]

所以,在選擇朋友時,你要努力與那些樂觀肯定、富於進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保證你擁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獲得好的精神食糧以及朋友的真誠幫助。這正是孔子所說的“無友不如己者”的意思。

相反,如果你擇友不慎,恰恰結交了那些思想消極、品格低下、行為惡劣的人,你會陷入這種惡劣的環境難以自拔,甚至受到“惡友”的連累,成為無辜受難的“虱子”。假如你已經交上了壞朋友,就要敬而遠之,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拋棄,這命名為“棄友”。要知道:把一隻爛蘋果留在筐裏,會使一筐的蘋果都腐爛掉。

要結交懂得自尊自愛的朋友,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自重,那麼就無法尊重別人。與一個品格好的人交友,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如果你的朋友自尊心很強,而他身心健康,雖然有時喜歡和你爭論,但是他具有誠實的本性,不僅能忠實於自己,還能忠實於朋友。

他們保持著良好的心態,他們能與人愉快地相處,會讓你也受益匪淺。

記住:如果你想展翅高飛,請你多與雄鷹為伍,並成為其中一員;如果你成天和小雞混在一起,那麼你就不大可能翱翔於蒼穹。

6朋友之間不可以過分依賴和控製

過分的依賴朋友會損害你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朋友不是父母,他們沒有指導和保護你的義務。他們能給你支持,但不可能包辦代替;你必須清楚,他不過是朋友而已。

朋友之間有著主動和被動關係,但不能形成控製和依賴關係。如果你擺出一種控製者的姿態,那麼你就不可能體會到友誼的真正含義,你也就沒有朋友。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黛博拉坐在客廳裏,握緊了拳頭說:“我永遠也改不了,我一錯再錯!”

黛博拉所指的是她一次又一次地聽從她的朋友嘉莉勸她做這做那。這一回,她聽了嘉莉的意見,把她的廚房糊上一層最新式的紅白條牆紙。“我們一塊去商店選中了這種牆紙,因為嘉莉喜歡這一種,說這牆紙能使整個房間活躍起來。我聽了她的話。而現在,是我在這個蠟燭條式的牢房裏做飯。我討厭它!我怎麼也不習慣。”她感到,這一折騰既花費了錢,又一時無法改變。

黛博拉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對選牆紙一事憤怒,而且氣憤自己又受了嘉莉意誌的擺布。

同樣也是嘉莉,說黛博拉的兒子太胖了,勸她叫兒子節食。她還說她的房子太小,使她為此又花了一筆錢。

黛博拉問題的關鍵在於她應該學會堅持自己的意見。過去她的意見總要事先受嘉莉的審查或者某個類似嘉莉的人物的審查。後來她有了進步,盡管嘉莉說那雙鞋的跟“太高,價也太貴”,她還是買了那雙高跟鞋。黛博拉回憶說:“我差點又讓她說服了。但我還是買了,因為我喜歡,您可以想象當時嘉莉的臉色多難看!”最有趣的是,最後嘉莉自己也買了一雙同樣的鞋,因為鞋樣很時髦。[點 評]

黛博拉現在所做的調整隻是與另一個女人的關係的界限。她仍然把嘉莉當做好朋友。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類似的朋友。在這時,有的人願意受到朋友控製,是因為他缺乏主見,產生了對朋友的依賴,但是過分的依賴會讓朋友產生反感。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艾莫爾是一位年輕的女人,她願意讓一個朋友擺弄自己的生活。與黛博拉不同的是,艾莫爾是主動要求受朋友控製的。當她的房子要裝修時,她打電話問好朋友黛麗應該裝修成什麼樣子的。訂閱的雜誌期滿後,她也去問黛麗是否再繼續訂。就連有時要吃什麼都要打電話問黛麗。黛麗一直像個稱職的母親一樣,替艾莫爾做一切的決定。直到有一天,黛麗的工作出了麻煩,而艾莫爾又給她打電話問問題,由於煩躁,黛麗嚴厲地說道:“艾莫爾,您就不能自己想想辦法?就這一次!”說完就掛了電話。

黛麗的拒絕使艾莫爾感到迷惑不解,她說:“我一直以為黛麗是我的朋友呢。”[點 評]

過分的依賴朋友會損害你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朋友不是父母,他們沒有指導和保護你的義務,他們能給你支持,但不可能包辦代替,你必須清楚,他不過是朋友而已。你自己不能做決定,缺乏主見,就會使你受到朋友正確或錯誤的意見的影響。為此,你應該立刻決定,擺脫對朋友的依賴。

如果你總是對朋友說,“你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那樣”……那麼你無疑是想控製朋友。這種做法,會使你的朋友感到很不愉快,甚至有壓抑的感覺。

如果你是被控製的人,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總處於服從的地位,而你的朋友卻處於發號施令的地位,一旦你脫離朋友的控製,就會發現奇跡,原來,你和你的朋友是平等的。

總要依賴別人,隻會讓自己變得更懶惰。最後讓所有人都厭惡你。與朋友相處,相互幫助是必要的。但是要擺脫對朋友的依賴,也不要總為朋友操心。要記住,距離產生美。任何人都需要私密的空間,即使最親密的人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