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將友情排第三的人認為,友情是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有,隻是相互利用而已。當在一起時相處得很好,一旦分離,就會漸漸忘記彼此。在現實社會裏,有誰能拍著胸脯說,我覺得友情甚於愛情,可當你的朋友和愛的人同時出事時,你怎麼辦呢?大多數人會選擇家庭,選擇時刻關注他的老婆或老公,而不是朋友。
親情的紐帶是生而就有的,而友情的艱辛遠遠不如愛情來得那麼困難,友情隻要你認為你們誌同道合你們就可以成為好朋友;而愛情不可以,他需要我們精心的栽培精心的嗬護,經心麵對
它帶給我們的所有經曆與磨難,我們的愛情比友情來得脆弱,他要照顧到各個方麵,愛情升華之後將會是親情友情的結合品。
將親情、友情、愛情並列第一。因為親情、愛情、友情是缺一不可的。你的選擇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當你蹣跚學步時,親情最重要,因為這個時候還無所謂愛情和友情。當你讀書時,友情最重要,甚至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這個時候往往會淡忘親情的重要,而愛情卻又撲朔迷離。
當你進入社會以後,愛情自然會占據你大部分的內心。而親情變得自然,變得不會被經常察覺。友情似乎也過了保鮮期一樣,變得不那麼純粹。如果讓你拋棄哪個,選擇哪個,很難。因為沒有起點,何談終點。
親情是我們一出生就擁有的情感;友情是我們在以後的點滴生活中獲取的情感;而愛情又是親情和友情的升華。對於我們來說哪個都是我們需要的而且要珍惜一生的;但是真的要做出選擇,心中有太多的不忍;親情是我們受傷後休憩的家,友情是我們傾訴時候最好的發泄對象,而愛情將陪同我們一生,至關重要;真的難以選擇也無從選擇。
冰心說過:“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無論是陽光下,還是風雨裏,都可以閃耀出一種讀之即在的光榮了。 親情是一種深度,友情是一種廣度,而愛情則是一種純度; 親情是一種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陽光沐浴;友情是一種浩蕩宏大,可以隨時安然棲息的理解堤岸;而愛情則是一種神秘無邊,可以使歌之忘情的心靈照耀。 “人生一世,親情,友情,愛情三者缺一,已為遺憾;三者缺二,實為可憐;三者皆缺,活而如亡!”體驗了親情的深度,領略了友情的廣度,擁有了愛情的純度。這樣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人生。
有人曾說,親情、友情、愛情都離不開一個“情”字,又何苦分得這麼清楚呢?混到一起又如何呢?
親情,那血濃於水的情感,又怎能被人忽略呢?友情,那肝膽相照的情誼,又怎能被人遺忘呢?愛情,那至死不渝的承諾,又怎麼能被人拋棄呢?
每個人出生後先得到的都是親情,這份情伴你從牙牙學語的嬰兒成長為青年,同時在這期間你會擁有越來越多的友情,這一份情在你的人生中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然後接踵而來的就是愛情,這份情讓你懂得甜蜜,懂得珍惜;孩子是你延續親情的紐帶,是你愛情的結晶;隨著時間的推移,友情也會越來越濃,畢竟日久見人心,人生能擁有三五知己也是平生一大樂事;慢慢地我們的愛情會漸漸地被親情所覆蓋,你的愛人逐漸地變成你的親人,也許你會越來越少地向他(她)說“我愛你”,但你會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你離不開他(她)。
然而,在現實中,愛情、友情、親情真的可以並列第一嗎?當你的父母不同意你和女朋友或男朋友交往時,你會怎麼辦?當你結婚以後,麵對妻子和母親的關係,你又如何處理?是向著自己的愛人還是母親?當你的好友奪走你的男朋友時,你又怎麼辦?在同等的工作機會上,你會讓給和你一樣有能力的好朋友兼同事嗎?我們經常會碰到單選題,而你必須做出選擇。
親情、愛情、友情,其實在現實的社會中很難並列第一,就像在學校時,可以有並列第一,但在工作中,卻不會有並列第一。它們雖然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情感,卻也有先後次序之分。許多人選擇了愛情,而拋棄親情,將父母的養育之恩忘得一幹二淨。也有人選擇了親情,而被迫放棄愛情。也有許多愛情最後變成了陌生的友情,有時,連陌生人也不算。許多友情因為利益和距離而變得疏遠。有時,如果你沒有理清親情、友情、愛情的關係,它就有可能給你造成很大的麻煩。
親情是你一生奮鬥的堅實後盾,愛情是你精神的家園,友情是你迷茫時的指明燈。它們是你精神的無價之寶,一個都不能舍棄,卻也必須有名次之分。無論你是哪種選擇,都是你的一種人生觀,這種選擇會隨著時間改變。
4放寬愛的尺度,縮小恨的邊緣
恨在大愛麵前,永遠是蒼白無力的。樂觀的人、善良的人在笑中失去了恨,悲觀的、狹隘的人在恨中失去了愛。
有人說,有愛就有恨,但恨不一定有愛;對曾經傷害過你的朋友親人的恨是源自愛,對陌生人的恨則僅僅是因為他損害了你的利益或踐踏了你的自尊。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其實是一種舍與得的表現形式,舍是情願的付出,得是根本的目的。愛是感知到了自身的缺失和不足,急切地期待著獲取與得到。比如愛的分支——愛情。
真愛是苦澀的滋味。一廂情願者如果遇到“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時,最多隻能得到一種糊塗愛,結果是自我的迷茫惆悵與悔恨交加。愛情若是遇到了兩情相悅時,將會出現“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無時不在的幸福感,成功獲取的激情。而恨是愛情的終身伴侶,有多深的愛就有多深的恨。它與愛如影隨形、相輔相成,善良的人們希望得到更多的愛,往往會忽視了愛不成、恨相隨的惡果。
一個六歲的孩子曾說:“如果你想學著愛得更好,就應該從愛你所恨的人開始。”
一個六歲的孩子可以說出這樣的話讓人震驚,然而卻不是每一個成年人都能夠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對朋友、對親人、對愛人投入的愛很多,所以在麵對他們的傷害時,常常是憤恨的。你可能會一輩子詛咒他們,可能想盡辦法報複他們,但是你沒有發現嗎?在你恨的同時,你的快樂和幸福都“縮水”了,他們因為傷害你或許心存內疚,或許並不在意,而你卻記住了一輩子,恨他們一輩子,最終,你還是活得不幸福,在他們的傷害中度過一生。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一個女孩曾說,她從小就受別人欺負,常常是哭著回家,所以她很恨她的同學。年僅七歲的她已經知道什麼叫恨,她甚至詛咒他們不得好死。很多年以後,女孩考上高中、大學,卻一直無法擺脫童年時被欺負的陰影,她還是恨。有一次放假回家,當母親告訴她,她的小學同學,有的正要訂婚,有的卻離婚了,有的出去打工,混得風生水起。這些人中就有曾經欺負她的人。瞬間,她怔住了。自己一直恨著他們,但是他們卻早已忘記了欺負她的事情。她一直活在童年的陰影和憤恨中,他們卻生活得依舊燦爛。女孩才知,恨了好多年,最不幸的還是自己。她因為受別人欺負而生恨,卻不知恨讓她失去了更多的快樂和幸福。別人已經不記得或毫不在意的事情,她卻記得如此清楚,她的詛咒也沒有任何的用處,相反,卻讓她一直生活在人生的黑暗處。
“對於童年的事情,我還是有一些不舒服,但是從那一天起,我便開始讓自己忘記童年被欺負的事情,忘記恨。畢竟,那已經過去許久了,空留恨,將讓我的人生變得毫無意義。”女孩說,那一刻,陽光灑滿她的臉,充滿生命的朝氣與蓬勃。
我們要學會放寬愛的尺度,縮小恨的邊緣,我們才能對幸福有更深刻的感受。
一個女孩結識了一個男人,他高大、英俊、博學、富有。
女孩愛他,他也愛女孩。
他們很少有機會見麵,隻是常常通電話,有時候,一聊就是一宿。
不久,女孩發現他是一個花心的男人,不但有很多漂亮的情人,並且有即將舉行婚禮的愛人。
女孩大受傷害,哭了三天三夜,發誓再不理睬他。
兩個人從此中斷了電話聯係,女孩再也沒見過他的容貌,再沒聽過他的聲音。
到了那個男人舉行婚禮的日子,女孩猶豫許久,最後還是去了。她心裏十分想念他,難以自拔,她知道,看著他攜著另一個女孩的手走進洞房,自己會更加痛苦,卻沒有別的方法,她一心想見他一麵,已經管不了那麼多。
沒想到,她見到的隻是他的遺體。
那天早上,那個男人心髒病突然發作,死了。
新娘沒有哭,她身披雪白的婚紗,木木地為自己的愛人念悼詞,那悼詞隻有一句:“我將和所有愛他的人以及他愛的女人一起永遠地懷念他那瀟灑的身影和迷人的微笑。”
當時,在場的人都哭了。
女孩也哭了。[點 評]
女孩講述這件事情時正是那個男子死後的100天,她一邊說一邊哭,淚水濕透了她的衣襟。天上的月亮高高地懸掛,有些涼。它觀望著一代又一代紅男綠女的悲歡離合,已經有些淡漠。而我們隻能活一生一世,像流星,劃過之後便不可能再有下一次輪回,隻有永遠地消失於無邊無際的黑暗裏……
我們原來是石頭,是愛情賦予了美麗的光亮,因此,我們的生命才有了一瞬的燦爛。
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地活著?——不自私,不小氣,珍惜你有限的生命過程中的每一縷愛。不管是不是很細弱,不管它是不是很短暫,不管它是不是隻歸你一個人所有。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一個老師自以為他很愛自己的學生,當他麵對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學生時,常常是嚴厲批評,但是得到的結果卻是學生的情緒更加惡劣,進而和老師頂撞。終於有一天,他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被上麵的話語所吸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引導他們虛心求教、勤學苦練的精神。而他所缺乏的就是循循善誘的精神。
於是他捫心自問,身為老師,他對學生付出所有的愛了嗎?這個問題在教育上顯得彌足珍貴。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否熱愛自己的學生,實際上也就決定了老師教育工作的成敗。”他瞬間明白,原來是自己的愛不夠。那些所謂“關心”的手段隻能代表一種管理的癡呆、病態、畸形!“嚴格”的麵皮下隱藏著戕害的毒!愈責備、愈壓迫,學生自然就愈反感,形成了惡性循環——如此,何曾有愛存在?“恨鐵不成鋼”,這“恨”隻會讓愛的人和被愛的人走向極端。
於是他放大了愛,讓自己對學生多一些關心,少一些責備;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急躁;多一點方法,少一點盲目;多一層溫和,少一層怒氣。
“我們弄個君子協議,如果你一天中兩次將作業都完成,那麼老師不僅不會批評你,而且會當著全班的同學表揚你,鼓勵你”,當他對一個學生這樣說時,那個學生用力點了點頭。第二天,他真的完成了作業,那位老師也如他所說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點 評]
用心作“放大鏡”,去放大“愛”,你會發現,愛滿溢而出,美無處不在。
恨在大愛麵前,蒼白無力,但什麼是大愛呢?它是一切小愛的組合,卻又超越其上,我們也稱它為博愛。
博愛包容了人間所有愛的情感,詮釋了人生所有愛的內涵,說到底是一種大愛的境界,而絕非那些小的抒情之愛。
人生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戀愛。愛之所以能大,就因為它由一連串小戀組成。兒時父母之愛,成年後的朋友之情,夫妻之愛,還有自己對下一代的關愛等等。有時在小我的徘徊失意或是悲喜交加之外,是不是應該有一種對大我的關懷,放大愛的尺度。對周圍的人,對周圍的事,是否該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如孟子所說的:仁義內在。
在失意和煩惱時,在遇到挫折失敗時,如果能想到這種“博愛”,做個施人以愛、賜人以福的人,自己的愛和福祉不是又將會回到自己的身邊嗎?若是每一個人都能給別人一份“大愛”的滋潤,放大愛的尺度,無論是對國家、社會、家庭,還是自己,都將是那麼簡單與和諧。
放大愛的尺寸,縮小恨的邊緣,多一些博愛,少一些自私。
5愛往寬裏積,恨從窄處生
不要讓嫉妒抹去你的快樂和自然,別用猜忌為自己的心靈套上枷鎖。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有一個人遇見上帝。上帝說:現在我可以滿足你任何一個願望,但前提是你的鄰居會得到雙份。那個人高興不已。但他仔細一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產,我鄰居就會得到兩份田產了;如果我要一箱金子,那鄰居就會得到兩箱金子了;更要命就是如果我要一個絕色美女,那麼那個看要打一輩子光棍的家夥就會同時有得到兩個絕色美女……他想來想去總不知道提出什麼要求才好,他實在不甘心被鄰居白占便宜。最後,他一咬牙:“哎,你挖我一隻眼珠吧。”[點 評]
這個人因為嫉妒鄰居,最後甘願讓上帝挖走自己的一隻眼珠,那麼,他的鄰居就會被挖去一雙眼睛。而他因為嫉妒,產生憤恨,他也將承受隻有一隻眼睛的痛苦。倘若,他對鄰居心存博愛之心,他將從上帝那裏得到幸福。
每一個人都心存嫉妒之心,有的將嫉妒無限放大,將對別人友愛無限縮小,最終失去了與別人的友情。有的雖心存嫉妒之心,卻將它無限地縮小,將友愛放大,最終給別人的是祝福,給別人的是友情。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佛經上有一則故事——在古時候,摩伽陀國有一位國王飼養了一群象。其中,有一頭象長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細光滑。後來,國王將這頭象交給一位馴象師照顧。這位馴象師不隻照顧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這頭白象十分聰明,善解人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馴象師和象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這個國家舉行一個大慶典。國王打算騎白象去觀禮,於是馴象師將白象清洗、裝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條白毯子後,才交給國王。
國王在一些官員的陪同下,騎著白象進城看慶典。由於這頭白象實在太漂亮了,民眾都圍攏過來,一邊讚歎、一邊高喊著:“象王!象王!”這時,騎在象背上的國王,覺得所有的光彩都被這頭白象搶走了,心裏十分生氣、嫉妒。他很快地繞了一圈後,就不悅地返回王宮。一入王宮,他問馴象師:“這頭白象,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藝?”馴象師問國王:“不知道國王您指的是哪方麵?”國王說:“它能不能在懸崖邊展現它的技藝呢?”馴象師說:“應該可以。”國王就說:“好。明天就讓它在波羅奈國和摩伽陀國相鄰的懸崖上表演。”
隔天,馴象師把白象帶到那處懸崖。國王就說:“這頭白象能以三隻腳站立在懸崖邊嗎?”馴象師說:“這簡單。”他騎上象背,對白象說:“來,用三隻腳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縮起一隻腳。
國王又說:“它能兩腳懸空,隻用兩腳站立嗎?”“可以。”馴象師就叫它縮起兩腳,白象很聽話地照做。國王接著又說:“它能不能三腳懸空,隻用一腳站立?”
馴象師一聽,明白國王存心要置白象於死地,就對白象說:“你這次要小心一點,縮起三隻腳,用一隻腳站立。”白象也很謹慎地照做。圍觀的民眾看了,熱烈地為白象鼓掌、喝彩!
國王愈看,心裏愈不平衡,就對馴象師說:“它能四腳縮起,全身懸空嗎?”
這時,馴象師悄悄地對白象說:“國王存心要你的命,我們在這裏會很危險。你就騰空飛到對麵的懸崖吧。”不可思議的是這頭白象竟然真的四腳懸空飛起來,載著馴象師飛越懸崖,進入波羅奈國。
波羅奈國的人民看到白象飛來,全城都歡呼了起來。波羅奈國的國王很高興地問馴象師:“你從哪兒來?為何會騎著白象來到我的國家?”馴象師便將經過一一告訴國王。國王聽完之後,歎道:“人為何要嫉妒一頭象呢?”[點 評]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
案 例 精 選
[描 述]
有一對夫妻心胸很狹窄,總愛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幾樣好菜,想到如果再來點酒助興就更好了。於是她就拿瓢到酒缸裏去取酒。
妻子探頭朝缸裏一看,瞧見了酒中有個人影。她以為是丈夫對自己不忠,把女人帶回家來藏在缸裏,就大聲喊起來:“喂,你這個死鬼,竟然敢瞞著我偷偷把女人藏在缸裏麵。如今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丈夫聽了糊裏糊塗的,趕緊跑過來往缸裏瞧。他一見是個男人影,也不由分說地罵起來:“你這個壞婆娘,明明是你領了別的男人回家,暗地裏把他藏在酒缸裏麵,反而誣陷我!”
“好哇,你還有理了!”妻子又探頭往缸裏看,見還是先前的那個女人,以為是丈夫故意戲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著丈夫說:“你以為我是什麼人,任憑你哄騙的嗎?你,你太對不起我了……”妻子越罵越氣,舉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過去。丈夫側身一閃躲開了,見妻子不僅無理取鬧還打自己,也不甘示弱,於是還了妻子一個耳光。這下可不得了,兩人打成一團,又扯又咬,簡直鬧得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