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片混亂,從南天門到玉清宮,從瑤池到離恨天,九重天池,三十三層天極,無處不充滿廝殺呐喊的嘈雜之聲,這正是一場魔族與天宮的浩戰始發之際!
“太上老君,如來佛祖怎還未到?”玉皇大帝焦急地在天庭淩霄殿內來回踱著步,實在忍不住了便催問一聲。
“陛下不必太過焦慮,佛祖定有要事托身,應該不會太久,請陛下就龍椅歇等片刻。”太上老君沉穩而言。
“哎——!”玉帝聽罷,背手大步走向龍椅,“天源即將不複存在,還要龍椅何用!”說罷,一隻手扶在龍椅上無奈地搖頭。
“如來佛祖駕到——”突然殿外傳報,讓玉帝和老君臉上均是一喜,隻見殿口佛光一閃,如來佛祖金光四射中出現了。
“阿彌陀佛——本僧在來往途中處理一些天機,才遲來一時,讓玉帝與太上老君久等了。”如來溫厚而言。
玉帝聽罷立即滿臉輕鬆說道:“如來佛祖不必在意,朕是擔心佛祖路上有所閃失,既然大師已到此,朕便放心了,隻是事關重大,朕才有顯焦急。”
“阿彌陀佛——煩勞玉帝掛心了!”
“事不宜遲,太上老君!”
“老臣在!”老君跨前一步,恭敬道。
“傳朕旨意,三界共會天源池!”
“遵旨!”說罷,老君化靈風而去。
待老君去遠,佛祖不緊不慢問道:“玉帝,此次共會,意味什麼,你可有數?”
“哎!”玉帝臉色先是一沉,而後無奈一歎,“朕怎會不知,三界被那魔族的逆天魔功搞的顛覆不寧,如今更讓天源也無力回天了,此次共會說是探討降妖之策,實則是到了魚死網破之際了。”
“玉帝,萬事皆不可太悲觀,所謂‘喜而不忘憂,憂則莫失喜’,且去天源池看眾聖如何看待吧。”
玉帝搖搖頭,微歎一聲,隨後二人周身各神光一現,一化靈風一化霞光而去。
天源池,說是池,其實猶如一片闊湖,湖中靈光動蕩,四周各種仙樹拔地而起,卻無任何生靈,顯得格外清淨安逸。外層高山環抱,到處仙雲繚繞。此時這裏早已擠滿了各路神仙佛僧,相互交談。
這時,兩道不同靈光降下,顯出玉帝和如來佛祖身影,四周皆安靜下來,各個神色恭敬地參拜:“拜見陛下,如來佛祖!”
“眾生平身!”玉帝渾厚聲音如九天驚雷,在四周如遊龍般遊走。
“謝陛下!”眾聖齊聲道.
玉帝走到王母娘娘身邊,問:“人可到齊?”
娘娘回:“還差十殿閻王之第五殿閻羅。”
“包拯?”玉帝一疑,“難道還有驚天要案比天源還重?算了,不等了。”隨後玉帝走上天源聖石。
“各位眾聖都已經明白此次天源共會的原因,不錯!此時已是危及天源仙界,神界和佛界這三界之際,罪魁禍首是五百年前落入凡間的一顆巨石,當初以為隻是一般天象,不足掛齒,然吾等不知確是天災之首。”
說到這,眾神仙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玉帝沉默了一會,又道:“眾聖不知,如今危及天源三界的主魔頭魂赤子,便是當年巨石中沉睡的羅煞嬰。”
“什麼?羅煞嬰?!”
“……傳說中在魔界三億年才會聚陰而凝的鬼嬰……而且凝嬰幾率微乎其微,甚至萬分之一都不到……”
“……相傳盤古開天辟地至今萬億年才出現過一次……”
“……聽說那一次天源近毀,要不是此嬰危及到魔界,魔界十大絕古魔祖聯合三界一同將其滅盡,後果可想而知……”
玉帝言畢,眾聖皆議論起來,各個臉色難看之極。都不敢相信傳聞的災難就在眼前發生。
“正如各位所說,雖說羅煞嬰凝嬰幾率低,但萬億年才凝嬰兩次也無可厚非,現在爾等不是應該考慮事實真相的時候,而是請眾位出謀劃策,想出如何應對之計。眾位有什麼良策盡管說來。”玉帝說完環顧了一下眾人,然而眾人卻沉默不語,或搖頭或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