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至姆大陸(1 / 2)

“昆侖鏡,能不能重新選擇,剛才我話還沒說完……”“喂,還在嗎?”

……

(我似乎應該給它起個名字……)

“喂,昆侖鏡,能不能解釋一下這個強製性恢複措施是什麼~能不能人性化一點……這個不行?那能不能告訴我~我該怎麼稱呼你啊~?”

經過漫長的等待,當陳凡的精神在這似乎將持續到世界盡頭的寧靜中近乎崩潰時,遍尋答案無果的陳凡決定調侃一下昆侖鏡隨便給它起個名字來解決一下自己對它的稱呼問題。

“你可以稱呼我為喵喵……”

“嗯!?這種羞怯的語氣是一種什麼情況?這麼萌的名字怎麼這麼像我家那隻貓來著?”

(誒?為什麼有種冷颼颼的感覺)

“準備成功,恢複性措施開始實行,穿越計劃開始實施,平行空間同步完成,請使用者做好準備,倒數十秒後穿越開始,10……9^8^7……6……5……4……3……2……1……準備完成,穿越開始,目標時間:距今12000年前,目的地:姆大陸”

就在陳凡為自己給昆侖鏡起了個名字而感到孤獨離自己而去時,下一刻,昆侖鏡的聲音突然響起,讓人默哀的是,還沒等陳凡說上一句話,冒險便已經正式開始了……

“誒?這是什麼神展開,具體情況我還沒弄清楚,等等,不要,喵喵!你這個混……蛋……蛋……蛋……”

下一刻,一道光華閃過,這篇空間再次回歸了寂靜,隻剩下陳凡頗為氣急敗壞的叫聲還有一絲似有似無的輕哼聲在遠方回蕩……

==============================================================

早在1863年,法國學者德·布爾布爾在馬德裏國家曆史學會圖書館裏,發現了西班牙征服中美洲時代的神父狄埃戈·德·蘭達撰寫的《尤卡坦事物考證》手稿,他根據手稿中記錄的瑪雅象形文字草圖,閱讀了現收藏在西班牙的瑪雅文獻《特洛阿諾抄本》,發覺其中有兩處記錄了一個名叫“姆”的大陸因超級火山爆發而消失。

1868年,英國陸軍上尉喬治·瓦特第一次登上了南亞次大陸。在這個被維多利亞女王視為日不落帝國生命線的印度國家,這位英國軍人的友好得到了當地僧侶的友誼,在對當地寺廟中遠古文字的學習和研究後,了解到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那就是曾經消逝的大陸——姆大陸的訊息。

在之後的若幹年中,喬治瓦特尋訪了印度各地寺院,又前往西藏、泰國、柬埔寨,周遊了太平洋尋找姆大陸的孑遺,探訪有關姆大陸的遺跡和傳說並加以歸納整理。繼而在1926年75歲高齡時在紐約出版了名著《消逝的大陸》,使之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在這本書中作者引述了大量古代文獻──包括藏於西藏某寺院中一部記載4000年前占星術的文獻《拉薩記錄》,以及瑪雅《特洛阿諾抄本》、《德累斯頓抄本》、《波斯抄本》、《科特西亞抄本》等古文獻──證明了姆大陸在12000年以前的消亡。

他還描繪了超級火山爆發後姆大陸的部分幸存者的移民線路。他認為,人類文明發源於姆大陸,繼而傳播到美洲大陸,然後又從美洲大陸傳播到大西洋上的大西洲(即亞特蘭蒂斯),最後才從那裏傳播到埃及、歐洲和非洲,因此,姆大陸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此後他又陸續的推出了《姆大陸的子孫》、《姆大陸神聖的刻畫符號》、《姆大陸的宇宙力》等一係列專著,使得姆大陸成為人們所熟知的超遠古文明。

但自從15世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後,地球的疆域就已經在世界的眼中劃上了休止符,所以,沒有人會認同喬治瓦特的研究成果。從未有人聽說過姆大陸,人們認定喬治瓦特不是異想天開就是欺世盜名。曾經的陳凡雖然經曆了諸多的冒險,也偶爾也冒出過探尋姆大陸的起源的念頭,但由於一直醉心於研究遠古的神話曆史,使得他並沒有對這片大陸的傳說進行深入的研究,而這也讓他始終對其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畢竟沒有證據的推斷始終都是臆想。

但是現在,看著這眼前巍峨的城池,陳凡感覺要是讓後世的考古學家來看看,絕對會亮瞎他們的鈦合金狗眼。

高達三十丈的城牆,也就是大概有一百米左右的高度,縱然在後世見過幾百米高的大樓,但是近一百米的城牆還是讓陳凡感到驚歎,在他看來如此雄偉的城牆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什麼人能爬得上的。

不過當看到天空中不斷巡邏的奇奇怪怪的飛行器,陳凡就感到正常的多了,這會飛的東西可不在乎這麼些許的高度,看著城牆上懸掛的近十米直徑的原型金屬物體,陳凡從中看出了些許的鐵血之意,這分明便是巨型的炮口。

(也許這就是這個城市的防空武器了……真是誇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