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成熟,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泛指生物體發育到完備的階段;另一種是:發展到完善的程度。
著名學者餘秋雨在他的《蘇東坡突圍》中這樣詮釋成熟: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那麼,成熟到底是什麼呢?成熟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成熟可以分為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生理成熟很好理解,就是指一個人的身體發育到具備了成年人的標準,擁有健康而又強壯的體魄。這是父母給予的,並且是必然會形成的,這種成熟是不可逆的,無法改變的。心理成熟的標準則難界定得多,具有足夠的抗打擊能力?能說會道?自信滿滿?樂觀積極?單獨拿出其中一個,都不能謂之為成熟,但這些都是成熟的組成部分。心理成熟是一種內涵。內涵就像一把無形的劍,在你舉手投足間,將你的原形暴露無遺。
成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讀幾本書就能理解的。成熟是在畢生的做人做事中,在不斷的錯誤、失敗中,在不斷的跌倒、爬起來中逐漸形成的。一旦做人做事成熟了,那麼也就意味著這個人成熟了。
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因為它代表了青春的流逝和兒時幻想的褪色。但,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而且,持久平和的幸福人生離不開成熟。
成熟不是庸俗和市儈;成熟不是唯利是從,苟且偷生;成熟不是自負和偏執,這些都是小人的作為,不值得人們去稱道和羨慕。
成熟並不排斥純真,保持一顆童心是成熟的最高境界。因為真正的成熟是理性智慧、純真與道德的統一。
需要說明的是,一個人走向成熟是困難的,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甚至曆經滄桑卻並不能確保一個人的心理成熟。成熟需要認識自我,需要個人獨立的思考能力,常常的自我反省,良好的自我情緒控製以及身處紛繁複雜的社會卻能處變不驚,擁有一顆淡泊的平常心等等。
通往成熟的道路,沒有終點,隻有行程。從現在開始,從這本《成熟力》開始,讓我們試著擺脫幼稚,走向成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