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的九大方略10(1 / 3)

方略九:做人做事有心機

1小心行得萬年船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能夠做到善始善終的開國功臣委實屈指可數,但無論結局如何,每一位都是處世高手,深諳做人的心機之道,他們深知“樹大招風”的道理,也懂得“小心行得萬年船”的古訓,在暗流洶湧的封建官場中,揚帆前進。

在中國古代社會,善始善終的開國權臣並不多。在這方麵,做得最為出色的當屬漢朝的蕭何。蕭何與劉邦早就相識,當時,劉邦做泗水亭長,蕭何是沛縣功曹,兩人是同鄉,蕭何知識豐富,又十分熟悉法律,劉邦對他就格外尊重和信服,劉邦每有什麼處理不當的事,蕭何總會幫忙指點,為他掩飾通融,因此兩人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

自劉邦沛縣起兵後,蕭何一直跟隨,劉邦差不多對他言聽計從。蕭何治理國家的確有一套,百姓皆樂意為蕭何奔走,蕭何對劉邦的糧草供應也充足及時。史書上這樣記載說:“楚漢戰爭之始,漢王劉邦令丞相蕭何留守關中,輔佐太子劉盈治理郡縣、籌集糧餉,自統大軍東討項羽。”當然,劉邦對蕭何也並不是毫無戒心,但他能較好地處理。

劉邦在楚漢兩軍相峙,在戰鬥異常慘烈的階段,他卻接連派出使臣返回關中,專門慰問蕭何。對此,蕭何未加多想,而門客鮑生卻對蕭何說:“現今漢王領兵在外,風餐露宿,備嚐辛苦,反而幾次派人前來慰問丞相,這是對丞相產生了疑心。”蕭何一聽,頓時醒悟,忙討教應對之策,鮑生接著又獻一策:“為避免生出禍端,丞相不如在親族中挑選出年輕力壯的子侄,讓其押運糧草,前往滎陽從軍,這樣一來,漢王就不會有疑心了。”蕭何依計而行,派了許多兄弟子侄,押著糧草,前往滎陽。劉邦聽說丞相運來了糧餉,並派不少親族子弟前來從軍,心中大悅,傳令親自接見。當問到蕭何丞相近狀時,蕭家子弟齊道:“托漢王洪福,丞相一切安好,但常念大王馳騁沙場,恨不得親自相隨,分擔勞苦。現特遣臣等前來從軍,願為大王效命。”劉邦非常高興地說道:“丞相為國忘家,真是忠誠可嘉!”當即召入部吏,令他將蕭家子弟,量才錄用。對蕭何的疑慮,也因此而解。

還有一次也很危險,但在門客召平的幫助下也化解了。漢十年(前197年)九月,陳叛亂,劉邦帶兵親自討伐,韓信也乘機欲謀為亂。呂後在蕭何的幫助下,設計擒殺了韓信。劉邦得知後,便遣人返回長安,拜蕭何為相國,加封為五千戶,並賜給了他五百人的衛隊。眾臣聞訊,紛紛前來祝賀,獨召平前來相勸。

召平對蕭何說:“公自此將有大禍了!”蕭何一驚,忙問:“君何出此言?”召平道:“聖上連年征戰,隻有您安守都城,不冒風險。今韓信剛欲反長安,聖上已生疑心。給您加封、派衛隊衛公,名為寵公,實則疑君,這不是大禍將臨了嗎?”蕭何聽後,恍然大悟,急問:“君言甚是,不知如何才好?”召平說:“公可讓封勿受,並將私財取出,移作軍需,方可免禍。”蕭何點頭稱是,於是,他隻受相國職銜,讓還封邑,並以家財佐軍。劉邦聽後,疑心大解。

不出幾年,劉邦又在征戰期間,多次派使者回長安,問相國近來做何事。使臣回報說:“因陛下忙於軍務,相國在都城撫恤百姓、籌辦軍糧等。”一門客聽說了這件事,找到蕭何說:“您離滅族不遠了。”蕭何頓時大驚失色,不知為何。客又接著說:“公位至相國,功居第一,無法再封了。主上屢問公所為,恐公久居關中,深得民心,若乘虛而動,皇上豈不是駕出難歸了?今公不察上意,還勤懇為民,則更加重了主上的疑心,試問如此下去,大禍豈不快要臨頭了嗎?現在為您著想,您不如多購田宅,強民賤賣,自毀賢名,使民間說您的壞話。如此,主上聞知後,您才可自保,家族亦可無恙。”蕭何照計施行,劉邦得知後,方安下心來。

劉邦戰勝返回長安,途中有不少百姓攔路上書,狀告蕭何強買民田。蕭何入宮見駕,劉邦將狀書一一展示給蕭何看,並道:“相國就是這樣為民辦事的嗎?願你自向百姓謝罪。”蕭何見劉邦無深怪之意,退下後,將強買的田宅,或補足價格,或退還原主,百姓怨言漸漸平息,劉邦也因此獲得了好名聲。

做人有“心機”,方能在平靜如鏡的湖麵看出洶湧暗流,在風和日麗之時看出山雨欲來。能夠做到未雨綢繆者,方為真正的俊傑。

2對付小人的方法

世上小人難對付,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不觸及原則性問題時通常忍忍就過去了。但若觸及到了原則性問題,那你也就不能再沉默了,否則的話他們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這時你應用點“心機”,來點“以毒攻毒”的計謀,使他們原形畢露,讓他們無地自容。

尊嚴是一個人精神上的原則性問題,人們不允許別人輕易冒犯自己的尊嚴,尊嚴受到損害有時比物質利益的損失更能讓人感到痛苦和難以忍受。一個人的素養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正是這個意思。

但是,有時,明知自己的尊嚴已被人嚴重地侵犯了,卻還不知如何申辯,結果隻能白白地受氣。其實,別人侮辱我們的人格,並不就意味著他們的人格有多高尚,如果我們能對那種見利忘義、心胸狹窄的小人來個“以毒攻毒”,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麵這個小保姆的故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在某大城市的一戶人家,有一位鄉下來的小保姆,由於性情實在,幹活利索,給女主人的印象頗佳。但是,生性狐疑的女主人還是擔心這位鄉下人手腳不幹淨,於是在試用期的最後幾天想出個辦法來試一試她。

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飯,在房門口撿到十元錢,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隨手放在了客廳的茶幾上。誰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門口撿到了一張十元的鈔票,這讓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試探我嗎?”小保姆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但她又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女主人是位剛從科長位子上退休的體麵人,怎麼會做出這樣侮辱人的事情呢?這樣想著,她就把錢放進了茶幾底下,但心裏麵還是留了個心眼。

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裝睡下,從臥室的窗戶窺看客廳中的動靜。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幾前取錢來了。小保姆徹底驚呆了,怒火衝上了她的心頭:怎麼可以這樣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個決心。

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門口發現了一張鈔票,這次是五十元錢。她笑了笑,把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到了傍晚,她在女主人下樓去練氣功之前把這五十元錢悄悄地放在了樓梯上,準備也測試女主人一番。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懷疑別人手腳不幹淨,正是因為她自己是一個自私而貪心的人,她在下樓時看見了那五十元錢,當時就眼睛一亮,然後趁著左右沒人把錢塞在了口袋裏。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窺的小保姆看到了。

當晚,女主人就像科長找科員談話一樣找到了小保姆,嚴肅而又婉轉地批評她為人還不夠誠實,如果能痛改前非,還是可以留用的。小保姆故作懵懂地問:“你是不是說我撿了五十元錢?”“是呀!難道你不覺得自己有錯嗎?”小保姆搖了搖頭:“不,我不認為我做錯了什麼,因為我已經將那五十元錢還給您了。”女主人一臉詫異:“咦,你啥時啥地還我錢了?”小保姆大聲回答:“今天傍晚,公共樓梯……”女主人一聽到“樓梯”兩個字,登時像觸了電一樣渾身一顫,狼狽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聰明的小保姆來了個“以毒攻毒”的方法,既為自己保留了尊嚴和麵子,也揭穿了女主人虛偽的外表和“小人”的本性,可謂是“一石雙鳥”、“一舉兩得”。

由此得出結論:對付小人就要以毒攻毒。

3做人要看懂偽與詐

做人單純本身不是錯,而關鍵是社會關係複雜,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要懂得偽裝自己,以防被人欺詐被人騙。做人表麵天真可以,但內心一定要留點“心機”自己用。

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荀子的性惡論說:“人的本質如果看來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裝扮成這樣的,人性本來就是惡的。”同時也告訴人們做人要有“心機”,必須適度地偽裝自己,以防被惡人所害。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並非我們所能說清的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的確要謹慎小心,對人不妨考慮一些防範對策,預防萬一,否則事情發展到糟糕程度時就為時晚矣。

在現實社會裏,欺騙、狡詐的大有人在。大到國家之間的爭端,小到個人之間的利害關係,這種欺詐無處不在。因此,與其說欺瞞他人不正當的行為太卑鄙,倒不如說吃虧上當的人太單純、太大意。

人生是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為了生存,必須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態度。這是因為社會上魚龍混雜,到處都是陷阱、圈套,必須小心提防。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烏龜遇到天敵時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當人開始抓烏龜頭,這個家夥便將頭和爪子全縮進了殼內,這樣它裝死足足幾分鍾後才慢慢將頭伸出來張望,等敵人走了,它才敢爬動起來。還有鷹的眼睛銳利,在高空中便能看清地麵上的兔子,而此時兔子並不慌忙,它就順勢打個滾,裝作死去,鷹一個俯衝下來,本想這下可抓住兔子了,可是奇跡發生了,當鷹到達地麵伸開雙爪時,兔子卻一躍而起雙爪猛踢鷹的胸肚部位,鷹悲鳴幾聲,帶著傷痕逃離了地麵。

這兩個例子是自然界裏的普通故事。也是兩類不同的以欺詐對手而求生存的實例。在社會生活中,人人都想戰勝對手,當敵我力量懸殊較大或勢均力敵時,用反間計欺詐對方,會使對方上當,處於你的擺布之中,而你此時,已成了狩獵的獵人了。當人的力量處於優勢時,也不妨采用一下欺詐的戰術,這樣會使你事半功倍,達到唾手可得的目標。總之,欺詐是一種計謀。

在人類社會,無處不存在著欺詐。欺詐並不是什麼違背倫理的罪惡。凡是有利於自己的生存,有利於個人能力實現的,都是正當的,合理的,西方哲人曾說過:“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這話並不無道理,既然我們存在,我們就有理由去生存、求發展,而一切對自我的壓抑和對存在的摧殘則應當被看成為罪惡。

再者,欺詐也是由於當代社會的競爭所引起的,競爭使得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競爭也使得我們每個人必須以自我為中心,必須永遠走在同伴的前麵,否則優勝劣汰的法則便不會饒恕我們。

常見的欺詐主要分以下幾種:

第一種:利用人性的弱點,以利誘人。人是逐利的動物,無論大利小利他都不會放棄,當然他也會考慮自己的成本和風險。但更多的情況下他是不怕風險而敢於鋌而走險的。而這時,你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予利而誘之。世上任何給予都不是白給的,沒有免費的午餐,以利誘人,比較常見而且也易成功。

第二種:聲東擊西,製造假像。這種方法就是要在對方信息頗為迷惑之時,故意發布一些讓對方上當的信息,當然這些信息對敵人來說可能得之不易或認為準確可靠而極其有用,所以才適用它。要做到假做真時真亦假的境界,這樣假象也便被認為真的了。

第三種:詐死和裝敗也是很好的戰術。若詐得像,裝得真,則可以認清對方的判斷,製造對方判斷的負擔,並使其做出錯誤的判斷而踏入陷阱。助長對方的驕氣,使其鬆弛警戒;而你則趁此尋求生的契機;另外還可以解除對方對你的壓力,因為他巴不得解下心頭的重擔,你的詐死裝敗也正好製造了他們心理上的借口。

學學這些欺騙術,一方麵可幫你識破他人騙局,另一方麵可保護自己。

4成全別人

成全別人的好勝心,會讓別人更加喜歡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點“心機”還是很容易實現的,隻要偶爾暴露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就行了。

一位新來的老師,感覺到他與學生之間存在一些距離,這些距離大都來自好奇與畏懼。因此,這位老師故意在課堂上說:“我的字寫得不好看,板書更差,小學時我的書法都不及格,因此我特別害怕在黑板上寫字。”以此博得學生一笑,為的是很快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有時,他也會說:“如何,我的領帶漂亮嗎?”學生就會暗暗在心裏想:“這老師真有趣,竟注意些小事,可見老師也是凡人。”學生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了,便產生了親切感,此後這位老師的教學也變得很順利。

同樣有頭銜的大教授在人前演講時,在麥克風前打噴嚏,站不穩,故意表演些小失誤,就能緩和原來緊張的氣氛,“同樣都是人,難免做出些不雅的事。”於是一種親切感就自然產生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勝心,若要聯絡感情,就需要重視對方的自尊心,因為重視對方的自尊心,就必須隱藏你自己的好勝心,成全對方的好勝心,這樣表麵上對方勝利了,實際上卻是你勝了。

你與同你有相同特長的人比賽,你必須讓他一步,即使對方的技術敵不過你,你也得讓對方獲得勝利。但是一味退讓,便表現不出你的真實本領,也許會使對方誤認為你的技術不太高明,反而引起無足輕重的心理。

所以你與他比賽的時候,應該施展你的相當本領,先造成一個均勢之局,使對方知道你不是一個弱者,進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緊,使他神情緊張,才知道你是個能手,再一步,故意留個破綻,讓他突圍而出,從劣勢轉為均勢,從均勢轉為優勢,結果把最後的勝利讓於對方。對方得到這個勝利,不但費過許多心力而且由危而複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對你也有敬佩之心。

但是這個破綻要安排得十分自然,千萬不要讓對方明白這是你故意使他勝利,否則便覺得你虛偽。所麵臨的難題是起初你還能以理智自持,比賽到後來,感情一時衝動,好勝心勃發,不肯再作讓步,也是常有的事。或者在有意無意之間,無論在神情上、在語氣上、在舉止上,不免流露出故意讓步的意思,那就白費“心機”了。

生活中,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響,得理也讓人三分,顯得綽約柔順,君子風度。這種人具有一種天然的向心力,活得自然瀟灑。論辯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問題,自然應當不失掉原則地論個青紅皂白甚至為追求真理而獻身。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為一些非原則問題、雞毛蒜皮的問題爭得不亦樂乎,以至於非得決一雌雄才算罷休。越是這樣的人越對甘拜下風的瞧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