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啟蒙教育
孩子智力發育與品質培養
名人名言
以空言教人,不如以實行教人。
——史邁爾
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傳遞。
——威爾·柱蘭
教育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的債務。
——喬治·皮波迪
在小、中、大學所學的東西,並非教育本身,而是教育的手段。
——愛默生
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
——賽珍珠
天下未嚐無才也,作而成之,則才不可勝用矣。
——黃宗羲
嬰兒感知能力是怎樣發生的?科學實驗研究表明,嬰兒降生後,主要依靠由皮下中樞實現的無條件反射來保證它的內部器官和外部條件的最初適應。嬰兒的條件反射是在出生後兩周末左右開始出現的。
——[意]蒙台梭利
愛子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張履祥
當前,早期開發孩子智力已為社會、教師和家長所普遍重視。這本來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要孩子們將來能成為國家建設人才、社會的棟梁,沒有良好的智力發展是困難的。但是,一部分家長認為,隻要孩子智力好,將來就一定會有出息,一定會成大器。這種想法是片麵的。據研究者對1000名天才兒童(智力超常兒童)進行過追蹤研究。30年後發現其中30%的人並沒有什麼成就,原因不是在他們的智力方麵,而是這30%的人缺乏良好的個性品質。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品質優秀者,學習成績可以與智力較高者並駕齊驅;智力較高而非智力品質不良者,不能取得顯著的成就;即使智力較低者,也完全要以借助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獲得一定的成就。上述的事例說明,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成大器,不光是靠良好的智力因素。
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人幾乎都具備良好的個性品質。他們大多勤奮、專注、意誌堅強、毅力過人,有百折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進取心,有持之以恒的決心等等。例如,著名的盲人教育家海倫·凱勒,自幼雙目失明,但她競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名種語言,並終於成為聞名世界的教育家。同樣,家喻戶曉的大發明家愛迪生,曾經有過1000多次的失敗仍不灰心,最後終於發明了電燈。正是這種堅毅不拔的精神使他完成了1000多項科學發明,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愛迪生這種良好的個性品質從孩子時期就形成了。他小時候艱苦的生活磨煉了他的堅強意誌,而她母親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倫和愛迪生的事例告訴我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對事業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而從小形成了個性品質又對人一生的性格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使孩子日後能夠成才。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必須注重個性品質的培養,兩者不可偏廢。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孩子雖然有較好的智力,但由於家長對他們過分地嬌寵,他們普遍存在任性、自私、怕苦、怕困難等不良個性品質。作為孩子教育工作者、父母應加強教育,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個性品質,從小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人的個性包括很多方麵,但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自信心和意誌力。因此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理,使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科學點擊
發展孩子和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都是十分艱苦而細致的工作,需要教師、父母多方麵的合作,去克服各種困難。但隻要我們在思想上有正確的認識,經過大家努力是可以做好的。
建議
1.對膽小怕事,自信心較弱的孩子要多給予鼓勵,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委托他做一些經過努力就能做好的事情。使他從成功中得到中得到激勵。
2.生活中讓他們堅持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包辦代替,以利於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和意誌力。
3.當孩子在做某件事,因貪玩或怕困難而不想做時,應及時給予督促和鼓勵,使之能堅持把事情做完再玩。
4.在遊戲中讓孩子擔任某些他並不喜歡的角色,使他們的行為服從角色要求,以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5.在體育遊戲中,適當增加各種越障活動,鍛煉他們克服困難的意誌品質。
孩子語言能力培養
名人名言
教人使人,必先使有恥,又須養護其知恥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