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鬼道多艱(1 / 3)

李元霸兄弟情深,見及李世民愁眉苦臉的,義憤填膺,雙錘砸去案幾一角,怒道:“哪個頭一個說的此勞什麼君無戲言,二哥快告訴四弟,我非一錘活活砸扁了這家夥不可。”敖亮亮道:“秦始皇!”文成公主持不同的看法,“為什麼非得是秦始皇?”敖亮亮解釋道:“原因很簡單,他是第一個以皇帝自稱的,當然是第一個說君無戲言的。”李元霸問道:“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這家夥?”

敖亮亮道:“很久很久以前的鹹陽。”李元霸道:“大唐好似沒有叫鹹陽的地方。”“很久很久以前,你回得去嗎?傻弟弟!”萬年常青花好笑道:“魏征已帶人來了,好弟弟不得再行胡鬧,老老實實坐在姐姐身邊,隻能看,不能說!”李元霸立時沒了脾氣,雙錘往脖子上一掛,順從地道:“是,好弟弟聽姐姐的話。”

魏征將五國使臣領至慘遭砍了頭的觀景閣,每人分給一個同樣大小的珍珠,一條細線。“你們左手拿的叫九曲明珠,顧名思義,你們可以仔細看看手中的九曲明珠,它上麵有兩個孔,一個在正中間,一個則在一側,兩孔之間是相通的,卻又不是筆直相通,而是像山間的道路那樣,兩者之間是彎彎曲曲的,拿起你們右手的細線,從此孔入,至彼孔出,就算過了此關!”

五國使臣拿著軟軟的細線發愁,不住地試著以線穿孔,可沒一個能穿得過去的。文成公主暗罵五個人笨死了,這種遊戲她在家裏時常玩,她在替祿東讚著急,再簡單不過的東西,到了五國使臣頭上,成了天大的難題,情急生智,脫口叫道:“螞蟻,好大的一隻螞蟻。”敖亮亮東張西望,“在哪兒呢,我怎麼沒看見。”

萬年常青花白了文成公主一眼,心知肚明她在耍什麼把戲,“一閃一閃亮晶晶,不用找,那隻螞蟻是會隱形的,躲在文成妹妹的心裏,你是找不到的。”其他四國使臣全沒拿文成公主那聲叫當回事,仍在吃力不討好地硬穿硬塞,個個連急帶累的大汗淋漓。祿東讚留上了心,暗思蠻幹肯定行不通,對著太陽舉起九曲明珠看了看,螞蟻恰好能從中穿過,但若係上細線,則九曲明珠上的孔又嫌小了,螞蟻鑽不過去,應該找一種更細而又不容易斷的線替代,那麼什麼樣的線最合適呢?祿東讚習慣性地捋須苦想,胡須!對!就是它,又細又長,拔下一根扯扯即斷,不行,細度有餘,但韌性不足,進而又由須聯想到發,須發、須發,須和發是不分家的。照舊拔下一根試了試,還行,就是它了,“魏丞相,我需要一隻螞蟻、一點蜂蜜!”

魏征是這場考驗的主持者,依言給他尋了來。祿東讚將頭發一端係在螞蟻身上,蜂蜜置於九曲明珠的另一端,螞蟻嗅覺靈敏,祿東讚讓它隻能從孔中過去取食,經過四次指點調整它的方向,第五次螞蟻帶著頭發進入九曲明珠正中間的那個孔,這時不僅眾人在拭目以待螞蟻從另一偏孔爬出,另外四國使臣也都不知不覺中自己停了下來,加入到觀望的行列。時間在難熬中分秒流逝,在眾人焦急的等待下,偏孔終於露出螞蟻的兩隻觸角,眾人張口欲歡呼之際,那兩隻觸角又縮了回去,祿東讚往正孔吹了口氣,那隻螞蟻才翻著跟頭與眾見麵,“魏丞相,我成功了!”其餘四國使臣道:“細線還沒穿過去,你怎麼就成功了?”

祿東讚從正在貪吃蜂蜜的螞蟻身上解下頭發,另一頭係住細線,輕輕一拉,細線透孔而過,以實際行動回答了其餘四國使臣的質疑。魏征宣布首場考驗的結果,“第一場考驗,吐蕃使臣祿東讚勝出。”秦叔寶走上前去,“第二場由我主持,諸位使臣請往校場上看,這些都是從禦馬場裏精挑細選出來的好馬,分左右兩圈,每圈一百匹,一邊是母馬,一邊是馬駒,你們要做的就是將它們的母子關係辨認出來,以便使它們母子團聚。”其餘四國使臣都匆匆奔去校場辨認,獨祿東讚一動不動,文成公主急道:“你怎麼不去?”祿東讚以吐蕃最隆重最高貴的禮節向文成致謝道:“剛才承蒙公主刻意暗示,我才能得以勝出,希望公主能成為我吐蕃最受尊敬的讚蒙。”

文成公主欲蓋彌彰,“誰刻意提醒你了,剛才我是真的看見了一隻螞蟻,卻被你這瞎貓撞上了死耗子,給誤打誤撞個正著。”頓了頓,忍不住再次提醒道:“其餘四國使臣可是都去校場辨馬了。”祿東讚道:“不管怎麼說,我還是非常感謝公主——”

“你這人怎麼如此囉嗦,本公主早就說了,這事和本公主無關,少在這自作聰明拍馬屁,阿諛奉承的,告訴你,這沒用,本公主不吃這套,還是把你的聰明都用在正經事上,等闖過了關,你的國王,對了,你們那裏人叫讚普,才有一線希望。”文成公主生怕祿東讚暴露了她的此地無銀三百兩,自己偷了自己的三百兩銀子,唯恐別人不知道,插上個上麵寫有隔壁阿二不曾偷的木牌,除了她自己依舊掩耳盜鈴蒙在鼓裏,餘者入耳了然,祿東讚更是喜在心頭,離事成不遠矣,豈止如此,他也太過於謹慎了點,可以認定,文成公主已是吐蕃不久將來的讚蒙。

“多謝公主賜教,中原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其它四國使臣雖趕在了前麵,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已得手,此場考驗的是智慧,而非蠻幹!”文成公主但求自己將自己出賣幹淨,“看你一副誌在必得的樣子,像贏定了似的,不要誇誇其談將話說得太滿,用事實說話才能使人信服。”

祿東讚恭敬地道:“孰勝孰負待會便見分曉。”未幾,急急跑出的四國使臣又匆匆回來了,“我等黔驢技窮,束手無策,無從分辨。”秦叔寶道:“吐蕃使臣,就剩你了。”祿東讚充滿自信,“方法很簡單,但若要具體去實施,似乎就有點顯得過於殘忍,是以,隻可言來,不可付諸實施。”秦叔寶道:“你隻管道來你的良策,是對是錯本主持自有定論。”祿東讚道:“若欲辨認母馬和馬駒之間的母子關係,隻需暫時不給馬駒食草、飲水,一天之後,再將母馬、馬駒同時放出,大家就會看到母馬嘶叫,馬駒哀鳴,小馬駒一個個的跑向自己的母親那裏去吃奶,它們的母子關係由此得以辨認。”秦叔寶道:“第二場考驗,吐蕃使者勝出!”李世民必須多此一問,“其餘四位使臣可有異議?”四國使臣同聲道:“我等均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