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異獸蠃[luǒ]魚【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其中多黃貝①;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

嬴魚

鴦,見則其邑大水。

【注釋】

①黃貝:據古人說是一種甲蟲,肉如蝌蚪,但有頭也有尾巴。

【譯文】

邽山,蒙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黃貝;還有一種蠃魚,長著魚的身子卻有鳥的翅膀,發出的聲音像鴛鴦鳥鳴叫,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裏就會有水災。

2異獸孰湖

【原文】

崦嵫之山①,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麵蛇尾,嗜好舉人,名曰孰湖。

孰湖

【注釋】

①崦嵫之山:即崦嵫山,神話傳說是太陽落入的地方,山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淵。

【譯文】

崦嵫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是馬的身子而鳥的翅膀,人的麵孔而蛇的尾巴,很喜歡把人抱著舉起,名稱是孰湖。

3異獸窮奇

【原文】

窮奇

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嗥狗,是食人。

【譯文】

邽山,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長著刺蝟毛,名稱是窮奇,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吃人。

4異獸駁

【原文】

中曲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駁,是食虎豹,可以禦兵。

【譯文】

中曲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馬卻長著白身子和黑尾巴,一隻角,老虎的牙齒和爪子,發出的聲音如同擊鼓的響聲,名稱是駁,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飼養它可以避戰爭。

5冉遺魚

【原文】

冉遺魚

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①,可以禦凶。

【注釋】

①眯:夢魘。

【譯文】

英鞮山,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陵羊澤。水裏有很多冉遺魚,長著魚的身子蛇的頭和六隻腳,眼睛長長的像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覺不做惡夢,也可以辟凶邪之氣。長7厘米左右,背部一般黑色,腹部呈現朱紅色。

6異獸鵸鵌

(biéfū)

【原文】

鵸鵌

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服之使人不厭①,又可以禦凶。

【注釋】

①厭:通“魘”,夢中遇可怕的事而**、驚叫。

②鵸:特異、稀罕的鳥。鵌:路邊的鳥。通“塗”。“鵸鵌”在先秦時代不是鳥名,它表述的是“鳥的生態特征”,因之為名。

【譯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三個腦袋、六條尾巴並且喜歡嘻笑,名稱是鵸鵌,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惡夢,還可以辟凶邪之氣。

7異獸讙

【原文】

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奪百聲①,是可以禦凶,服之已癉②。

【注釋】

①奪:競取,爭取。這裏是超出,壓倒的意思。

②癉:通“疸”,即黃疸病。中醫將此病症分為穀疸、酒疸、黑疸、女勞疸、黃汗五種,認為是由濕熱造成的。

3讙:1.喧嘩。通"歡"。喜悅。

【譯文】

翼望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野貓,隻長著一隻眼睛卻是三條尾巴,名稱是讙,發出的聲音好像能賽過一百種動物的鳴叫,飼養它可以辟凶邪之氣,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黃疸病。

8神靈帝江

【原文】

帝江

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①,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②無麵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③。

【注釋】

①囊:袋子,口袋。

②渾敦:用“渾沌”,沒有具體的形狀。

③帝江:即帝鴻氏,據神話傳說也就是黃帝。

【譯文】

天山,山裏住著一個神,形貌像黃色口袋,發出的精光紅如火,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渾渾

沌沌沒有麵目,他卻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

9異獸天狗

【原文】

山海經異獸圖

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禦凶。

【種類】

1)諦聽:為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具有保護主人、驅邪避惡、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備通曉天地、廣開財路。諦聽原是一條白犬,這是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雄獅表智慧。

2)禍鬥:常指居住在南部的少數民族,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被看作不祥之兆。禍鬥原是一條黑犬,為流星碎片撞擊而生。

3)盤瓠:為佘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盤瓠原是一條五色花犬,曾幫助遠古高辛平定戎狄之亂。

【譯文】

陰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野貓卻是白腦袋,名稱是天狗,它發出的叫聲與“榴榴”的讀音相似,人飼養它可以辟凶邪之氣。

10異獸畢方

畢方

【原文】

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①,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②。

【注釋】

①畢方:傳說是樹木的精靈,形貌與鳥相似,青色羽毛,隻長著一隻腳,不吃五穀。又傳說是老父神,形狀像鳥,兩隻腳,一隻翅膀,常常銜著火到人家裏去製造火災。

②訛火:怪火,像野火那樣莫名其妙地燒起來。

【譯文】

章莪山,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鶴,但隻有一隻腳,紅色的斑紋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張白嘴巴,名稱是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裏就會發生怪火。

11異獸猙

【原文】

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曰猙。

【譯文】

章莪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到處是瑤、碧一類的美玉。山裏常常出現十分怪異的物象。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赤豹,長著五條尾巴和一隻角,發出的聲音如同敲擊石頭的響聲,名稱是猙。

12異獸勝遇

【原文】

勝遇

玉山,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鹿,見則其國大水。

【解釋】

勝遇1.古代傳說中的鳥名。

【譯文】

玉山,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野雞卻通身是紅色,名稱是勝遇,是吃魚類的,發出的聲音如同鹿在鳴叫,在哪個國家出現就會使那個國家發生水災。

13異獸狡

【原文】

玉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

【譯文】

玉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狗卻長著豹子的斑紋,頭上的角與牛角相似,名稱是狡,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在哪個國家出現就會使那個國家五穀豐登。

14西王母

【原文】

西王母

玉山①,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②,蓬發戴勝③,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注釋】

①玉山:據古人講,這座山遍布著玉石,所以叫做玉山。

②嘯:獸類長聲吼叫。

③勝:指玉勝,古時用玉製做的一種首飾。

【譯文】

玉山,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與人一樣,卻長著豹子一樣的尾巴和老虎一樣的牙齒而且喜好嘯叫,蓬鬆的頭發上戴著玉勝,是主管上天災厲和五刑殘殺之氣的。

15異獸鸞鳥

【原文】

鸞鳥

女床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翟①而五采文,名曰鸞鳥②,見則天下安寧。

【注釋】

①翟:一種有很長尾巴的野雞,形體也比一般的野雞要大些。

②鸞鳥:傳說中的一種鳥,屬於鳳凰一類。

【譯文】

女床山,山裏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野雞卻長著色彩斑斕的羽毛,名稱是鸞鳥,一出現天下就會安寧。

16異獸鸚鵡

【原文】

黃山,無草木,多竹箭。有鳥焉,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鸚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