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中國風景名勝(3)(1 / 3)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西接秦嶺,東迤大洪水,南接神農架,北臨丹江口水庫,山水相映,景觀奇特。山體為變質岩構成,主要由火山碎屑岩、雲母石英片岩及火山岸等組成,加上複雜多變的地形,使全山的自然景觀格外豐富多彩。山上植被豐茂,雨量豐沛,形成風韻各異的眾多風景點。進入其間,但見峰巒群立,山穀縱橫。72峰、36岩、2,4澗、11洞、3潭、9泉、10池、9井、10石、9台等風景勝跡,具有雄、奇、險、秀、幽、奧、曠等各種優美的形象,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有“一柱擎天”的美名。72峰有的如騰龍飛虯,有的似奔獅躍虎,有的似斧劈刀削,有的如箭鏃槍峰,有的如旌旗招展,有的似美女娉婷,千姿百態。主峰金頂在天柱峰巔,這一帶的雲母石英片岩在陽光下閃閃爍爍,更增添了武當金頂的神秘色彩。36岩以雄險著稱,24澗以幽秀馳名,11洞雲遮霧罩,3潭9泉10池9井10石9台等亦都玄妙怪異,各具特色。武當山的景點遍布全山,大體可以分為老營、太子坡、紫霄宮、五龍和金頂五個風景區。整個風景名勝區麵積240多平方公裏,遊程長達60公裏,宛如一幅瑰麗多彩的山水長卷,蔚為天下奇觀。

峰奇穀險,洞室幽邃、雲煙飄渺的自然環境,在崇尚自然,追求仙境的道教徒眼中,武當山無疑是理想的神異境界,據《太和山誌》載,自周康王以後3000年來,武當山一直是宗教活動場所,是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

修仙得道飛升之地。武當意為“非真武不足當之”。曆代道教名流,如周代尹喜、漢代陰長生、晉代謝允、唐代呂純陽、五代陳摶、宋代寂然子、元代張宗清、明代張三豐等,均在此修煉,遂成為著名的道教聖地。唐太宗李世民自稱是老子的後裔,推崇道教,貞觀年間便開始在靈應峰創建五龍洞。此後又建太乙、延昌、神威武公新廟等道教建築。宋元以來不斷增修擴建元末大部毀於兵火,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於永樂十年(1412)命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沭昕等督軍夫30餘萬人,在武當山大興土木,曆時12年,建成了擁有8宮、2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10祠的龐大的建築群。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又維修擴建成“五裏一庵、十裏一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宏偉建築體係,綿延70餘公裏。據史載,當時共有殿堂房屋2萬多問,建築麵積達160多萬平方米,規模之大,技藝之精,工程之艱,世所罕見。現在基本還保持著明代初年形成的建築體係,主要宮觀尚存金殿和太和、南岩、紫霄、五龍、遇真、玉虛等6宮,複真、元和2觀以及磨針井、玄嶽門等建築,各類神像、法器、經籍,亦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曆史價值。其中,紫霄宮和金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展旗峰下的紫霄宮為武當山8宮、2觀建築群的主體,建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是我國現存古代建築精華之一。木構建築、重簷九脊,翠瓦丹牆,鴟吻舌脊,脊中置寶瓶,九脊飾珍禽異獸,飛簷裝有飛龍2對,彩鳳4隻,額坊鬥棋藻井通飾花鳥、彩畫和八卦圖。整個建築飛金流碧,富麗輝煌。殿內供玉皇、靈官諸神,雕塑手法細膩,形象逼真。大殿前的碑亭內有兩座保存完好的巨大石龜碑雕,碑高10米,石龜長4米,寬2米,高3米,每座龜碑重達百噸。像這樣用完整的巨石雕製的石龜,為世上罕見的珍品。

金碧輝煌、璀璨無比的金殿建在天柱峰頂端,這是一座銅鑄鎏金台閣式的四坡重簷宮殿,殿高55米,寬58米,深42米。瓦椽棟梁門全係銅鑄卯合而成,無鑄鑿痕跡。外鎏赤金,重80多噸。脊飾珍禽異獸,是武當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築之一。殿內有真武大帝披發跣足豐姿魁偉的鎏金銅像,重達10噸,左右侍立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將,栩栩如生。雖經500多年風雨雷電侵蝕,金殿嶄新如初,熠熠生輝,實為我國古建築和鑄造工藝的一顆明珠。

走出金殿,憑欄遠眺,頓覺天地開闊,群峰蒼翠如屏,丹江水庫碧平如鏡,滔滔漢江宛如彩帶。淩晨觀日出,傍晚看雲海,遊人至此,儼然身居瑤台金闕,大有淩空出世之感。

武當山作為我國中部的道教名山,吸引著眾多香客,在武當周圍有著“朝武當”的風俗。每到農曆春三月或秋八月,武當山上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北峰又名雲台峰,三麵懸崖,峰頂平行如掌,狀若雲台,立有二坊,一書“雲台峰第一門”,一書“白雲仙境”。“白雲仙境”四字真實地描繪了北峰的別致景色,站在峰頂,白雲繚繞,就像騰雲駕霧一般。相傳北周武帝時,有道士焦道廣獨居北峰,常有三青鳥報未然之事,武帝親自去問道,並置雲台觀於峪口。北峰較低,但總館三峰,隻有一嶺南通,形勢十分險要。

中峰又名玉女峰,相傳曾有玉女白馬入峰間,或雲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弄玉,愛戀蕭史,二人私奔隱居於此。現有玉女洞、玉女洗頭盆和玉女梳妝台等。杜甫《望嶽》詩中就有“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的名句。

東峰又名朝陽峰,是淩晨觀日出的地方。每當天氣晴朗,黎明時站在東峰頂,隻見赤爍如金,初顯半輪,忽然全露,彩霞映峰巔,峰下仍漆黑如夜。約經六刻許,峰下漸明,黃河如在幾席間,景色十分絢麗。東峰東北有仙掌崖,崖側傳為河神巨靈的手掌跡。所謂關中八景中的“華嶽仙掌第一景”就是指此而言。衛卿叔搏台在峰頂東南隅另一孤峰上,相傳秦昭王曾與天神搏鬥於此。東峰南下又有一平頂小峰,上有鐵瓦亭一區,鐵棋枰枰,據說為衛叔卿圍棋處。或雲宋太祖趙匡胤曾與隱士陳傳對弈於此。通向下棋亭的道路,必須經過懸崖鐵索轉身直縋,極為驚險,膽怯者隻能遙望興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