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後記(1 / 1)

當初接到這一任務,出於對鄉土文化的別樣感情,不假思索,就朗然答應了,但是當真正進入了寫作階段的時候,這才發現民俗中的禁忌是一個何等寬泛而且細瑣的題目,尤其是甘肅民間禁忌方麵,既缺乏完整豐富的資料,也未經過前輩學者的係統梳理與研究,因此給筆者的寫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加之時間倉促,更是夜以繼日,連走在路上,腦子裏開小差想的都是禁忌問題。好在經過緊張而艱苦的勞作,總算將這部稚嫩得自己都感覺到不好意思的小書呈現在廣大讀者麵前,終於能夠為我省的文化建設工程添上一塊磚,加上一片瓦,以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想到這裏,才長噓出一口氣來。

禁忌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它可以說表現在人們日常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和角角落落,但卻很難說出它存在的道理和原因來。至於要追溯它的根源,那就更需要花費一番功夫了。提起甘肅,人們首先便會想到世界聞名的敦煌莫高窟,除此之外就是貧窮與落後。在今天商化現象十分嚴重的情形之下,人們會想當然地認為經濟落後生活貧窮的地區,其文化也是相當貧乏的,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恰恰相反,在這個相對貧困的地區卻蘊藏著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其中就包括了豐富多彩的民俗內容和相當古老的民俗遺存。在這本小書中,筆者雖然試圖盡可能地挖掘和闡釋存在並以各種各樣形式呈現在隴原大地上的禁忌民俗活動,但正由於人們常說的“五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因此這種民俗是無法以有限的篇幅能夠囊括殆盡的,隻能就普遍存在的現象略加討論,有些討論可能顯得外行,有些討論更是顯得不夠深入,這都是希望讀者朋友在閱讀過程中需要理解、諒解並加以修改完善的。在現今的民俗學術研究中,關於禁忌方麵的專著論文不少,但是就甘肅民俗中的禁忌現象,文字資料還相當有限,對此的係統論述就顯得相對薄弱,本書若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斯無憾矣。

在本書寫作中,筆者參考了國內外一些著名前輩學者和當代學者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除行文中特別注明的以外,在此一並致以感謝!同時也感謝為本書寫作提供了各種幫助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