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朝五十三年,新帝登基,改年號大厲。
先帝朱明基共五子,當今皇帝排行老三,繼位前封晉王。晉王名朱洛揚,年二十有四,先帝寵妃盧氏之子,兵部侍郎盧正的外孫。先帝寵晉王,生前多次動議立為太子,以右丞相諸葛銘為首的數十位大臣強烈反對。
諸葛銘義正言辭,古往今來,立長不立幼,傳嫡不傳庶,大皇子朱洛辰乃皇後嫡子,理應入駐東宮。先帝怒,削諸葛銘官職,回鄉養老。諸葛銘乃三朝元老,東朝初建時有從龍之功。諸葛銘離京後,朝中老臣人心動蕩。
盧氏跪求先帝,立皇長子為太子。先帝性執拗,太子之位懸而未決,埋下建朝以來最大的禍端。
東朝五十三年,先帝駕崩。晉王和皇長子展開皇位爭奪,二皇子、四皇子追隨大皇子,五皇子擁護晉王,雙方勢均力敵,兵戎相見,大戰持續月餘,晉王險勝,皇長子、二皇子、四皇子以謀反罪斬首於午門外。支持皇長子的大臣悉數獲罪,或誅九族,或發配邊疆,永生永世不得回京。
晉王登基後,東朝災難不斷。大厲元年,北方八州天花蔓延,數萬人喪生;大厲二年,雁門關將領叛變投敵,東朝損失數萬兵馬;大厲三年,南方五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災,樹木、糧食枯死者眾。大皇子餘黨勢力趁機興風做亂,百姓人人自危。
民間瘋傳,晉王以三子之身坐龍椅,違背天意,上天動怒,要報複東朝。百餘大臣聯合上書,懇請聖上派人賑災,平複謠言,以免人心動蕩,帶來更大的浩劫。朱洛揚龍顏大怒,派吏部尚書歐陽震霆趕往南方,開倉賑災,解百姓之苦。另派左丞相曾增遠徹查謠言一案。
“淼淼,你醒醒,你怎麼忍心丟下娘。”衡州城北,王家莊。烈日下,一位中年婦人抱著一具女孩屍體哭天搶地。那婦人三十歲光景,身著粗布衣衫,一雙桃花眼,瓜子臉,發髻梳得整整齊齊,耳垂上懸掛著銀白色耳墜。
“龍家娘子,節哀。這年頭,誰家不死幾個人。我們家老頭子前日餓暈了頭,抓起樹皮就啃,那樹皮偏偏遭了蟲,要了老命;張家娘子今早被人發現,餓死在床頭,可憐了那剛出生的嬰孩,嗷嗷待哺……”
“咱們王家莊數百人,死的死,逃的逃,剩下不到一小半。”
“平時不能挺能幹嗎?**人的手段哪去了,就知道哭。”也有人對龍家娘子一陣詆毀。自打她搬進王家莊,哪家男人沒多看她兩眼。別說,她那身段,那容貌,真真是十裏挑一。
莊上,從來不缺看熱鬧的人。如今土地皸裂,烈日炎炎,無所事事,瞧熱鬧成了最大的消遣。那龍家娘子自顧自地幹嚎著,邊哭邊拍打地麵,一時間黃土飛揚。瞧熱鬧的一看,這竟是沒完沒了的架勢,紛紛轉身回家。
龍家娘子越想越氣,使勁掐了掐龍淼淼冰冷的屍體。龍淼淼是她下半輩子的指望,辛辛苦苦撫養她長大成人,眼看著就要嫁入豪門了,竟稀裏糊塗掉水裏,溺水而亡。
說來也奇怪,河水都快見底了,怎麼就淹死個大活人?那河原本不小,往年水流淙淙,魚蝦撒歡,今年遭了旱,河水一天天枯竭,裸露出河床。那條河能夠淹死人,說出去誰信?但偏偏就發生了,龍家娘子親眼目睹了這一經過。
半個時辰前,龍淼淼口渴,想喝水。“家裏早就沒水了,去河裏喝。”龍家娘子沒好氣地嗬斥。這丫頭不過餓了半日,竟躺在床上不肯起,難不成等著自己去伺候。經她這麼一嗬斥,龍淼淼起身搖搖晃晃地朝河邊走去,一個沒站穩,被鵝卵石絆倒,那臉不偏不倚恰好摔在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