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嶗山行(2 / 3)

嶗山之名,在於它的曆史悠久,尤其是古老的道教文化,這裏也是道教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李鴻菘和衛大師見嶗山上煙雲環繞的光景,也是不由感歎,簡直是人間仙境。

三人打聽清楚了進山路線以後,立刻進入了山中。

路上,張小峰對李鴻菘和衛大師道:“兩位大叔可曾聽過關於嶗山道士的傳說?”

衛大師和李鴻菘搖頭,願聞其詳。

張小峰一邊走著一邊給二人講了起來。

說古代即墨縣裏有個姓王的書生,是官宦之家的子弟,從小就羨慕玄學道法之術。他聽人說,嶗山上麵仙人很多,於是便背上行李,到嶗山之上尋仙訪道。

等這位王生登上一座山頂之後,便看見了一所道觀,四周樹林環繞,顯得非常幽靜。進入道觀中後,見到有一個道士坐在蒲團上,白發蒼蒼,已經垂到了衣領上,正所謂鶴發童顏,鬢眉垂肩。

王生上前行禮並與那位老道士交談起來,覺得道士講的道理非常玄妙。於是,王生請求老道士收他為徒。

老道士說:“修行之人,要肯吃苦。恐怕你這位公子嬌氣懶惰慣了,不能吃苦。”

王生立刻回答說:“我能吃苦!”

就這樣,老道士也應允了。傍晚的時候,其他的弟子們也都回來了,大家集攏在一起。王生一一向他們行過見麵禮,如此便留在了道觀中。

次日淩晨,天還未亮,王生就被其他人叫醒,然後交給他一把斧頭,讓他隨眾弟子一起上山去砍柴。王生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不僅如此,以後每一日,王生都會跟著弟子們大早上的就到山上去砍柴。

如此往複,一個月之後,王生的手腳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他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苦累,便動了回家的念頭。

這一天傍晚,他回到了觀裏,看見有兩個客人正與師傅共坐飲酒。

天已經晚了,觀中還沒有點上燈燭。王生本想去替他們掌上燈,卻見師父一擺手,然後取出一張白紙,剪了一麵像鏡子形狀的“圓餅”,貼在牆了。

不到一會兒後,令王生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

隻見,那個“圓餅”竟然變成一輪明月從牆上“蹦出來”,照亮了室內。

師傅又讓弟子們過來一起聚會喝酒。

一位客人說:“良宵美景,其樂無窮,不能不共同享受。”

然後,他從桌上拿起酒壺,把酒分賞給眾弟子,並且囑咐可以盡情地暢飲。

王生心裏想,這十幾個人,一壺酒怎麼能夠喝的呢?

其他弟子卻不管這些,各個尋杯覓碗,爭先搶喝,惟恐壺裏的酒幹了。

然而眾人往來不斷地倒,王生心裏卻非常地納悶。等他接過酒壺一看,那壺裏的酒竟一點兒也不少!

又過了一會兒,另一位客人說:“承蒙師兄賜給我們月光來照明。不過,這樣飲酒未免還是有些寂寞,何不就此從月亮上把嫦娥叫來一起共飲呢?”

王生一邊喝酒吃菜,一邊在心裏暗想,這位一定是喝高了,都開始說胡話了。

可令王生沒有想到的是,隻見那位把筷子向那個“月亮”上一丟。不消片刻,隻見一個超凡脫俗的美女,從那個“月亮”上慢慢地飄出,起初不到一尺大小,可是等落到地上,便和平常人一樣了。

王生看得目瞪口呆,如此美女,人間哪裏會有,當真是仙女下凡啊!

隻見那位“嫦娥”略帶幽怨地說道:“老神仙啊!你自己回到人間,卻為什麼把我留在了廣寒宮!”

隨後,那“嫦娥”翩翩起舞,又跳又唱,歌聲清脆悠揚,美妙異常。唱完歌後,盤旋著飄然而起,跳到了桌子上。大家驚奇地湊到跟前觀望,卻隻見桌上隻有一雙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