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永壽宮巨景(2 / 2)

院內,沿著四方廊道,修建了一條四方的護院河,三米的河麵寬,正東河麵上,修建了三座石雕瞧,就如天安門前的那金水橋一般無二,其上巨龍雕刻,兩側是天地玄黃的三十二根,成年人都無法懷抱的九龍柱,這預示著真龍祈天之意。

護院河隻到了永壽宮的中軸線上便完成了四方,因為中間是方圓一裏的廣場,西麵就是一座巨大的宮殿群,九十九步台階的地基上,是九門開的一座雄壯的高殿,雖然隻有一層,但卻不下於五層的樓高,中牌匾上篆刻著碩大的三個大字:永壽宮。

九十九步的台階,剛好三十三米,不多不少,剛好一米三步台階,可謂花費能工巧匠無數的心血,真命天子所居之地,哪怕是寢宮都要顯得莊重威嚴。

永壽宮後麵,就是一座四方院中的四方院,其內亭台水榭,花香鳥語,水中魚兒無數。

姬弘的居所本是那四方院中,可是姬弘自打進入了永壽宮大殿,就喜歡上了這裏,那高大的空間,巨大的房梁,處處透著大巧不工,姬弘就喜歡上了這裏,便把床房搬到了大殿的大屏風之後,自己就在這屏風前的殿中央辦公,這裏同樣有九步台階,龍椅龍桌,那高大五丈餘的屏風上,鎏金的雕刻在夜晚顯得更加煜煜生輝,曆史上其他的皇帝,都喜歡雕刻一些圖案,但姬弘這屏風上,卻雕刻的全是篆體字,其上一分為二,一篇是治國篇、一篇是行武篇,全是姬弘自己所寫,他希望這枚屏風永遠激勵著自己,激勵著他日後的每一位繼承人。

這裏簡直就是一個超大型的書房,都是姬家郡從關中各世家門閥手中收來的古典著作,那龐大的竹簡群,將這裏的厚重感凸顯十分強烈。

姬弘哪怕搬到這主殿居住,但範蠡安排的侍從哪裏真敢如此在屏風後搭上床房,而是在期內修建了一座房中房。

整個永壽宮燈火通明,哪怕真正居住的也就姬弘一人,帶上下人,也不過一百之數。姬弘怕黑,這個時代沒有電燈,姬弘就讓範蠡,將永壽宮裝上一千根鬆油燈台,軍事用途的那種,這直徑半米的送油燈台,一千根的數量,足矣讓永壽宮恍如白晝。

永壽宮的大門是敞開著的,哪怕姬弘穿著厚厚的衣裝,還是顯得清冷,姬弘停下手中的毛筆,走出中庭,走出大殿,來到宮殿的白玉石圍欄邊。

姬弘伸出自己的手,捕捉著天空中的飄雪,可惜,沒有讓他抓住的,那怕是剛落手,就融化了,他就這般沿著石台階走著,看著風雪落地,要給永壽宮披上銀裝素裹,明日就要召開英雄會了,他頓時思緒紛飛,雖然具體的事情是由薑尚、申包胥、範蠡他們安排,但難免還會有有所遺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