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項工作做完,兩支機械臂這才將熱核彈收回,放置在裝甲車內部,並用支架牢牢的將其固定。

之後,裝甲車又恢複原先的狀態,全身被漆黑包裹,再次啟動,走出倉庫。

“首長,剛剛裝甲車在展開的時候,隻有一瞬間能用雷達監測到,而它全部展開,雷達同樣也沒有任何反應。不同於表麵的隱身材料塗裝,它的內部空間,應該是被一種類似磁場的東西包裹,而這種東西能夠吸收雷達發出的雷達波。”電子偵察營營長很肯定的說道,作為清華大學畢業的博士生,對於他本專業的東西,他有著一種天生的敏感。

太強大了,這台裝甲車的科技太強大了,這樣的裝備,他們首都軍區必須要裝備。他已經決定了,立刻,馬上,讓國家給他們首都軍區裝備這種裝甲車。

就在渤海中的陳亮觀看了全部的過程,對於這台多功能裝甲運輸車的表現,他還是比較滿意的。做完這一切後,陳亮直接給大長老打去電話,告訴他自己這邊已經完成,需要運到什麼地方。

大長老自然是看到了全部過程,隻是沒有陳亮看的那麼清晰。對於這台奇怪的車輛,大長老的感覺隻是很先進,超乎尋常的先進。他也眼熱,也想著扣下這台車子,讓他們研究。但是很快打消了這個主意,衝動是魔鬼,若真這麼做了,必然得罪了陳亮。怎麼說人家也是幫國家的忙,你這麼做,就不地道了。關於這台車,完全可以和陳亮洽談,然後購買。

告訴陳亮一個距離首都比較近的秘密基地,裝甲車在軍方的帶領下,朝著基地走去。

這場幾乎威脅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件也算結束了,不過因此導致的大演習還在繼續,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應對突發事件的行動力和執行力。雖然演習還沒有結束,但已經暴漏出太多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避難場所,在這次的大演習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紕漏,而且有數個避難所暴漏出豆腐渣工程,這件事必須得嚴格處理。還有一些地方官員,對於中央的命令,陽奉陰違,明明中央已經下達最高命令,但某些地方官員,居然不當回事了,依舊該做什麼還做什麼,甚至在發生這種事的時候。一把手居然不在現場,整個轄區都找不到人。

裝甲車在山區一個秘密基地停下,將東西放下。然後就沒有下文了,通過傳輸過來的畫麵,似乎這隻是一個軍事訓練基地,並不是科研基地。陳亮沒有多問,他已經想到,自己到底是個外人,國家自然不能把它的核試驗基地暴漏給自己。

想通了這點,裝甲車在眾人不舍中,緩緩的離開。事實上,對於裝甲車的離開,國家還是很關注的,尤其是劉誌異,他希望通過跟蹤裝甲車,然後發現更多的關於fj組織的情報。

但似乎他想的有點簡單,裝甲車雖然在雷達上檢測不到,他派去跟蹤的人跟了一段路程後。裝甲車直接進入海河,隨後消失在河底。

事實上,進入海河,劉誌異還立馬尋找其他的水下設備跟蹤裝甲車。但陳亮如何能讓他如意,有些秘密還是少知道點為好。所以在進入海河後,裝甲車立馬褪去它的皮膚,恢複了登陸艇的模樣,並且迅速的離開現場。

采礦船收回登陸艇,陳亮給大長老發了一條短信,內容很簡單:物流費用:20億,誠惠!

陳亮不知道大長老那邊收到這條短信後,氣的有些吹胡子瞪眼。一個勁兒的罵陳亮欺人太甚,這件事純粹是他搞出來的,他還好意思問國家要錢。

緊急從歐洲趕回來的二長老,看見大長老的不冷靜,勸慰道:“算了,20億就20億,相對來說,這次的事情我們是賺大了。雖然這場所謂大演習,搞得有些大,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也很大。但最起碼我們發現了不少問題,以前我們下不了決定,正好利用這次的事情,可以處理一些問題。從長遠角度來看,對我國都有著重大意義。”

其實二長老也心疼的滴血,這場大演習,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經濟損失達到兩千億人民幣,這可都是可以避免的損失,但就因為陳亮一個無意舉動,造成了這一切。但他又能說什麼,這些損失的錢還好說,但事後處理各種問題,就足夠他這個政府一把手頭疼了。但這些其實都不算什麼,最主要的還是陳亮,從這件事上暴露出更多的東西,就足夠他們認真對待了。

華國突然間進行空前規模的軍民聯合軍事演習,徹底震驚了全世界。

各國政府怎麼看待這件事,普通民眾不得而知。但是當天下午的晚報及相關新聞,已經滿篇幅的開始報道這件事。

“假設你所在的城市即將遭遇核彈襲擊,且有一個小時的預警時間,你會怎麼做?”

這幾乎是全世界媒體向人們提出的問題,你是否還記得六七十年代,在冷戰對峙的最嚴重時刻。幾乎全世界都在教授民眾,如何做到三防。

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

這麼多年了,還有多少人記得,如果遇到這些突發事件時,應當如何正確的應對。

事實上,幾乎全世界都忘記了這三防。因為自紅俄解體,冷戰結束。全世界最為嚴重的核訛詐幾乎不怎麼見到了,而新的國際秩序甚至提出嚴禁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這三防所有防備的武器攻擊,全部都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一般情況下。也沒有什麼國家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使用這些武器。

而為了應對新的世界秩序,國際社會普遍提出了新的三防。其一。防精確製導打擊;其二,防電子幹擾;其三,防偵察監視。但這新的三防,似乎和普通民眾的距離已經遙遠了,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下,已經忘去了戰爭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