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我想抓住青春的尾巴(1 / 2)

這是一個溫暖的春夜,細雨霏霏的江邊很空很靜,沿岸的燈火映在水麵,散發出一種淒清的美麗。我佇立著,想到了自己正如緩緩的江水一點一點逝去的青春。

十年前,我從某名牌大學畢業,來到了一家地方美術出版社工作。我求職的經曆並不順利,可以說在得到這份工作之前,社會已向我展示了殘酷的一麵。但我又是幸運的,在一位素昧平生的副總編的幫助下,沒有一丁點兒關係的外地的我很輕鬆地進入了令許多人眼熱的單位。後來這位副總編告訴我:

“知道我為什麼幫你嗎?因為你的眼睛很大很明亮,閃現出理想的光彩,我被打動了。”

曾經在烈日下跑了一家又一家單位的我沒想到事情的解決竟如此簡單,我很感激這位副總編細致的眼力,暗下決心要成就一番事業。

但現實粉碎了我的願望。由於人事變動,在發行科呆了不到三個月,我被安排到總編室,負責宣傳圖書、統計資料、照編輯們的單子開稿酬以及雜雜碎碎的編務工作。這些事情在年輕的我看來,過於簡單並且毫無創意,處理完分內的工作,我總在剩餘的空閑裏不知所措。看看周圍的同事,沒幾個忙的,不是拖拖拉拉地做事,就是嘻嘻哈哈地閑聊,不過他們都很習慣這種狀態。初入社會,我以為世界應該是分明的,很不習慣這種鬆鬆垮垮的狀況,也不喜歡公事私事混淆。慢慢地我發現大家常常有章不循,經常是出了問題才著急。而周圍的同齡人大都是本係統的子弟,高考不上線去讀讀夜校、函授之類的就來到了這裏,混日子的思想比較嚴重。領導奉行的是所謂“溫情管理”,由此而來的後果是不講原則,獎懲不明,常常被某些自私的人所利用,這時時傷及老實人的心。

文化在這個文化單位並不重要,靠出教材已足夠百來口人過得優哉遊哉。幼稚單純的我不知道掩飾自己的好惡,也不太拘於小節,一年後,有人給我的評價是“清高”、“好像誰委屈了她一樣”。

有一次書展,我負責帶領七八個人宣傳和銷售本社圖書。天氣很熱,讀者眾多,我們早出晚歸,輪流上陣,站得腰酸腿疼,講得口幹舌燥,非常辛苦。作為負責人,我還要細細核對賬目,清點金額,每天忙到三更半夜。書展結束時,大夥兒吵嚷著要去這座旅遊城市的海邊放鬆放鬆,我想到公家的錢不能亂花,就沒答應,為此我沒少挨別人背後罵“死腦筋”。回到社裏,有天吃工作餐,一位編輯誇我這次書展很賣力,沒想到在座的副社長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她應該做的。”這句話冷透了我的心,為什麼上司對待下級的積極是這樣一種態度呢?我不理解,但我突然明白了別人罵我“死腦筋”,真不是瞎說。

在這種上進沒有鼓勵、違規十分平常的環境裏,我終於隨波逐流。隻是十幾年求學生涯養成的不甘落後、珍惜時光、認真嚴謹的習慣仍時不時地讓我難受。眼睜睜地看著青春被閑拋閑擲,焦灼又無奈。多少次,凝望著窗外生機勃勃的美景,想不通人生為什麼卻這麼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