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男,1968年,溫州製造。出品人:父—楊之霖,母—鮑巾雄。出生時質量優等。父親出生於資本家家庭,母親出生於貧農家庭。她們相識於特殊時期時期,在溫州製藥廠冼刷藥瓶時刷出了愛情的火花,不顧長輩的反對,為了愛情,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在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困境下,毅然去革委會領取了一張光榮的獎狀走到了一起。從此開始了她們在革命浪潮中乘風不破浪的艱難歲月。由於不被祝福,生活一直很累。不過他們用愛這件利器過關斬將,一路前行,直到造人成功,用她們堅忍樂觀的生活態度給她們的第一件作品取名為楊帆,喻意為揚帆前進,向幸福出發。父親是一個說得很少做事很多沉寂如山的忠厚男人因為出身成分吃了許多苦,但為人非常樂觀,愛幫助人。母親從小腳有殘疾,為人極度自卑帶給她極度自尊,好勝心特強。由於持家過於艱苦。在三個子女相繼成家立業後不久雙雙患癌症離開人世,兩個人一起攜手走了四十多年,也沒過多少好日子。再來說說楊帆的成長故事,如果說人生歲月是一個大茶壺,那麼楊帆的階段性歲月就是一個個杯具(悲劇)。
二小學生時代
1975年,很開心,背上了書包,可以交很多朋友了。母親是一位才女,,喜好詩歌和古文化,每一個旭日初升的晨曉,每一個暮色低垂的黃昏,在溫州滄滄河巷的一個老宅院裏,嚴厲的母親成了啟蒙老師。陪著一起吟誦詩詞歌賦,講一些人間泠曖的故事,傳授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楊帆雖然不是很懂,但在知書達禮的母親嚴厲地管教下,楊帆也愛上了書墨香,特別是四大名著,在小學未畢業時就己了然於胸,上天或許很公平,有一個這麼優秀的母親,同時也安排了一個平凡的父親。童年的日子非常清苦,甴於父親的資產階級色彩還要戴高帽挨批,生性開朗的父親變得有些木訥異常地老實巴交,使得這個家在大雜院裏受盡欺淩。那時候,每當楊帆從學校回來,總會聽到母親對父親無休止的數落抱怨。因為家庭生活的清苦沉重,以及鄰居的欺辱和白眼,小時候的楊帆特別乖巧,在家會幹所有家務,還要照顧兩個尚未上學的弟妹,在學校也很優秀,老師也很器重他。不過童年的歲月並不如意,十歲時發生的一件事讓他留下了痛苦記憶永久的烙印。一天下午放學回家,象往常一樣一頭紮進自家的小院,咀裏還在喊叫著:爸爸,隻見院子一片火光,就己陷身火海。父親慌神之下手足無措,隻是出於本能用手拍打楊帆身上的火苗,楊帆也大叫:扔到水缸裏,一會兒工夫,頭發燒沒了,衣服焦了。後來有人用棉被捂滅了火,才算結束了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事情是這樣的:父親從單位裏帶了幾瓶工業酒精,準備在自家小院滅殺一些小蟲蟻,湊巧我剛好這時候進去,父親手上的火柴一扔,火焰一起,酒精啊!水都澆不滅。這一場火災下來,在醫院裏躺了整整一學期,差點休學。據母親述說,在118醫院住院治療時,一張瞼就像快被吹爆的氣球,裏麵全是水。由於當時的醫療技術和衛生環境都還很落後,怕雙手會搔撓皮膚,院方做了一個鐵籠把身體部分全部罩在籠裏,隻留頭部在外供呼吸。而雙手銬在了籠子上開的兩個小窗口,防止抓傷。細心而寡言的父親每天要幫忙作無數次的翻身,聽母親說父親在人前總是極力掩飾自己的悲傷,卻在自家小院起火點獨自嚎啕大哭。對於這段父愛,楊帆也是在多少年以後自己為人父後才懂得這其間不可言說的深深的父愛之情。六個月過後,由於昂貴的醫療費,對一個雙職工家庭來說實在是難以承受,在沒有治愈的情況下,也隻能無奈地出院了,留下一身的疤痕,特別是右瞼頰上一個紅得滴血的疤痕給以後的成長留下了不少的陰影。小小年紀的楊帆,就遭受了病痛的折磨,背負了來自窮苦家庭的沉重,他即要在家裏做個乖兒,又要在學校做個好學生。正因為這樣,理下了多愁善感的種子。出人頭地的意願特別強烈,隻是造化弄人,誰又曾想,在往後的成長歲月裏,還有無數杯具盛滿苦澀,等他飲下。一個人或平庸,或絢麗,或歡欣,或悲涼。從一降落人世起,生命的曆冊上早已寫好。不必歎紅顏多薄命,英雄多桀運。無論你是金枝玉葉,還是販夫走卒,我們都會被世俗煙火熏染,被渾濁世態侵蝕。隻是心靈深處總有一個角落潔淨如初,美好如昨,青澀少年時的餳帆又會與哪些人邂逅,一段情緣又係在何處,隨著曆史長河地緩緩流過,小學生時代己成為搖曳在楊帆心中永遠的一道風景。
三青澀少年
在中國大地改革春風勁吹的80年代,楊帆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了溫州十中初中,報到頭一天被教英語的班主任洪姓女教師委任為班長。洪老師是一位二十左右剛步出校門的師範生,人長得漂亮,身材苗條,唇紅齒白,兩條垂在臀部的長辯一擺一甩喜歡美女的男老師好色的男生掉一地的眼珠子。她非常喜愛楊帆這個乘學生,私底下經常給楊帆開小灶傳授絕活,而楊帆也很爭氣,學習成績非常優秀,還拿到了獎學金,錢不多—8.9元,也已讓父母親高興了好久,逢人便講。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我三兄妹一個月零花錢總和也不夠一元。這使楊帆知道用知識也可以賺錢,他一如繼往地努力,非常享受讀書帶來的感:官亭受和虛榮心的滿足。隻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打擊了他,變《得消沉,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還成了老師眼中的不良學生。一天下午放學的路上被一鄰桌的同學彭偉明叫住,一同去了偉明平常愛去的一個大雜院跟一些高年級和社會另外一些不良青年打牌九賭錢,先是一毛兩毛地押,隨著錢越輸越多,押注也越來越大,後來破確玻摔,竟然孤注一擲,輸個精光才罷手,兩個人垂頭喪氣地走出大雜院,才如夢初醒,家是不敢回了,兩個人把明天要上交的56位同學每人五毛共28元的班會費也輸出去了。兩個人在馬路邊商討到夜晚隻差去偷去搶了,後來實在無良策,隻好去找另外兩個死黨求助,還好其中一位叫潘永東的同學仗義,決定去拿他外婆的金銀首飾換錢以度難關。四人連夜出發,也不敢跟家人招呼。因為他外婆家在溫州鄉下一座大山山嶴的一個古老的村落裏,四個十歲的小毛孩連著翻越兩座大山,於第二天黃昏時到達目的地,一路上風景優美也不懂駐足欣賞,到時精疲力盡,象一團鼻涕癱軟在地上,連點心碗也拿不住,在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後的楊帆早上從潘永東同學手裏接下一個藍色舊布包,入手時的沉甸甸讓他差點掉下淚來。寫到這裏特別堤一句,賈曉,潘永東兩人巳三十年未見麵,目前可安好?挺念的。彭偉明同學的行蹤我是知的,闖蕩社會多年,其間入獄N次,一直混不出頭,目前患抑鬱症靜養。四人年少無知,在山野田間盡情玩耍,殊不知溫州這邊,二天不見孩子,四個家庭炸開了鍋,學校裏都準備報警了。第三天,四人帶著一大包的金銀首飾終於下山了,由彭偉明和潘永東兩個人把這包沉沉的金銀飾品拿到溫州五馬街一飾品店不知變買了多少錢?我拿著30元錢,想到的是:終於可以回家了。根本沒有想到回家以後會有這麼多的眼淚讓我見到這些錢對一個家庭帶來的沉重負擔。離家越來越近,隻見四個家庭的家長齊聚在揚帆家大院門口正焦急地議論著什麼,看到我們,偉明的父親怒氣衝衝地一把抓住偉明就是一頓猛打,而永東的媽淚流滿麵,一邊呼天喊地,一邊捶胸頓足,那氣勢有些誇張。隻有楊帆父親最和氣,挽著楊帆肩膀說:餓了吧,回家洗個澡就吃飯。回家後,脫光了剛剛想在澡盆裏洗澡,隻見父親手拿竹子做的晾衣架惡狠狠地說:先給我好好交代清楚,不把你扁個稀巴爛,不解心頭氣。想不到啊!老實如此的父親玩起陰的也好有智慧,要知道,脫光了被揍,可是拍拍到肉啊!楊帆被揍得雞飛狗跳,後來在母親的圓場之下才逃過一劫。晚上,偉明母親就如何妥善解決此事的賠錢事項與母親兩人眼淚一把,鼻涕一把,情緒十分激動。逃學這件事動靜太大,楊帆被解除了班長一職,並在全班同學麵前畫地為牢站立一節課。此事的負麵|影響繼續發酵,以前把學校當快樂天堂的楊帆開始厭學,也不再是老師1眼中的尖子生,一起翻山越嶺的四個人建立了深深的友情,成了死黨的同時也一起墮落成劣跡斑斑的差生,而隨著青春期期的到來,楊帆臉上的紅色印記讓他略顯/自卑,再加上班會費事件的刺激,而來自老師和同學各種各樣的冷落和白眼,這一切都成為楊帆日後自暴自棄的源頭,成了彭偉明混混|團的一員,為他們藏匿刀刃,與他們一起去溫州的幾座山上鑽墓穴盜陪葬品,在溫州的大街小巷,恣意行惡,欺淩弱小,正當楊帆在歪道上越行越遠,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之際,是來自新班主任曆史老師的無數次家訪和幾次師生間平靜而又平等的交流,刺激了楊帆的強烈的自尊讓一貫自重自強的楊帆重回正軌,可見信任和鼓勵的力量之大。中學時光就像是在打盹中度過,日後每每在不盡如意的日子裏憶起這一段不堪回首的時光還是如此的真實,仿佛就是昨天,隻是己讓人無法自如地把握,生命是真實的,命運也不會同你戲謔,一個瘦弱的人,歲月可以可以把他鍛打成強壯。由於醒悟得及時,楊帆憑他的聰穎天資,在墮落地揮霍了兩年的時光後,仍然有驚無險地考上了高中。這一段青澀往事,也許是生命中不堪回望的一道風景,但仍是楊帆魂牽夢縈的所係之地。不需任何理由,他的一生必定是有因|果的。楊帆一邊被父輩詩意含蓄的情懷滋養,一邊又被溫州城各種物欲橫行的故事侵襲,他是一個有夢之人,卻在凡塵路上沉迷不醒。多年後,當他在電網高牆內遙想故園時終於明白,這些年的農田耕作,早在中學時期便己有留下伏筆。每個哭著降臨人間的嬰兒,帶給親人無盡喜悅,而每個含笑離開塵世的人,帶給親人是永遠的痛。隻是每個人以不同的身姿立於人世,或高調或低潮,或卑微,或華麗,一路行來,總會被暗示人生結局的故事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