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為什麼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應模範遵守和嚴格執行黨員權利保障方麵的規定?

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應模範遵守和嚴格執行黨員權利保障方麵的規定;充分尊重和關心黨員權利,重視處理和解決黨員權利保障方麵的實際問題;采取切實措施抓好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黨員權利保障工作的落實。”

條例規定的再好,如果不能在實踐中貫徹落實,就隻能是紙上談兵。所有黨員都有義務、有責任自覺遵守、嚴格執行。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務必要有清醒的認識,增強時代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把貫徹執行條例作為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對照條例的規定檢查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事求是地製定工作的措施,確保條例的貫徹落實。貫徹落實條例要抓重點,一是重點對象,二是重點內容。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重點內容是依法執政、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保障黨員權利,實踐充分證明,家長製、一言堂總是以侵犯黨員民主權利為前提的。”以權力壓製權利”人治的慣用伎倆。貫徹執行條例,就應當抓住黨內民主這個根本,引導、保護和發揮全體黨員的積極性,以發展黨內民主來保證黨員權利的實踐。

74保障黨員權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要職責的含義是什麼?

保障黨員權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要職責。對於在保障黨員權利方麵的失職、瀆職的,按照規定追究有關責任者的責任。

黨的各級組織必須維護黨員權利保障方麵的方針、政策和黨內法規。對於違犯者,必須依照規定嚴肅處理,不得姑息遷就。拒不執行黨中央關於黨員權利保障方麵重大方針、政策,或者作出與中央方針、政策相違背的決定的,對直接責任者,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在重大問題上,下級黨組織拒不執行上級黨組織決定的,對主要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的規定》(1998年11月21日)對檢舉控告人、證明人打擊報複的,給予負直接領導責任的主管人員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75對侵犯黨員權利行為的處理有哪些內容?

對侵犯黨員權利行為的黨員,其所在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可以采取責令停止侵權行為、責令賠禮道歉、責令作出檢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等方式給予處理;情節嚴重的,按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

1、六種非黨紀處分。包括責令停止侵權行為、責令賠禮道歉、責令作出檢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等。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是指由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其正在實施的侵權行為,采取相關措施使其侵權行為不能繼續進行,這是黨員權利的及時保護,保障黨員權利的正常行使。責令賠禮道歉,是指由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責令侵權人主動向被侵權人賠禮道歉,承認錯誤,恢複被侵權人的名譽。責令作出檢查,就是由黨組織或者上級黨組織責令侵權人就其侵犯黨員權利的錯誤作出書麵檢查,反省錯誤,保證類似事件不再發生。誡勉談話就是口頭批評和批評教育。

2、侵犯黨員權利,情節嚴重的,按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規定,對批評、檢舉、控告進行阻撓、壓製,或者將檢舉、控告材料轉給、泄露給被檢舉人、被控告人,致使檢舉人、控告人道受打擊報複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對批評人、檢舉人、控告人、證人、執紀執法人員打擊報複的,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對黨員的申辯、辯護、申訴、作證,壓製或者無故扣押,造成不良後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侵犯黨員的選舉權、被選舉權,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在選舉中偽造事實,篡改選舉結果,或者以威脅、賄賂、欺騙以及其他手段,妨害達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誣告陷害他人的,根據所誣陷的事實,參照被誣陷者受到或者可能受到的處分,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在檢查處理違法違紀案件過程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意圖陷害他人,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3、對有關責任者以種種借口不予糾正的,對主要責任者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處分。《黨政領導幹部辭職暫行規定》明確指出,“黨政領導幹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等,不宜再擔任現職,本人應當引咎辭去現任領導職務”,因此,對嚴重侵犯黨員權利的有關責任者,可以實行引咎辭職、責令辭職製度。

4、對侵犯黨員權利的行為適用上述六種非黨紀處分方式外,根據情節和後果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合並使用或者與黨紀處分合並使用。

5、追究領導責任,包括拒不執行上級機關決定和命令的;侵犯黨員權利,造成惡劣影響的;對已發生的嚴重侵害黨員權利,不嚴肅查處、隱瞞不報的;對上級交辦查處的黨員權利侵犯案件拒不辦理或者阻礙查處的:歪曲事實、偽造證據,對侵犯黨員權利行為開脫責任或者袒護、包庇的。對嚴重侵害黨員權利行為,輕追究責任或者不予追究責任等等。

76對侵犯黨員權利行為的處罰有哪些內容?

第三十五條對於因侵犯黨員權利受到黨紀追究的黨員或者在保障黨員權利方麵失職、瀆職受到黨紀追究的黨的領導幹部,需要給予行政處分或者其他紀律處分的,作出或者批準作出處理決定的黨組織應當向監察機關或者其他機關、組織提出建議;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處理。

1侵犯黨員權利同時觸犯政紀的,作出或者批準作出處理決定的黨組織向監察機關提出政紀處分建議。

2侵犯黨員權利同時觸犯其他紀律處分的,作出或者批準作出處理決定的黨組織向有關機關、組織提出紀律處分建議。

3侵犯黨員權利同時觸犯刑法的,作出或者批準作出處理決定的黨組織將案件移交給司法機關處理。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過)總綱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曆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隻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製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曆史過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麵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曆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麵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要抓緊時機,加快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做到效益好、質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製,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與此相適應,要進行政治體製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開放包括對外對內的全麵開放。要發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更多更好地利用外來資金、資源和技術,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改革開放應當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在實踐中開創新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堅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人民代表大會製度。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積極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切實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製度和程序。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使國家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法製化軌道。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社會長期穩定。依法堅決打擊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犯罪活動和犯罪分子。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應當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應當用黨的基本路線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黨員和人民群眾,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對黨員還要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抵禦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掃除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努力使我國人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民。

中國共產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領導,加強人民解放軍的建設,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在鞏固國防、保衛祖國和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維護和發展國內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係,堅持實行和不斷完善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積極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文化,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全麵進步。

中國共產黨同全國各民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團結在一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民族的愛國力量團結在一起,進一步發展和壯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斷加強全國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按照“一個國家、兩種製度”的方針,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

中國共產黨主張積極發展對外關係,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國際事務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我國同世界各國的關係。不斷發展我國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按照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幹涉內部事務的原則,發展我黨同各國共產黨和其他政黨的關係。

中國共產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必須緊密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的堅強核心。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以下四項基本要求:

第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黨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並且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下去。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全麵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全麵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反對一切“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選拔使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政績突出、群眾信任的幹部,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從組織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貫徹落實。

第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全黨必須堅持這條思想路線,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拓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第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係,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淩駕於群眾之上。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係群眾,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風問題、黨同人民群眾聯係問題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黨堅持不懈地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