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一一

笑對離別心悲切,看似暫離是永別。

若有來生再聚首,誓死相依休歎嗟。

佛家講究因果輪回,之所以綿延至今,定有其生存的道理,人定勝天,隻是自大者的自我蒙蔽。

閑話少敘,來說說婁雀自從與莫青竹告別之後,便尋路歸家,誰料到處猶如原始山川,唯一不同的是,這是一座光禿禿的荒山,一切皆不穩定,隨時可能發生變故,零星幾棵歪倒的大樹根本無法掩蓋輝都的頹廢,猶如皇帝的新裝,醜態百出,赤裸裸地展現在眾生麵前。

婁雀站在一處相對較高的山頂,環顧四周,溝溝坎坎,真是欲走無路,深切體會到相距咫尺又遠隔天涯的無奈和悲哀。處處天險,他強行而過,少不得九九八十一難,而他卻隻是孤身一人,少了三個徒弟及一匹白馬。由於大霧天氣,茫茫一片,無法辨析遠處的情況,隻好憑感覺朝下走,一探究竟。

山上容易下山難,而且腳下不是石山,因前幾天下過雨,土質表麵看著和平常土路無異,給人一種很硬實的感覺,可是當你一腳踩下去的時候,土便會下陷,形成很深的腳印,深淺不一,有的深達幾十厘米,淺的也將近十厘米,好像下過雪的冬天,白茫茫的大地,到處都是陷阱,分不清深淺,一不小心就可能掉進坑裏,如果不了解地形,遭遇困難也就在所難免。

在這種情況下,婁雀的木棍拐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代替腳檢測地麵的堅硬程度,下麵是否有淤泥,以免陷於其中。空氣潮濕,地下有淤泥的地麵相對其他正常的地麵有明顯的區別,遇到這類情況巧妙的躲過就好。婁雀越往下走,潮濕的地方越多,地下深層次的土質與地表不同,不吸水,下雨之後泥石流滑坡,導致越往下泥潭越多,婁雀走到一處淤泥旁邊的石塊上,用木棍試探深淺,之間木棍一點點消失,沒有一點見底的跡象,直到木棍全部插進去,還是不見底。

婁雀的腿止不住的顫抖,慌忙將木棍抽出來,當他蹲下身,握住露在外麵木棍,卻很難拔出來,這種情況他小時候遇到過,下雨天,一不小心踩到淤泥,腳出來了,鞋子卻落在裏麵了,淤泥的粘性吸力特別強。於是他抓著木棍左右晃動,使空氣進到裏麵,感覺時機到了,用力向外拽,他這一拽不要緊,木棍沒拔出來不說,蹲在石頭邊上他被到拽一把,身體頓時失去平衡,他感覺到不妙,手趕緊摁在木棍頂端,小小木棍無法支撐他的體重,撲騰一聲掉進淤泥裏。此時不僅木棍完全淹沒在淤泥裏,就連婁雀自己也落了難,曾經兒時的經曆告訴自己,不能動,越動就會陷得越深。現實的情況告訴他,下降速度很快,轉眼間已經淹沒到腰部,也沒有停止的征兆,婁雀欲伸手摳住石頭的邊緣,怎奈鞭長莫及,救命稻草就在眼前,卻無法挽救自己的生命。

天氣悶熱,可他身體的每一寸肌膚都感受到淤泥的冰涼,婁雀仍舊沒有放棄,認真的觀察周邊的環境,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找到活命的辦法,天不遂人願,淤泥漸漸淹沒胸部,婁雀舉起雙手,絕望地仰望著天空,發自肺腑地嘶嚎著:“有沒有人,救命啊!有沒有人?有…沒…有…人…”喊聲越來越弱,渾厚地嗓音透著傷心欲絕。

當人被逼的無路可走的時候,死亡之神一直在召喚你,浮現在人腦海裏是一幕幕過錯,曾經對不起的那些人,以及自己最親近的人,可這一切都不可能減緩死亡的腳步,麵對死亡,人是多麼的順從,特別是當人知道什麼自己何時死亡,人就會覺得這段時間無論做什麼,都沒有意義,對死亡的恐懼會加速一個人的死亡,因為在那個段時間裏心已經死了。

明明知道沒有希望,卻還在尋找;

明明知道沒有人,卻還在喊叫;

明明知道懺悔無用,卻依舊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