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文獻典籍(3)(1 / 3)

1863年,一位名叫布拉塞·德·布爾布爾(1814~1874年)的法國學者在西班牙馬德裏皇家曆史學會圖書館查閱政府檔案時,發現一本紙質發黃的古代手稿,名叫《尤卡坦事物考證》,是西班牙派往中美洲尤卡坦地區的主教狄亞哥·迪蘭達於1566年撰寫的。這位主教在職期間,一方麵於1562年7月將所有能夠搜集到的瑪雅文字記錄,全部當做魔鬼的著作焚毀;另一方麵,他又出於對古代知識的熱愛,跟一位廢黜的瑪雅王公柯柯姆交上了朋友,並將聽到的有關瑪雅諸神及戰事的奇特故事一一記錄下來,尤為可貴的是,他在這本書裏,還畫下了瑪雅人用以表示各個日期和月份的象形文字草圖。

簡單的幾幅草圖,卻成為人們解開瑪雅文明奧秘的鑰匙。紀念碑上的象形文字獲得了生命,瑪雅文明開始煥發出生機,美國學者安娜·泰利·懷特在《湮沒的世界》一書中評價說:“西班牙人從墨西哥榨取的全部黃金都及不上那麼大的價值。”

與此同時,值得慶幸的是,西班牙人並沒能夠將瑪雅文獻全部焚毀,三本瑪雅文獻大概是被好奇的西班牙士兵帶到了歐洲,從而被保存下來,它們是:現收藏於德國德累斯頓的最古老的一份被稱為《德累斯頓手抄本》;收藏於法國巴黎的被稱為《巴黎手抄本》;另有原屬於一份的兩個抄本分別藏於西班牙的兩個地方,稱為《馬德裏手抄本》和《格巴裏耶手抄本》。研究者們立即將這些原稿與狄亞哥·迪蘭達的象形文字作了比較,同時又與卡瑟伍德臨摹的石柱碑上的象形文字進行了對照,文物開始張口說話了。

然而,由於在1840~1880年的40年間一直沒有什麼有關瑪雅文明的重大發現,所以能夠使狄亞哥·迪蘭達提供的“鑰匙”發揮作用的文字、石柱碑、浮雕和雕像實在是太少了,而中美洲又是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方,在那裏從事叢林考古不僅需要熱情,而且還需要頑強的意誌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願意步史蒂文斯後塵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就在研究者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名叫阿爾弗雷德·莫德斯雷的英國人,在1881~1894年間,前後7次進入中美洲熱帶叢林,他不僅對當時已知的每一個廢墟進行了攝影和繪畫,而且還對許多碑銘甚至整個石碑做了精心的拓片,還帶回來若幹尊瑪雅雕像的原物以及不少精美的石膏模型。

莫德斯雷的工作為瑪雅文明的研究開辟了廣闊的天地,盡管迄今為止人們隻破譯出將近三分之一的象形文字符號,但是,它對認識密林中的瑪雅文明已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

“死海書卷”

誰能夠想到,中東地區約旦境內的一位普普通通的牧羊人,竟然為世界文化史的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47年,有一天這位住在約旦境內死海岸邊的牧羊人突然發現他的一頭羊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羊是當地老百姓的主要財產,丟了一頭羊當然不是一件小事情,於是他獨自一人四處尋找去了,可是一路找來都未曾發現他那隻丟失的綿羊。

當他走到死海西北岸一個叫做庫姆蘭的地區,發現在那兒一座岩石山上有一個洞穴。他想也許他的那隻羊鑽到這座洞穴裏去了。他當即從地上撿起一塊拳頭那麼大小的石頭,把它拋進了這個洞穴,試圖用這樣的辦法把他的羊從洞中驅趕出來。哪知道這塊石頭落入岩石洞中以後,緊接著就傳出了一連串砰砰碰碰的奇怪響聲,嚇得他拔腿就跑。以前他也有幾次用這個辦法把躲在洞穴裏的羊趕出來的,可是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嚇人的響聲。

他一口氣跑到他的一位朋友那兒,把發生的這件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他。他的朋友也想不出這是怎麼回事情。兩人商量一番以後,決定一起深入洞穴去探個究竟。他倆壯著膽,打了火把,一步一步跨進了洞穴。

嘿!這是一座好大的洞穴呀!奇怪,在這荒涼的海岸邊的一座無人居住的洞穴裏竟然放置著50幾個圓筒形的泥瓦罐。原來是石塊在洞穴裏斷斷續續碰擊這些泥瓦罐後發出砰砰碰碰的聲響,然後在石洞中引起共鳴,造成嚇人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