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醫》——昨看這篇文章看的流淚了,特轉過來來自:星藏,2009-11-2223:36:49
本書的作者是呂嘉戈,這封信是附在書後麵的,是新中國中醫事業的奠基人呂炳奎老人寫的,2003年老人去世,享年90歲,信是2002年寫的,03年他又給***寫了信,為中醫事業奮鬥了一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http://baike./view/1468845.htm?fr=ala0
==============================
********:
現向您報告有關中醫藥學遭遇到有史以來沒有過的災難的事實。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是一流傳了數千年未中斷的、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學科。它又是一活文物,中醫藥學沒有因為它的古老而在現今喪失治病的功能和極高的療效,因為它是在中國哲學方法指導下創立的學科,具有超時代的內涵所致。說到文物,對文物保護有整舊如舊、原汁原味的要求,這個要求,同樣適用於中醫藥學。現今,衛生部等部委對中醫藥采取了以現代化的道路去改造它,要對中醫藥進行創新,這將給中醫藥的原汁原味徹底破掉,這是個錯誤的路線。中醫藥學在現今,不存在創新的問題,而隻有繼承、發揚和提高之路。原因很簡單,中醫藥學在高等教育上已完全被西醫化,繼承都已經成為問題,如何去創新?建國53年來,黨中央和中央政府對中醫藥一直是十分關注和保護的,誰反對和要消滅中醫藥學,就會給予嚴厲的批評、直至撤職處分。解放初期,就有對當時衛生部第一副部長、黨組書記賀誠和副部長王斌的消滅中醫藥政策的行為,給予行政撤職處分的先例(部長是民主人士李德全)。但是,這並未將中、西醫在行政管理權上給予分開,使得中醫在衛生部內長期受到西醫的排斥和壓製。可以說,中醫被西醫統治了53年!因為有了王斌、賀誠被撤職的前車之鑒,反對中醫藥的勢力,采取了打著發展中醫藥學、弘揚中醫藥學、中醫現代化的旗幟,進行著反對和消滅中醫藥學的勾當。由於衛生部長期以來均是西醫掌權,現今,在消滅中醫藥學的進程中,已經獲得節節勝利。2002年11月6日,中國中醫藥報刊登了《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這個綱要將中醫藥學徹底的破壞了,是西醫消滅中醫藥學的重要證據,也是它蔑視中醫藥學的一塊恥辱牌。對西醫消滅中醫的做法,或者說以西醫改造中醫的做法,莊子在《應帝篇》中有一很恰當的比喻,其謂:“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嚐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中醫藥與西醫藥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醫學體係,實行中醫藥現代化,其意就是要中醫藥西醫化,這與倏和忽為渾沌鑿七竅異曲同工。由於中醫藥學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的民族感情的促發劑。當今,中國在世界的影響開始增大,在許多國家政府以及人民也開始承認和接納中醫藥學的時刻,中國的衛生行政部門卻在做著過去連殖民主義者和汪偽漢奸都未做到的事--消滅中醫藥學。這不光是廣大中醫藥從業者所不能容忍的,一旦真相大白,全中國人民也是不能容忍的。故針對當今這種打著發展中醫藥學,中醫現代化的旗號,幹著消滅中醫藥學的行為,黨中央及中央政府應當順應中醫藥界以及中國人民的心聲,采取有利於中醫藥自身發展的行政措施,即將中西醫在行政上分開,各自獨立管理,真正讓中醫藥學在沒有西醫幹擾的前提下重新獲得生機。這對提升中國文化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國人對黨和政府的擁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挽救中醫藥學不被消滅,特提出以下解決辦法,望能充分考慮,給予實施,真正以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生死存亡為基點去挽救中醫,也必然會得到中醫藥界和中國人民的擁戴。
一。解決辦法為能使中醫藥學真正按照自身發展和存在規律弘揚起來,針對現時對中醫藥學的錯誤認識和一切以美國醫藥標準為中藥標準的錯誤做法,防止用中西醫結合和中醫藥現代化為幌子,去消弱和消滅中醫,我的建議如下:1.建議中央以保護中醫藥學為由,將衛生部一分為二,設立中醫與西醫兩個在行政等一切方麵平等的行政機構,終止建國53年來西醫統治中醫的行政模式,使中醫能夠獨立管中醫,能夠和西醫平等競爭,相互補充,現今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仍是被西醫統治的,故沒有起到設立它的應有作用;並推薦現任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司司長駱詩文同誌負責中醫藥的領導職務,他是中醫藥學徒出身,對中醫藥學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知識,並有在中央機關工作的經驗,現年57歲,是中醫藥界不可多得的人才;2.為能使分治後的中醫藥行政部門真正按自身發展規律存在下去,應加強和擴大中醫藥行政部門的嚶θΓ胂中械墓抑幸揭┕芾砭值娜τ凶瘧局實那稹U飧鮒幸揭┬姓棵胖遼儆τ幸韻氯Γ?(1)首先將中醫藥的教育權從教育部移交給新的中醫藥行政部門;(2)由新的中醫藥行政部門起草有關中醫藥的各個方麵的法律法規,上報人大批準;對以前限製中醫藥的法律法規宣布它不適宜中醫藥界,隻適用於西醫藥界;(3)有確立中醫藥的研究課題的權力,可與科技部協商,如確立中藥自身的符合中醫藥的鑒定標準,廢除以美國醫藥鑒定標準為中醫藥的標準的規定和做法;(4)中醫行政部門有按照中醫藥學自身發展規律審批中醫師職稱以及設置臨床機構的權力;
(5)確立中醫藥和西醫藥在行政上,醫療上,地位上的平等原則及法律,使它們在為人民治病上獲得同等地位;3.應在中央或******成立一支持中國文化中各個學科發展的小組或委員會,保障包括中醫藥學在內的各個學科獨立發展和存在。如,在此框架下,成立中醫藥專家委員會,人員由中醫藥界著名老中醫、老藥師、和堅決支持中醫藥學獨立發展的行政官員和教授、講師組成。其負責監督指導和協助中醫藥行政部門的領導工作,防止偏離中醫藥發展的正確路線。二。現時狀況經過調查,中醫藥界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關心中醫藥存亡的人已不局限於中醫藥界,如,現代教育報編輯郝光明,年僅28歲,對中醫藥的處境做了調查,在2001年10月寫出了“救救中醫吧”的係列報導,對中醫藥學的失落痛心疾首,雖然文章上有些偏激和不熟悉新中國中醫發展的曆史,但是,他從此不知去向。現將各方麵的現實彙報如下:1.現今雖已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但其在行政上仍隸屬於衛生部,加上其現行司局長以上官員從未對消滅中醫藥學的行為和法律法規進行過抵製,沒有起到促使中醫藥學獨立發展的作用。這是西醫統治中醫的管理模式所造成的;2.現今中醫藥學的管理權已被各大部委瓜分,如科技部、經貿委、教育部、農業部、藥監局、衛生部、商業部、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都有權插手中醫藥學,造成中醫藥學在管理上多頭而無序,並且大多部委全是不懂中醫藥學的人在管;3.《執業醫師法》規定,必須有4年以上醫學院校的學曆者,方能參加資格考試,而中醫藥界大量的醫師均沒有這種學曆,基本上是學徒出身,造成大量的中醫師失去了行醫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