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10月6日,紅磨坊歌舞廳在康康舞的樂聲中正式誕生。紅磨坊畫家圖盧茲·勞特累克在他的多幅水彩畫中描繪了那些貪婪的看客,而他本人最後也沉湎於紅磨坊,在同舞女的夜夜狂歡中毀掉了生命。紅磨坊的舞女,有法國的,也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及美洲、澳洲的,她們的願望不高,隻希望能夠遇到一位能夠善待自己的男人。
紅磨坊的曆史上,出現過多位有名的藝人,如古呂、摩姆·弗羅瑪茨、珍妮·阿弗裏爾。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古呂,她身材豐滿,風姿綽約,綠色的緞子拖裙係在臀後,每次走過蒙馬特街區,都引起一陣騷動,整整幾十年間,她成為紅磨坊的代稱。
除了舞女,紅磨坊還有一些很出名的男藝人,如伊韋特·吉爾貝,以說笑出名,糅合著詼諧和優雅的說笑風格使他成為法國“名嘴”。
如今紅磨坊早已成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廳,是巴黎的一個旅遊景點。
極目遠眺巴黎城
巴黎是一座獨特的城市,一座熱鬧的但也憂鬱的城市。所以,你可以選擇躲避在這裏,享受一個人的愜意生活。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在巴黎街角的咖啡館,看見那些一杯咖啡、一本雜誌,獨自度過一個慵懶下午的人;或者是在塞納河邊,看見那些或戴著耳機聽音樂,或讀著小說,或畫著畫,或說著家常,或沿著河邊跑步、騎自行車的人們。在這裏,時間仿佛是靜止的,也是富餘的。在巴黎,一定要學會享受生活,學會放慢自己的腳步,或者至少要有能享受生活的心態。
巴黎擁有每個遊客都不能錯過的十大名勝:埃菲爾鐵塔、LaCoupole(酒吧)、聖心教堂、畢加索博物館、蒙馬特小丘、盧浮宮和凱旋門、拉普街、勝利廣場的時尚、凡爾賽宮。
無論你走在城市的哪個角落,抬頭仰望,你總能看到一個巨人,巍然守候在塞納河邊,不離不棄。這就是埃菲爾鐵塔。
巴黎沒有紐約那樣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也沒有巴塞羅那張揚古怪的另類建築。這裏大多都是一些老房子、古建築,並且維護得十分完好。如果想要欣賞這些建築的全景,最好的地方就是站在埃菲爾鐵塔上,在這裏視野毫無遮攔,一覽無遺。巴黎的建築像是圍繞著埃菲爾鐵塔一樣,呈放射狀,規整地散布在埃菲爾鐵塔的四周。站在塔頂,心曠神怡的感覺一點也不遜色於站在山頂向下看。
法國人說,埃菲爾鐵塔是“首都的望台”,事實的確如此。它設有上、中、下三個望台,可同時容納上萬人,三個望台各有不同的視野,也帶來不同的情趣。一個世紀以來,每年大約有300萬人登臨塔頂,俯瞰巴黎市容,歎為觀止。
從三層望台上遠眺,所看見的巴黎風景也是不同的。
最高層望台離地麵276米,若沿1652級階梯而上,差不多要一個小時,當然也可采用電梯登高。這裏最宜遠望,它會使人們產生這樣一種感覺:嘈雜的巴黎忽然靜了下來,變成一幅巨大的地圖,條條大道、條條小巷畫出無數條寬窄不同的線。全巴黎盡在腳下。當白天視野清晰時,極目可望60千米開外。
中層望台離地麵115米,有人說,從這一層向外張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確,淡黃色的凱旋門城樓、綠蔭中的盧浮宮、白色的蒙馬特聖心教堂都清晰可見,色彩斑斕。傍晚登塔,則見夜色如畫,繁燈似錦,翠映林蔭。那些交織如網的街燈,真如雨後露珠,粒粒晶瑩。這一層還有一個裝潢考究的全景餐廳,終年都是顧客盈門,座位必須提前預訂才行。
最下層望台麵積最大,相當寬敞,設有會議廳、電影廳、餐廳、商店和郵局等各種服務設施。在穿梭往來的人群中,好像置身於鬧市,而忘記這畢竟是57米的高空。從這裏觀賞近景最為理想。北麵的夏洛宮及其水花飛濺的噴水池、塔腳下靜靜流過的塞納河水、南麵戰神校場的大草坪和法蘭西軍校的古老建築,構成了一幅令人難忘的風景畫。
埃菲爾鐵塔於1889年建成於法國巴黎馬爾斯廣場上,是一座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0米,總高320米。埃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巴黎的標誌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如果說,巴黎聖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麼,埃菲爾鐵塔就是現代巴黎的標誌。
1887年1月28日,埃菲爾鐵塔正式開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於,1889年3月31日,這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爾鐵塔的金屬製件有1.8萬多個,重達7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由於鐵塔上的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所以裝配時沒出一點差錯。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中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可見設計之合理、計算之精確。據統計,僅鐵塔的設計草圖就有5300多張,其中包括1700張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