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1 / 2)

“麵對茫茫星海,人類始終要保留一絲僅剩的謙卑。”一個老頭盤坐在一座山頭頂峰的灰色巨石上,抬頭看著不遠處的卡瓦梅羅第三港口上蓄勢待發的艦隊。古董煙鬥此時折頸而斷,老頭搖了搖頭,將那杆冒著淡淡煙霧的煙嘴隨手扔下了懸崖。

“跟隨了兩百多年的老朋友也離我而去了,最後隻剩下我一個。”此時他轉眼望了望身側睡熟的小孩,大概七八歲的年紀,口水肆無忌憚的流了下來,順著岩石的坡度像一條小溪似的流淌而下,在邊緣處化作一顆顆珠子打在了紫羅蘭花的花瓣上。

“孩子,給你講個故事好麼?”老頭拭去了小孩嘴角的津液,緩緩閉上眼睛問道。

“那還是很久很久前的故事,似乎什麼時候開始都記不清了,索性就從我們踏上這無際的星海講起。”老頭並沒有得到回答,但也興趣盎然的講了下去:“也不記得是哪個老家夥問過,這宇宙之中,我們是否孤獨一人?沒有人能給答案。於是他並不死心,繼續問道,入果不是,為什麼他們不來找我們?沒有人願意承認,如此之大的空間竟然隻有我們。既然我們找不到他們,他們也不來找我們,總還是有些原因的。於是G點論伴隨著許多理論一起誕生了。”

G點論,是古地球文明中一位宇宙學家提出的,他假設一個前提是宇宙中存在與我們一樣的智慧生物。那麼為什麼距離宇宙形成如此之久沒有一個高度文明誕生並去聯係我們呢?那麼他綜合了許多信息,提出了一個假說,就是G點論:我們在非人口危機意識情況下的人口增長達到了一個可預計的基數,消耗了大量可利用資源,而我們普及了人口危機意識是為了緩解本星球的環境壓力,而一旦出現環境壓力就會同時誕生‘宇宙移民傾向’,那麼我們需要做到的開發出新能源方案同時解決宇宙移民問題中遇到的種種難題。這兩件事情所需要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科技水平達到某一個階段。在我們解決兩件難題的任何一種之前就會出現無能源可用,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一切科技進將會終止,那麼我們永遠無法逃離這個星球的束縛。這個科技與能源瓶頸出現的時期就是G點。所以一切智慧生物無法互訪。

那麼有人會問了,如果一種智慧生物所居住的星球能源極為豐富呢?同樣,一個資源豐富的可居住星會造成人口膨脹的速度更快,還是會遇到G點。那麼一個比人類腦域開發速度高出許多的智慧種族呢?的確他們的科技攀升速度會更快,但是問題處在科技的提升同時提升消耗能源的速度,當他們遇到環境壓力產生了宇宙移民傾向時,所剩的資源和當時所消耗資源的速度更急劇。G點一樣存在。問題還有很多,但是全部可以用G點論解釋,這之間涉及到概率學,環境學,人口學等等。雖然無法被證實這理論的正確性,但是足以引起學術上的一場大地震。但更多人對此報以懷疑態度。

老頭雙目微閉,嘴上繼續念念有詞:“他像一個預言家,我們終於迎來了G點的降臨。”

古地球文明公元2573年,所有人應當銘記的日子,全世界聯合發布新聞:所有本土不可再生第一資源消耗殆盡。但人們仍不相信G點會到來。因為畢竟還有可再生的第一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等。

但是他們錯了,環境問題打破了他們的幻想,一切可利用的可再生第一能源急劇減少。隨即糧食問題愈演愈烈,擁有高科技的人類開始為溫飽發愁。宇宙移民仍遙遙無期。

“那時沒有人有眼淚,因為少量的淡水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僅剩的感情是絕望。”老頭抬頭指向了遠方的星空,索倫5號恒星後一顆不算耀眼的行星。“銘記人類唯一的朋友,M31{仙女座星係}的麥卡倫人,傾盡所有資源的最後一次呐喊,那彌足珍貴的微衰減3號波。將他們的所有科技傳到了銀河係。人類成了那時宇宙中唯一突破G點的智慧種族。”

麥卡倫人的信號被古英國某天文台監測到,用的是最古老的敘述法方,圖形。破解工作很順利,一種特別的能源方案暫緩了地球的危機,隨即互補的科技很快造出了宇宙上唯一的移民艦隊,代號:希望。

在臨走之前,向消亡了200萬年的麥卡倫人發了一個圖形——兩隻扣緊的雙手。

在短暫又漫長的172年中,移民中的人類換了三茬。終於找到了第一顆T2行星,(第2級環境等級行星——容易進行環境改造的行星),這顆行星是人類宇宙征程的第一步,被重新命名為——紐烏曼星。【法語的NouveauMonde(新世界)音譯而來,為紀念G點論創始人而選擇的法語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