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何看待非洲人口低齡化現象?
所謂人口低齡化,是與人口老齡化相反的一種趨勢,即一個社會或國家中,低齡兒童人數占人口總數比例的變化過程。一般情況下,低齡化的年齡區間為0~14歲。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組數字。2013年,非洲各個國家0~14歲兒童占國家人口總數的比例為尼日爾50%(排名世界第一)、烏幹達48.9%(排名世界第二)、馬裏47.7%(排名世界第三)、讚比亞46.2%(排名第五)、南蘇丹46.2%(排名第六)、布隆迪45.6%(排名第七)……無須再多列舉,2013年世界人口低齡化排名處於前列的幾乎全部是非洲國家。非洲國家的整體排名和百分比均讓人十分驚駭,也就是說,在大部分非洲國家裏,低齡兒童占了全國人口的近半數!
人口低齡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人口的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使得非洲人口處於一個比其他地方更快的更新周期內。關於非洲人口的高出生率,本章各小節已經涉及很多,此處不再贅述。
至於人口低齡化最直觀的影響,自然是勞動力的不足。即使非洲的兒童再早熟,一個未成年人的勞動能力與其所能創造的價值,與成年人也不可同日而語。而這些少年兒童不但無法很好地參與社會生產,而且這個群體本身也是需要消耗勞動力的,即兒童本身還需要成人投入較多的精力照顧。
除此之外,對於整個社會來說,人口低齡化給教育與醫療造成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尤其是非洲國家大都貧弱,政府能夠投入其中的資源極其有限,影響所致,大部分的學齡兒童勢必會被排除在學校教育與國家醫療體係之外。而無法接受教育的孩子,成年時又會重複其父輩的老路,從事著僅能養家糊口的工作,再娶妻生子,如此循環往複。
11.為什麼尼日爾人口很多,經濟很差?
尼日爾是非洲大陸中部偏西的內陸國家,該國北緣撒哈拉沙漠,同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臨尼日利亞和貝寧,東毗乍得,西接馬裏和布基納法索。尼日爾國內90%的人從事農業生產,2013年的人均國民收入為382.83美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2年與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中,均排在最後一位,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根據2013年底的統計數據,尼日爾的人口數量為1690萬,在全世界各國的排名為第65位。
可以說,尼日爾是非洲發展最落後的國家,同時也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而這兩者之間,也是相互影響、共同惡化的。
尼日爾人口之所以居於前列,恐怕與其國內較落後的經濟狀況有關。80%以上的人從事的是農業生產,即便如此,尼日爾每年還是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可見生產能力的低下。尼日爾人不得不保持較高的生育率,一方麵對他們來說人口就意味著生產力,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增強抵禦兒童高死亡率的風險的能力。因而,尼日爾進入了非洲人口與經濟發展問題的典型怪圈,即經濟越落後,人口增長率越高,人口的過快增長又反過來製約了經濟的發展。
12.非洲人口的城市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城市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非洲人口的城市化是大勢所趨。近些年來,隨著非洲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農村人口開始進入城市。目前,非洲有11億人口,其中40%左右屬於城鎮人口,這40%的城鎮人口中,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
對任何一個城市來說,外來人口便意味著充足的勞動力。來自較偏遠、貧困地區的人口,比城市本地人口對經濟建設的意義更加巨大,因為這些人往往拿著低廉的報酬,卻做著最重的活計。
但是,人口城市化帶來的問題也不可小視,尤其是在非洲,大都是新興的城市,無論從穩定性上還是從包容性上,都會比較差。非洲大部分人口來到城市,基本都是住在棚戶區(即貧民窟),這樣一方麵不利於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的融合與交流,另一方麵也使得這些棚戶區呈現較差的衛生狀況,影響城市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