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老兵新用,殲-五!(2 / 2)

考慮到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剛成立的專門負責對外中國航空對外貿易的“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簡稱中航技),要求南飛在改型設計中,能體現“搭積木式”模塊化方案,方便具有米格-17/殲-5大修工廠的國家,直接購買模塊,依靠本地技術人員和部分國外指導,就能完成對米格-17/殲-5的升級,同時價格比較低廉,以適合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

為此,陸孝澎在米格-17CH強擊機項目經驗的基礎上,直接設計了前機身一體套件。這使得各國的大修工廠隻需要將米格-17/殲-5的前機身的套件更換,加裝設備和相關線路重排,加強起落架和武器掛架,即可達到對米格-17/殲-5的升級。武器方麵,除了用3門30毫米機炮加強火力外,800公斤的外掛能力能掛載火箭巢和250KG的航彈;另外對海的魚雷攻擊能力也是埃及方麵極力看重的,機腹能掛在627公斤的魚-2火箭魚雷,附帶2個80KG的郵箱能保證400KM的高-低-高的作戰半徑。航電選用與埃及關係不錯的法國北方飛機製造公司的慣性導航係統,瞄準具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號71的研究所研製的對地瞄準具。動力係統采用改性後的帶加力渦噴-5丁型發動機,具有2800公斤推力。性價比上,整個套裝的花費也是非常小,相對吸引了不少第三世界國家武館來谘詢。埃及空軍共改造了90架米格-17/殲-5,其中48架“強-3”和42架殲-5丁。這些殲-5的改型一直戰鬥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才退役。而中國方麵將部分改型用以物易物貿易的手段,裝備了阿爾及利亞、蘇丹、索馬裏、讚比亞等國的空軍,朝鮮和越南則通過“完全軍援”的形式,共裝備82架。

在滿足埃及方麵後,空軍方麵讓大約100架殲-5完成了殲-5丁的升級改造工作。其中部分夜間指揮用機的機頭空間被安放更大的"射雷"-2雷達。能讓夜間型殲-5甲機隊具備全天候戰力。而陸軍航空兵的改裝的325架強-3,則與埃及方麵的類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換裝國產導航和電子設備。陸軍航空兵方麵表示,在幾次陸空協同演習中,證明強-3的生存能力明顯高於螺旋槳強擊機強-1(伊爾10)和強-2(圖-2)。

殲-5丁/強-3和殲教-5一樣,是殲-5係列最為成功的改型。性能全麵高於米格-17/殲-5,讓這種全球產量過萬的噴氣機在對地攻擊任務上,發揮了有效的預熱。也讓世人通過殲-5及其相關改型,認識到了中國航空。

殲-5彈(F-5T):

殲-5彈(F-5T)是在“高升”項目同期發展的另外一種艦載戰鬥機。主要是由於米格-19(殲-6)的價格過於昂貴。所以采取更便宜也更成熟的殲-5作為船隊驅逐用機相對更為合理。該項目與殲-5在性能上沒有多少差別,主要是加強結構,項目減重和增強留空時間等改進措施。不過,由於使用上的“一次性”(在遠岸無法回收),造成的價格高昂,殲-5彈隻改裝了40架/25套。不過,這些殲-5彈在保衛遠洋-21船隊受到國民黨“海蛟”號超級航母潛艇的攻擊的作戰中,卻發揮的了應有的作用。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