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天界(1 / 2)

承擔開往東天界名叫“宿”的客船。

船頭至船尾約六百餘丈,閣樓上起五層高四百餘丈,而船部內層則是深不見底。

內層是一個巨大的空間陣法的產物,並沒有具體的大小寬度,空間一般是隨著船客的數量而變化的,因為“鬥”航行的路線基本上隻是從天京到東天界的關係,船客絕大多數都是幾千或者上萬的學生的關係。內層一般隻有一個“體”。

“體”是作為這類空間的特殊名詞,一個體代表船裏麵有一個與船類型相對應的空間。例如,“宿”內層的“體”是幾個相連的小空間組成的一個四室一廳組成的位麵。

首先內層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大廳了,內層的大廳是和船客的房間在一起的,大廳中央的絕大部分都是空心的隻有四周木質的牆上才有幾十層相接而且一環扣一環的樓層,每層樓層用寬敞的樓梯相連接,而所有船客的房間則就在這幾十層樓層之上,每層樓層至少能有幾十個房間,而且值得一說的是每間船客的房間都是可以隨著船客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設計的,前提是船客需要在入住之前提供船客中意的房間示意圖才行。

中央的空心部分頂層是裝有一組組水晶吊燈的天花板,中央部分的吊燈最為巨大足足占了天花板十分之一的位置而圍繞這枚最大的水晶吊燈每一圈都是一組吊燈而且吊燈的大小也隨著圈數的增加而減小,從中心吊燈開始每一圈吊燈都是用水晶絲線連接的,一圈連一圈直至在中央一層的大廳上看不到的最後靠天花板邊緣的那一圈。

而與天花板對應的則是一樓的大廳。

會客大廳的麵積因為四周都有客房的關係並沒有天花板寬敞,整個的會客大廳的每一處角落都鋪上深紅色的地毯,除了往來之間必要的通道之外,大廳上都整整齊齊的布滿了以四組長寬相等並且均勻的在四排拍成一圈的紫檀平束腰七屏風嵌晶石寶座和在這一圈中間的紫檀蓮紋園桌為一組的格局,以便供應學生們的談話需要,大廳隻提供茶飲服務以及各類棋牌遊戲,如果吃正餐或者早點和宵夜的話,是有另外的餐廳以供服務的。

而除了大廳之外則是其餘的四個用作不同用途的船艙

在大廳每層對應的四個角落裏都有一扇可以供十人同時進出的梨花木大門,四扇大門各自通往不同的船艙,邊的上下兩扇梨花木大門各自通向“文館”和“武殿”,文館大大小小有很多閣層,有著不同的用途,但是被船客經常使用的還是書館和議事廳。而武館則主要被用來無聊時磨磨拳腳和閉關練功的。

按照通常的速度行駛的話,大約一個小周天就可以到達東天界,而這次船長采取了先從天京東麵出航,航行至運海便即刻下潛利用運海中的運流傳送出天京到達宇宙當中,在宇宙中漂泊小半個小周天之後抵達離被傳送出來的位置最近的一個“渦”,進入“渦”之後就是流界,一般來說,船長穿界的規律掌握的夠好的話,再有半個小周天就可以進入東天界的領域之內。

而今天,客船已經進入“流界”好幾天了,從進入流界開始,船便行駛在一個又一個位麵的夾縫中,我從窗外張望的時候經常能發現突然之間外麵的景色變成燦爛的星空,我們的船行駛在一條玄黑的湖裏,湖沒有岸邊隻有無限寬廣的黑暗,各色的星辰閃爍在純黑的天空之中。

有的時候,船也會航使在一個陌生的位麵,聽別人說,這個位麵的生物根本看到體積有座小山那麼高大的客船,並不是船施展了什麼掩人耳目的陣法,我們不會被看見隻是單純的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進入這個位麵,我們還是身處在流界這個地方,這種現象隻是一個很高級的海市蜃樓。

比起上述情況,其實最常見的情況還是多個位麵重合在流界的四麵八方,根本分不清方向,因此我佩服每個大周天都不知道要來回航行這裏多少次的船長,很長時間。

而此時,船已經進入到下一個位麵,有段時間了。

這個陌生的位麵現在處於早晨和中午的交接點,天氣和溫度都相當不錯,一點也不把正處於晚上時差的我們當回事。

對,有的時候位麵和船之間的時差也是天上地上。

內層房間的木質牆壁是經過特殊陣法處理的,船外無法看見船內,但是船內則與之相反。內層的牆壁也可以幻化成玻璃或者是窗戶的樣式。而我則選擇了等長的水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