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第四章

鄉村的房前屋後,大路小路,少了許多閑逛的人。早晚在路上的行人,幾乎都來去匆匆。

以前隨處可見的麻將館,如今則沒那麼鬧熱了。

麻將館還開著,裏麵的人稀疏了許多。如今坐在裏麵的,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麻將館的老板就發牢騷:“死陳笠,把人全弄到他廠裏去了,害的茶館的生意也清淡了。”

康娃不再去撿拾垃圾,衣著打扮有了成年人的樣子。偶爾去三嫂的雜品店買香煙。三嫂說:“你恁小就抽煙?”康娃說:“明年我就十七歲了,還小啥子?”旁邊一老人問:“你在裏麵幹啥子哦?關多少錢?還抽煙?”康娃說:“給鋼圈噴漆,一個月也就三四千塊錢。”老人驚訝說:“哇,恁麼多?”康娃說:“我不加班,如果每天加班加點的幹,五六千都不止。”老人感歎說:“還是陳笠能幹,村裏少了許多割孽吵嘴的事了。”三嫂說:“沒得錢才割孽吵嘴,有了錢哪個還吵哦。”

三嫂又問康娃:“以前瘋子喊你來廠裏幹活兒,你不是不願意來麼?”康娃知道三嫂嘴裏的瘋子是陳笠,乜了一眼三嫂說:“三哥不是瘋子。”三嫂說:“我說他是瘋子。”康娃說:“三哥不是的。”三嫂笑了說:“你也喊三哥?你原先不是不來麼?”康娃說:“原先他隻喊我一個人來,他一天就喝酒打牌搓麻將,我才不來耶。”三嫂說:“好好幹吧,三哥是好人。”康娃笑了說:“你不說三哥是瘋子了?”三嫂說:“就是瘋子。”

李有毅來買香煙,老人見了他說:“你也來陳笠這兒上班了?”李有毅隻一莞爾沒有答話,老人又說:“你來陳笠這裏幫他做事情,可不要像在鋼圈廠那麼,把陳笠賣鋼圈的錢收起跑了呀?”李有毅說:“你老人家不曉得不要亂說。”

老人說:“我亂說啥子,你這個人,差一分錢都要點起煤油燈算半夜的人,三百錢買一個李子,哪個不曉得哪個的底子。”李有毅說:“好多年的黃曆了,還老起來翻說。”老人說:“反正你不要那樣做了。”李有毅麵對三嫂說:“你不曉得原來廠頭那幾爺子,承包鋼圈廠以後,周二娃純粹把企業當成他私人的企業,我們廠的機械加工能力,三嫂你是曉得的,幾爺子出去接外協來加工,收入從來不上賬,許多的人不知道,找的錢就他幾爺子分了。那時候我們廠的鋼圈供不應求,特別是汽修廠和農用車廠。來要鋼圈還要給周二娃說好話,周二娃要這些單位提現款拿貨。你知道那些現款到哪裏去了嗎?日媽全都沒有入賬,存放在他幾爺子才知道的小金庫裏。後來就煙消雲散了,幾百萬哦,不曉得哪裏去了?”

一個人接口說:“哪裏去了?被他幾爺子私分了唄。”李有毅轉頭看,廖奇雲和薑坤華走來了,一人買礦泉水,一人買香煙,話是薑坤華說的。廖奇雲說:“薑坤華就給我說,喊我去查賬。”李有毅說:“你格老子求不懂,查得來啥子賬。”薑坤華說:“他就去廠部吼,說什麼財務公開,說什麼公布賬目,說什麼年終分配上牆,亂七八糟吼一通。”

廖奇雲說:“還不是你喊我朗格說我就朗格說的。”薑坤華說:“那幾爺子把集體的工廠當成自己的了,接的外協精加工業務,量不小,有些還是我去買的原材料,幾爺子把錢存在小金庫裏,我還以為是為了避稅,年終分配,沒見把那些錢款取出來,後來才知道被他幾爺子私分了,還說什麼‘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就該大家拿。’知道的人很多,就是沒有人敢說。”

廖奇雲說:“你敢說,結果我們把工作都出脫了。”李有毅說:“不是農轉非,他還是沒得借口攆我們出廠來。”薑坤華說:“農轉非也許真有這樣的政策,梨樹灣村的副村長向雲朝,不就是農轉非了村長沒當了的嗎。”廖奇雲說:“反正該我們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