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一朋友需要技術方麵的資料,幾聲猜拳行令以後,三哥把技術資料給了他,誰想觸犯天條,三哥被工廠開除了。被工廠開除了的三哥,隻好自己出來,租了一塊地盤,也做起了生產汽車鋼圈的生意。
三哥是個勤快人,白手起家沒本錢,在鄉村租了一塊地皮,四周用舊磚砌圍牆圍上,房頂上用塑料篷布支撐起遮風擋雨,買來兩台廢舊設備,自己設計改裝,就成了簡易車床,再買一台電焊機和氣瓶焊槍。三哥就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三哥的生意做的不大,平常就三兩個工人,敲敲打打,切割氧焊,時不時有三五個油漆好的汽車鋼圈吊在架子上,常有人詢問上門買兩個鋼圈,也時不時有人把廢舊的鋼圈賣給三哥。偶爾也來輛東風加長貨車,裝上滿滿一車鋼圈離去。
三哥基本上都是親自動手,請來的工人基本都是打下手,逐漸熟練以後也獨立操作。塑料篷布做的頂棚經不住風吹雨打,三哥就日複一日的用廢舊的角鋼焊鋼架梁,日複一日的下去,三哥承租的地盤撐起的可以承受石棉瓦重量的房架。三哥便三天兩頭的往房架上添加石棉瓦。
不幾年的功夫,三哥就有了一片不錯的,可以用來出租的廠房。
三
三哥把大部分廠房,出租給了做油漆,做玻璃,回收廢柴油汽油生意的小老板。三哥從此就有了不菲的營業外收入。三哥又把周邊可以蓋上石棉瓦,可以按上兩張桌子一張床的地方,修成了簡易篷房,同樣出租給了,那些堆放建築扣件腳手架鋼管的小老板。
三哥又給三嫂搭蓋了兩間偏房,三嫂的經營規模擴大了些。來這裏玩撲克麻將的人,也逐漸的多起來,三嫂也有了不菲的收入。兩人幾乎是各用各的錢,矛盾就減少了許多,生活也逐漸和諧起來。
三哥看樣子不是一個貪財如命的人,隻要自己有錢打牌,有錢買酒喝,其他的事情,都不怎麼在意在乎。
許多租金就落到了三嫂手裏,三哥也不以為意。照常經營他的鋼圈生意,收入的錢也基本上夠他花銷。
三哥從來不在三嫂經營的雜貨店裏摳錢,拿煙拿酒幾乎都要支付現款,外人絕對不會認為倆人是老夫老妻。隻三哥經營鋼圈的收入,才是他自己的收入,三嫂從不染手。
三哥的生意興隆時,租金就被三嫂全裝進了荷包,三哥還是什麼也不說,照常的打牌喝酒。
三哥請的工人幾乎都是鄰居,先什麼也不懂,在三哥的領帶下,慢慢的學會了切割氧焊、逐漸也可以替代三哥做出可以使用的鋼圈來。三哥喝酒打牌都是和這些鄰居工人,當然輸贏不大,也就三二十元,這對許多人的生活都造不成影響。
後來三嫂的經營規模擴大了些,過上過下的閑雜人等,也加入了小打小鬧的麻將行業,偶爾也有人打點小金花,殺幾盤幺地人。為此三嫂又添加了幾張自動麻將機。
這些都不影響團轉四鄰的生活,反而因為有了這個小麻將館,增添了人來人往,打牌和不打牌都愛來這裏湊熱鬧,生活也因此更顯生機。